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历史 ‖ 深入剖析三十年战争

 假驴 2023-06-12 发布于广东

深入剖析三十年战争

图片

三十年战争是17世纪以神圣罗马帝国为主战场爆发的一场历时三十年、以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为主要目的、席卷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大战。战争主要的交战双方为天主教同盟与新教同盟,主要交战国随战争阶段的发展而数次变化,战争结果是以法国、瑞典为首的新教同盟击败了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的天主教同盟。它造成了交战区经济的严重破坏,人口锐减,战争中的新式战术也深深影响了欧洲 18、19世纪战术的形式。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

三十年战争爆发的背景主要有四点。

其一,宗教改革。14、15世纪的宗教改革如同一把利剑打击了欧洲的天主教体系,马丁·路德在1517年发表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大力抨击教会的“赎罪券”,倡导内心信仰即可得救。各地新教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欧洲大陆上,其势力在欧洲迅速扩大,如加尔文宗、安立甘宗等,沉重打击了西欧天主教在西欧的正统地位,天主教势力与新教势力的矛盾不断激化。

其二,神圣罗马帝国的内部分裂。神圣罗马帝国,其前身为东法兰克王国,后腓特烈一世改名为神圣罗马帝国,帝国名义上是哈布斯堡皇帝统领,但其内部诸侯分立,独立性强,政权极不稳定,帝国逐渐分裂为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为首的天主教同盟和以北德意志为主的新教同盟。

其三,欧洲大陆民族国家的形成。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各地区的民族意识逐渐成长,出现了独立于天主教国家的新教国家,如英格兰、尼德兰、瑞典、丹麦等。还有一些天主教国家完成了王权巩固,例如法国。这些势力深刻影响着欧洲大陆的格局。

其四,国际关系恶化,各国之间矛盾加剧。作为传统的天主教国家的法国,长期面临着北部德意志哈布斯堡王朝压力和南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包围,法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矛盾不断加剧。

二、战争的过程

1618年,捷克首都布拉格,由于对哈布斯堡皇帝统治的不满,捷克地区的新教徒以波希米亚的惩罚方式,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两名钦差扔出窗外,这便是著名的“掷出窗外事件”。紧接着,捷克境内爆发反对德皇统治的起义。起义军建立政府,之后推举普法尔茨选帝侯弗里德里希五世为波希米亚国王。起义军一度进逼神圣罗马帝国首都维也纳,皇帝逼于形势,在表面上假意答允进行谈判,但却暗地里向天主教同盟求助,并答允将来把普法尔茨选帝侯的爵位转让给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以换取天主教同盟出兵相助。在解除维也纳之围后,皇帝斐迪南随即出兵反攻,而天主教同盟之一的西班牙亦出兵进攻普法尔茨。

图片

(图一 掷出窗外事件)

1620年11月8日,波希米亚和普法尔茨联军在白山与蒂利伯爵所统率的天主教同盟军决战。联军虽占有地利,但因装备落后,终为天主教同盟军所败,弗里德里希五世被逼逃亡荷兰,而波希米亚则重新纳入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1621年至1623年,蒂利伯爵再度击败普法尔茨的新教诸侯军队。标志着战争的第一阶段——捷克阶段以哈布斯堡皇室为代表的天主教同盟军获胜为结束。

捷克阶段战事结束,同为天主教国家的法国担心哈布斯堡王朝借机再次崛起。与此同时,尼德兰与西班牙自1568年爆发战争以来,至今仍未结束,丹麦与瑞典也同样担心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再度实现德意志全境的统治。于是法国、瑞典和丹麦成立反哈布斯堡同盟,其后英格兰、尼德兰等国纷纷加入,丹麦王国出兵与德意志新教诸侯组成同盟,向神圣罗马帝国发动进攻。丹麦阶段开始,三十年战争由德意志内战上升为地区性的国际战争。

