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阳中土论·火从何来系列4】上火下寒的破解之法

 仙源钓鱼人 2023-06-12 发布于山东

火从何来


上火下寒的破解之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HEALTH
CULTIVATION
图片

对于上火下寒的治疗,临床上最常见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滋阴降火,清热解毒;

第二,寒热并用;

第三,温中温下,使水升火降,气机升降自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现在很多医家看到患者有火热之症就去给清火,这就像下棋一样,看到对方来吃车我就赶紧躲,如果只能看到这一步,必然是失败的,即使把火清掉了,也会留下后患,给身体种下祸根,多年之后,会转换成其他的病,患者不知,医家不明。

因此,凡是咽喉痛、卡黄痰,有火的,或者是舌质特别红,口特别干,有火热之征象的,先问一下自己,吃没吃凉东西,比如冰棍、雪糕、冷饮、冰啤酒等等,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吃了,这些冰凉之物进入脾胃之后,使人体中焦受寒,气机阻滞,导致水不升、火不降,水不得升,则下焦有寒;火不得降,则上焦有热。

因此,“热者寒之”之理恰恰违背了“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机”之理,因寒凉的药物而伤了阳气,伤了生之根本,必然会引起局部的火热,于是造成上火下寒的格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HEALTH CULTIVATION

而历代医家中不乏这样一些聪明人,他们认为既然清上焦火会让中下焦寒,那我就用寒热并用之法,清上焦之火,温下焦之寒,而且还会振振有词,遵循仲景之理,半夏细辛汤、附子细辛汤,当他用了温阳的药后,怕热了,所以佐以凉血、滋阴等等,结果寒热并用,用药剂量、技术把握不合适的时候,更容易出现反复上火的现象。

笔者也曾这样用过,现在想起来,是因为那时不明理,如果明理了,就会有更好的应对措施,所以在很久的一段时间内,寒热并用非常流行,人们认为这也是比较先进的方法,然而人们没有注意一个问题,即寒热并用可以,但是需要把握一个尺度,寒有多少,热有多少,寒热的比例是多少,所服用的剂量是多少,但是这非常难把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那么,纯正温中温热的药物,比如桂附理中汤、大扶阳饮等能不能治疗上火下寒?当然可以,因为中焦才是沟通上下气机的枢纽。因此,用纯温中的方法治疗,效果较好,不伤中下焦,能够使水升火降,气机条达。温中、温下恰恰就像是给了中下焦一个水泵、一个柴油机,把水提上来灭火,如果不是这样去做,仅仅是补水,就像提着水去浇地一样,能浇的过来吗?所以要给身体以热能,给身体能量,给它阳气,让它用阳气把地下的水提上来灌溉身体,循环周身,根据这种现象,就更明白了上火下寒的最佳治疗方法是温中温下。但是很多人在使用时不注意忌口,还有剂量过小等,也会导致上火等一时的排病反应,许多医生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结果不敢用,现在通过对“扶阳中土论”的学习,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可以放心地去使用纯温热的药物解决上火下寒的问题。

综上所述,上火下寒虽然有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但只要能抓准它的病因病机就可以迎刃而解,其病因病机还是《内经》中的那句话,“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就像感冒发烧这种热病一般认为是由于感受风寒邪气引起的正邪交争,其实这种理解过于局限,过于简单,“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是指人体所有的热病的火热之征象,是先伤于寒,而后有火热之症。

所谓“不治者得中医”,意思是虽然治了这个病,但是并没有用治这个病的药,却把这个病治好了。就像治疗咳嗽,没有用治咳嗽的药,仅仅用了姜桂附,或者四逆汤、大扶阳饮等也同样能治疗咳嗽,因为这些药能使人的脾肾得温,水升火降,使人体的火旺起来,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气旺,金自然有所主,于是在金的地界也不会出现咳嗽。

中医来自于生活,中医的很多方法都是生活中的常理,只要我们善于思考,一定会悟透中医,一定会对中医里的各种理法运用自如,一定会在临床中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图片

图片

END


图片

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本文涉及到的医学理、法、方、药,作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