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弟子规》作者李毓秀生平记录

 网仔wangluo 2023-06-11 发布于山西

       《弟子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1],号采三[2],山西绛州(今新绛县)人[1]

1647年11月17日(清顺治四年)出生于山西绛州

         1729年8月24日(清雍正七年)过世,享寿83岁,11月21日,葬于绛州吉庄祖茔[3]

李毓秀先生有三次婚配,王氏,续和氏,再续朱氏。有二男四女,二个孙子。视异母弟,温温抚爱,若惟恐有伤。[3]

李毓秀先生在贡举中,入选特贡[4]。为国学注选县丞,跟从党成老师游学几二十年,晚年创办敦复斋书院讲授易学,[1]听者履满户外[5]

李毓秀初与童试,父为捐例成均入监,肄业,考县丞职。后从党冰壑(党成)先生讲贯者二十余载,太平伺御王公(王奂曾)延教弟侄凡十年,敬礼有加。可知李毓秀应聘到太平县教学十年。门人弟子有柴平富、吴文桂、李开泰、阎廷玠、姚吉士等[6]

雍正《山西通志》记载,李毓秀著作有《训蒙文》一卷,《四书字类释义》六卷[7]

光绪《直隶绛州志》记载,李毓秀著作有《弟子规》、《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儒大文约》、《水仙百咏》。[8]

2015年《新绛县志》记载,李毓秀著作有《弟子规》、《四书字类释义》6卷,《宋儒大文约》2卷,《水仙百咏》1卷,《四书正伪》、《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9]

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李毓秀述,门人阎廷玠、阎有光重刊《训蒙文》一卷[10]

1863年(同治二年),贺瑞麟来绛州避难时,为版的《弟子规》作序《书弟子规后》:“此书旧相传为绛州李子潜先生作,得见所谓《训蒙文》者,其义例、语意即此书所本,而视此特详,则又窃疑是书或先生晚年修改。既得徐州刊本,乃知浮山贾存仁木斋重为删订如此,贾之重订,固不能没先生之实,但其明白简要,较便初学,盖为有功于先生者,而其改今名亦切事实,正童稚之脚跟,开圣贤之涂辙,殆与原书无异旨也。”[11]这是有关《弟子规》系贾存仁删订《训蒙文》而成发现的较为详尽文献资料。


1874年(同治十三年),出版的《弟子规》,署名为绛州李子先生原著,浮山贾存仁木斋节订,同时出现两个人的名字[12]

  

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现存的《绛州重修庙学记》碑文记载捐款名单中,有李毓秀名字

1796年(清乾隆十四年),李子潜先生过世67年后被官府增入绛州先贤祠供奉[13]

1997年《新绛县志》记载:李毓秀,新绛县城关人。[2]这是第一部志书史料明确李毓秀出生地具体的村名。

百度词条记录,李毓秀祖籍山西绛州周庄村,[14]在历代出版的《山西通志》、《绛州志》、《新绛县志》等志书古籍中,没有发现李毓秀出生于绛州周庄村的记载。


【资料来源】:

[1].雍正《山西通志》,卷一百四十文苑篇,页28;

[2].1997年《新绛县志》,第三十三卷人物篇,页682;

[3].乾隆十二年(1747年),赵熟典校刊《旭华堂文集》,收录王奂曾撰写《例监李子潜先生墓志铭》;

[4].康熙《绛州志》,卷二贡举篇,页74;

[5].乾隆《直隶绛州志》,卷十一人物篇,页24;

[6].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谢丕振辑刻本《河汾渊源》收录《县丞李子潜先生毓秀》,页26;

[7].雍正《山西通志》,卷一百七十五经籍篇,页45;

[8].光绪《直隶绛州志》,卷十九艺文篇,页30;

[9].2015年《新绛县志》,第二十九卷文化篇,页1131;

[10].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出版的《训蒙文》,书籍页面选自孔夫子旧书网,该书现已下架;

[11].贺瑞麟《清麓文集》,卷一序上,《书弟子规后》,页3;

[12].1874年(同治十三年)出版的《弟子规》,书籍页面选自孔夫子旧书网;

[13].光绪《直隶绛州志》,卷三学校篇,页35;

[14].百度网百科李毓秀词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