战争初期,两国联军靠着出其不意的进攻,使得神圣罗马帝国军队节节败退,丹麦军队及新教同盟军一度深入帝国腹地。面对不利的局势,皇帝斐迪南起用了日耳曼化的捷克贵族华伦斯坦与他率领的蝗虫雇佣军。华伦斯坦采取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战术,首先于1628年4月击败了德意志新教首领曼斯菲尔德率领的新教同盟军,其后在加特沃斯战役中重创了丹麦军队,扭转了天主教同盟军的不利局面,丹麦军队及其新教同盟军节节败退。在华伦斯坦的军事压力下,丹麦被迫与神圣罗马帝国签订了《吕贝克条约》,退出了三十年战争。第二阶段——丹麦阶段以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势力的胜利告终。

丹麦的战败震惊了法国,但苦于国内胡格诺派和贵族的叛乱,法国没有多余兵力来应付哈布斯堡王朝,只得再次寻找代理人介入战事。正巧此时华伦斯坦计划在波罗的海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此举严重威胁了北欧强国瑞典在波罗的海的海上霸权,因此法国决定为瑞典投资,利用德瑞两国的矛盾实现自保。在法国的资助下,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率领瑞典军队与新教同盟勃兰登堡和萨克森选帝侯结成盟军,准备对敌作战。与此同时,因封地争端,华伦斯坦与皇帝发生了矛盾,华伦斯坦被废除了职位,这无疑给了新教同盟机会。在古斯塔夫二世带领下,瑞军在1631年9月17日的布莱登菲尔德战役中大败蒂利伯爵率领的天主教同盟军,占领了波美拉尼亚。在战争中,瑞典采用新式线列步兵战术,增加了火枪手在军队的比重,使瑞军在远程火力上优于以长矛兵为主的天主教同盟军。

图片

(图二 吕岑会战)

瑞军继续进攻,一度占领波希米亚,哈布斯堡皇帝的干将蒂利伯爵也在列赫河战役中战死,无将可用的皇帝只得再次起用此前被他废黜的华伦斯坦,充当救火队员。1632年11月,华伦斯坦率领天主教同盟军与古斯塔夫二世率领的瑞典军队在吕岑展开会战。此次会战瑞典虽赢得胜利,但其伤亡惨重,主帅古斯塔夫二世战死沙场,瑞典军队的进攻势头遭到遏制。借此机会,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皇帝联合包括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国在内的天主教盟友,于1634年9月的诺德林根战役中击败瑞典军队,逼迫瑞军撤回波罗的海沿岸。1635年5月,在重重压力下,勃兰登堡只得与神圣罗马帝国签订《布拉格条约》,战争第三阶段——瑞典阶段以哈布斯堡王室再度胜利而告终。

哈布斯堡王室的再度胜利使法国大为震惊,虽为天主教国家,但法国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一直支持新教同盟,但盟友的相继失败使法国不能再退居幕后,一旦新教同盟被击败,哈布斯堡皇帝就会完成对德意志的统一,法国将深陷哈布斯堡王朝的重重包围。因此当处理完国内贵族叛乱和胡格诺派叛乱后,法国在红衣主教、宫廷宰相黎塞留带领下,对哈布斯堡皇室宣战,并与瑞典军队联合作战。

1636年,神圣罗马帝国同盟者西班牙出兵,与德意志哈布斯堡军队南北夹击法国,一度逼近巴黎,但为法军所挫败。1638年,法国攻打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区,战败于富恩特拉维亚保卫战。之后,法军出兵加泰罗尼亚,支持加泰罗尼亚大起义,给西班牙以致命打击。同年,法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639年,法国同盟者尼德兰海军全歼西班牙海军主力,局势向着有利于法国的方向发展。1643年5月,法国将军孔代亲王与杜伦尼子爵率领的法军在罗克鲁瓦战役中击溃西班牙军队主力,至此法国取代西班牙成为欧洲第一陆军强国。1645年3月,瑞军在波希米亚大败天主教同盟军。同年8月,法军在纳林根会战中击败天主教同盟军,迫使与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皇帝联合的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向法瑞联军求和。1648年,法瑞联军于马斯豪森战役中彻底击败了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军队,哈布斯堡皇帝迫于形势,只得停战求和。

