分享

想要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你,什么时候才能走出焦虑?

 a_123 2023-06-11 发布于河北

#大有学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意识到自己越来越焦虑。

文章图片1

据调查发现,62%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令人焦虑,54%的人表示,在过去的5年里对金钱焦虑,40%的人对变老感到焦虑,有32%的人对自己的外貌焦虑,还有30%的人担心自己的职业发展,这些都是我们主要的焦虑方向。

焦虑是什么?

焦虑指的是对自己或者自己关心的人的生命安全、前途命运、健康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的情绪,它包含着急、担心、牵挂、恐慌、紧张、不安等表现。

它与未知的情况、难以预测、难以应付等事情有关,焦虑来自于自己的无力、没办法。

很多情况,时过境迁,焦虑也许会解除。

因为很多原因,惊弓之鸟也好,杯弓蛇影也好,有的人其实没有客观原因,但也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常常无缘无故担心大祸临头,甚至担心出现无可救药的疾病,以致于出现坐立不安,惶恐的症状,这些异常的焦虑,属于精神类疾病的一种表现。

一般焦虑分为两种:现实性焦虑和病理性焦虑。

这两种焦虑很好区分,现实性焦虑是知道自己焦虑的具体事情是什么,比如马上要英语四级考试了,可我还有很多单词都没记住,很多都不懂,你叫我怎么考,所以我焦虑啊。

而病理性焦虑则没有具体的原因,而出现持续的紧张不安,烦躁不安。

文章图片2

1918年的毛泽东应该是焦虑的,他在北漂,没有房子,没有任何资产,和7、8个人挤在一个出租屋,更别谈什么老婆孩子了。

他的工作是在北大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工资每月8块钱,他能接触到的教授们,工资几百块。

当时的胡适,只比毛泽东大2岁,工资却有300块。

你说你每天面对这些,工资是你几十倍的人,你心里会怎么想?换作是你,你焦虑吗?

毛泽东不焦虑,他还专门跑去听各种课程,在课堂上,他还要举手提问。

所以月薪300块的胡适,对于月薪8块钱的毛泽东提的问题,他直接拒绝回答。

毛泽东对此“不以为然”,或许他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也许他已经习以为常,既然不以为难,那就是不当回事,都不当一回事了,自然就不会有情绪。

毛泽东对于胡适等教授对自己的态度没有任何情绪,被拒绝无数次,他仍然举手提问,已然我行我素,想到了问题我就要问,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样。

除了这人为的因素,当时的环境恶劣,北漂的日子,甚至没有像样的御寒衣服,但大冬天里他竟然跑去天津看大海,即使被冻的浑身发抖,他也有雅兴去逛公园。

看完回来,他还兴致勃勃的写在文章里,写在他的诗词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换作一般人,或者现在的你,恐怕你已经在各种感慨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啊,现在的情况这么糟糕,我还能扛多久?”。

在最该焦虑的日子,毛泽东不但不焦虑,还异常乐观,他忙着谈恋爱、听演讲、弄社团、问导师等等,忙得不亦乐乎,完全没有把自己的窘迫放在眼里。

文章图片3

毛泽东的淡定和从容,除了有我们常说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他一直以来的坚持读书和思考。

直面问题,遇到问题,丝毫不退缩,从来不逃避,只要有问题出现,他就拼命思考,寻找各种办法积极解决,而不是陷入无穷无尽的焦虑之中。

几乎所有的人也知道,焦虑是解决不了办法的,可又抑制不了焦虑情绪的发生。

毛泽东在不断的学习、思考之中,他发现了决定和推动万事万物变化运转的根源,这个根源就是:规律,也就是常说的宇宙真理,真理。

只要掌握了规律,就掌握了解决各种矛盾、各种问题的根本、奥秘。

毛泽东青年时代,是想做一位老师,因为他想通过教授育人,这样可以改变中国人贫穷、落后的面貌,但通过读书以后发现,真正的读书、求学,是应该去追求真理,追求真理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学习和思考。

说到这里,我们也基本知道了,毛泽东不会焦虑的原因:他找到了掌握了真理的办法。

焦虑只会让你更加烦恼,并没有任何作用,既然没有任何作用,那你焦虑干什么呢?还不如,坚持自己的初心,做好该做的事情。

焦虑的人无法抓住当下,无法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情。

毛泽东早一看透了焦虑的本质,他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笔直的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世界上没有完全笔直的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这句话,我们要永远记住,因为这句话,可以帮助无数人解决和缓解焦虑。

祝你早日走出焦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