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第229条

 四圣医苑 2023-06-12 发布于广东

(小柴胡证三十一阳明八十二: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229】【辨261】

此条释文,先生详释非阳明腑实之“潮热”。文如:“阳明胃腑,为少阳经邪所郁,阳气遏逼,故发潮热。”此证,病因是“少阳经邪所郁”,是以治用小柴胡汤。简言之,“胸胁满结”或“胁下硬满”是用柴胡的重要指征之一。

大致,释文有两点宜细释。一是胃腑为少阳经邪所郁,亦可出现潮热的症状,而不是必须胃腑热结才出现潮热。上条(阳明八十一)称,“胃气壅遏,故发潮热”,亦非胃腑热结所致。二是该证之“大便溏”,必定色黄、热臭。因为是相火刑克的缘故。依理,宜结合大便是否因于寒或热而用药。若确是因于热,小柴胡汤宜去人参。

此证,郑钦安先生认为:“大便溏,胃虚而不实也;小便自可,内无热也;胸胁满者,浊阴闭塞也;发潮热者,阳气浮也。此际正当温中,又非柴胡汤所宜也。”但也认为:“此条意着重在两胁上,究其端倪,故以小柴胡汤主之。”后句实亦未善。“着重在两胁”可用柴胡,不必用小柴胡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