1648年,元气大伤的交战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缔结了两个和约——《奥斯纳布吕克和约》与《明斯特和约》,合称《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三十年战争结束。

三、战争双方的胜败因素

神圣罗马帝国方面,作为天主教同盟主要的参战国,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是这场战争中最大的失败者。四分五裂的政治格局、不断激化的内部矛盾和失败的外交策略是失败的主要原因。首先,四分五裂的政治格局注定了哈布斯堡王朝无法集中德意志地区所有的力量。而且神圣罗马帝国是在教会承认的基础上建立的,天主教会通过意识形态实际操控了帝国,建立的主教领地挤兑了其他各诸侯的空间,并大肆剥削德意志人民,使得德意志各诸侯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室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其次是内部矛盾的不协调,战争中支持德皇的诸侯也不是跟德皇同心同德,这一现象的表现便是华伦斯坦与德皇的矛盾。华伦斯坦居功自傲,有着巨大的封地和财富要求,甚至拥兵自重,引起德皇和其他诸侯的不满,巨大的分歧使天主教同盟军无法团结作战。最后是外交的不成熟。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民众思想逐步得到解放,民族的概念开始出现,各国开始为各自的国家利益服务。而神圣罗马帝国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宗教外交模式,对新教徒的残酷迫害引起其他新教国家不满,无形中推动了反哈布斯堡联盟的建立。

法国作为这场战争的最大胜利者,有大量的自身因素在发挥作用。首先是国家体制的成熟。法国真正做到了将宗教关进王权的笼子,使其成为服务于王权的工具,同时大力打压贵族势力,统一国内的文字语言,使法国真正成为了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其次是法国灵活的外交政策。虽为天主教国家,但其外交目的已经从为宗教服务转变到了为国家利益服务。早在渎圣同盟时期,法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结盟,夹击神圣罗马帝国就可以证明法国外交的成熟。灵活的外交底线和为国家利益服务的目的,使法国跨越信仰差异,寻找合作伙伴。最后是有利于法国的外交环境。哈布斯堡在欧洲树敌无数,这无疑是给法国的机会。

四、战争的影响

对于德意志而言,经济上,作为主战场的德意志在战争中损失了近百分之六十的人口,经济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战争期间的掠夺、强征,给德意志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农奴制再次成为普遍现象,农民遭到了贵族地主更为残酷的剥削压迫。政治上,神圣罗马帝国的分裂进一步加剧,德意志各诸侯的独立性进一步加强,哈布斯堡家族势力遭到削弱,客观上推动了德意志新兴势力普鲁士的崛起。德意志的整体实力被大为削弱,失去了欧洲强国的地位,近两百年没有缓过来。

法国在战争中击败了哈布斯堡统治下的德意志和西班牙,取代了他们成为了新的欧洲第一强国,并获得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借此介入和操控德意志政治格局。

战争也进一步打击了欧洲天主教封建贵族的势力,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欧洲进入英法争霸时代。战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条约中对宗教冲突以协商方式解决,标志着宗教冲突不再成为战争借口,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

图片

(图三《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

三十年战争是17世纪欧洲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它造成了空前惨重的经济破坏和人口损失,战争从单纯的宗教内战转变为国家间利益的冲突,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大混战。这场战争实质上是欧洲各国经济、政治利益冲突以及宗教矛盾激化的产物。

图片

参考资料:

[1] 弗里德里希·席勒:《三十年战争史》,商务印书馆2009年

[2] 彼得·威尔逊:《欧洲的悲剧:三十年战争史》,九州出版社2020年

[3]陈锴:《第一次欧洲大战——三十年战争》,《百科知识》2021年第17期

文编:陈德贤

编辑:赵原驰

校对:席峰博

责编:于占杰

关注我们,一同拥抱过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