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恩来与茅以升茅以升第一次见周恩来是1949年9月13日,那天正

 铁血老枪 2023-06-13 发布于上海
周恩来与茅以升

茅以升第一次见周恩来是1949年9月13日,那天正是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开幕前夕,茅以升应约前往参加周恩来举行的招待会。入门后,周恩来迎面走来和茅以升握手。茅以升赶忙自报姓名。周恩来和蔼地说:“是科学家”,“非常欢迎”。入席后,周恩来和茅以升交谈,从上海的解放到旧社会反动统治下的教育和交通都说到了。在此后20多年中,茅以升多次见到周恩来。

1951年秋,一次政务院会议,周恩来主持会议,讨论铁道部提出的武汉长江大桥的筹备方案,茅以升应邀列席会议。会上,周恩来对大桥的设计施工问得非常详细。会后周恩来对茅以升说:“你有造钱塘江大桥的经验,希望你对这座大桥多多出力。”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茅以升担任由20多位中外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茅主持这个委员会,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的14个难题,为这座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贡献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智慧。

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周恩来对大会堂工程非常重视,一再指示要保证安全,结构组审查设计完毕后,茅向周恩来作了报告。周恩来指示说:“要茅以升组长来个签名保证。”体现了对茅的尊重与信任。

1963年7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作报告,会后分小组讨论。茅以升在发言中,提出一个“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教育制度”的建议,周恩来阅后在会上说:“这个建议很好,但一时还不易实行,可多印几份,交各有关部门研究。”后来,周恩来在和茅的一次谈话中再次提到这个建议。

茅以升最后一次见到周恩来是在1975年四届人大开幕前。那天茅遇见周恩来,周恩来对茅说:“你比我大一点吧,好像是大一岁半。”茅说:“总理的记忆力实在惊人。”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一答,却是那样亲切、自然。

茅以升,字唐臣。1896年1月生于江苏镇江。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系。1917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专业顾士学位;1919年获卡利基——梅隆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至1949年,曾任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教授、东南大学工科主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北洋工学院院长、杭州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院长,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交通大学校长,铁道技术研究所所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九三学社第五至七届中央副主席,第八届中央名誉主席是第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至五届全圆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