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鞍钢宪法:一种工人民主的实践与探索,一部社会主义建设的奇书

 天宝堂一山人 2023-06-13 发布于广东

你有没有听说过鞍钢宪法?这是一部由鞍山钢铁公司的干部职工在1958年制定的一套企业管理规则,被誉为“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典范”。它包含了八个基本原则,涉及政治、经济、技术、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旨在实现“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群众路线,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培养职工的社会主义意识和道德品质。

鞍钢宪法在1960年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和批示,随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民主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贡献,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的特点和问题。

文章图片1

希望通过本文,能够让读者对鞍钢宪法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也能够从中汲取一些对于我们今天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有用的启示。

形成背景

鞍钢宪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鞍山市鞍山钢铁公司于1960年代初总结出来的一套企业管理基本经验。它的基本内涵是:“坚持政治挂帅,加强党的领导,大搞群众运动,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开展技术革命。”其中“两参一改三结合”最为出名。鞍钢宪法体现了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的民主管理和群众路线。

鞍钢宪法的形成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鞍钢作为全国最大的钢铁企业,承担了重要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任务,享受了国家优惠政策和资金投入,也面临了生产规模扩大、技术装备更新、管理体制改革等诸多挑战。

二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激发了鞍钢职工的革命热情和创造精神。为迎接十年大庆,鞍钢人豁出了一切,拼人力、拼设备,当年创下了生产518.56万吨钢的历史最高纪录,占据当年全国钢产量的近“半壁江山”。 在“夺钢”大战中,鞍钢职工广泛开展了技术革新活动,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和发明创造,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做出了贡献。

文章图片2

三是1959年庐山会议后,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毛泽东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强调要坚持政治挂帅,加强党的领导,发动群众,反对权威主义和官僚主义,反对“马钢宪法”(“马钢宪法”就是指马钢的一套管理办法,它在苏联工业企业中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它的主要内容是:实行“一长制”,不要党的领导;搞物质刺激,不要政治挂帅;依靠少数专家和一套繁琐的规章制度,冷冷清清地办企业,不搞群众运动,不实行群众路线;不搞群众性的技术革命。),推行“鞍钢宪法”。

鞍钢宪法的内容

一是坚持政治挂帅,加强党的领导。这是鞍钢宪法的首要原则,也是其他原则的基础。坚持政治挂帅,就是要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从于国家的政治目标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方针,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教育和引导职工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核心作用,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作风建设,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党员干部,保证企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二是大搞群众运动,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这是鞍钢宪法的核心内容,也是最具特色和创新性的部分。大搞群众运动,就是要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讨论、比赛、评比等活动,形成良好的生产氛围和竞争机制。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就是要让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实现领导干部、技术或管理人员与工人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增强干部和工人之间的联系和了解,又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改进。

文章图片3

三是开展技术革命。这是鞍钢宪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生产力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开展技术革命,就是要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发展规划和目标,加强技术研究和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并进行创新改造,不断更新设备、工艺、材料等方面,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降低能耗和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关心职工的生活和成长。这是鞍钢宪法的人文精神,也是增强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途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人和财富的创造者,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满足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他们提供安全、舒适、文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关心职工的生活和成长,就是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晋升等机会,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

推广过程

鞍钢宪法在1960年3月22日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和批示后,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中央转发了鞍山市委的报告,并要求各地学习鞍钢宪法的经验。各地也纷纷组织干部职工学习鞍钢宪法,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和实践。一些大中型企业也纷纷向鞍钢派出了学习团或观摩团,向鞍钢取经。鞍钢也积极地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干部职工,向他们介绍了鞍钢宪法的内容和实施情况,并与他们交流了意见和经验。

鞍钢宪法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方面,由于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一些企业在生产上遭受了挫折和损失,影响了对鞍钢宪法的信心和热情。另一方面,由于对鞍钢宪法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深刻和准确,一些企业在推行鞍钢宪法时出现了形式主义、简单化、武断化等倾向,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例如,有些企业片面强调政治挂帅,忽视了经济效益;有些企业过分强调群众运动,忽视了科学管理;有些企业盲目推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忽视了专业水平和技术规范等。但是总体来说,鞍钢宪法还是受到了广大工人阶级群众的热烈欢迎。

伟大的历史意义

鞍钢宪法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一是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原则。鞍钢宪法强调党的领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实现了企业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它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企业的主人,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决策,享有表达意见、提出建议、监督检查的权利,也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鞍钢宪法也促进了干部和工人之间的平等和团结,消除了等级观念和官僚作风,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章图片4

二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创新精神。鞍钢宪法强调开展技术革命,推动技术创新和改进。它鼓励职工在生产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和发明创造,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做出了贡献。鞍钢宪法也促进了技术人员和工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消除了知识分子和工人之间的隔阂和偏见,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是体现了社会主义人本理念。鞍钢宪法强调以人为本,关心职工的生活和成长。它尊重职工的人格和尊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满足职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职工提供安全、舒适、文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鞍钢宪法也关注职工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职工提供学习、培训、晋升等机会,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

今之视昔

鞍钢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创举,它体现了工人阶级的民主精神和创造力,为我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鞍钢宪法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这样做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新力,实现企业内部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然而,在今天的一些企业中,我们却看到了与鞍钢宪法背道而驰的不合理现象。有的企业只重视利润,不重视员工的权益和福利,导致员工流失严重,生产秩序混乱;有的企业实行一言堂,不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导致员工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生产质量下降;有的企业规章制度过于僵化,不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导致员工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生产效率低下。这些现象都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文章图片5

1986年,《企业管理》期刊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去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参观,看到该公司管理规章中写有'干部参加班组;劳动职工参加企业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技术攻关;实行干部、技术人员与职工三结合’的内容。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这'两参一改三结合’,是贵国的先进管理经验,我们学习运用后,效果很好。”

因此,我们应该向鞍钢宪法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改革我们的企业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体作用和先进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一种平等、协作、创新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我们的企业走在时代的前列,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