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司马谏议书》知识点精讲(上)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6-13 发布于甘肃

图片

【解题】

  • 答:答复、回复。

  • 司马谏议:指司马光。当时司马光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故称其为“司马谏议”。

  • 书: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

  • 题目译为: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

第一段:

阐明回信理由——念蒙君实视遇厚,于书信往来不宜鲁莽,故具道所以,冀君见恕。
(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作者自称)(禀告,陈述):昨日蒙(敬词,承蒙,蒙受)(赐教),窃(谦辞,私下,私自。例如: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以为与君实(司马光,字君实)(chǔ)(同游共处,交往)相好之日久,而(连词,表转折,但是)议事每(常常)不合,所操之术(所持的政治主张。操,持。术,方法,主张。)多异故也[判断句]。虽(虽然)欲强(勉强)聒(guō)(喧扰,声音嘈杂)终必不蒙见察(被您理解)[被动句],故略(简略)上报(回信),不复一一自辨(同“辩”,分辩)。重(chóng,又)念(想,考虑到)蒙君实视遇(对待)厚,于反复(指书信往来)不宜卤(同“鲁”)莽,故今具(详细地)所以(……的原因,“所”与“以”结合,构成名词性短语,意思为“原因”“缘故”),冀(希望)君实或见恕(原谅我)也。

翻译:鄙人王安石请启:昨天承蒙(您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可是商讨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大多不同啊。虽然想要(对您)勉强作解释,最终一定不被您所谅解。所以我只是很简略地给您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辩驳。又想到君实对我看重厚待,在书信往来上不应疏忽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许能谅解我吧。

第二段:

层次1:阐明司马光指责变法的理由-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盖儒者“所”加动词构成所字结构)争,尤(特别)在名实(事实),名实已明,而(连词,表顺承,那么)天下之理得(明白)矣。今君实所以(用来)见教(指教我)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因而)(招致)天下怨谤也。

翻译:原来有学问的读书人所争辩的,特别注重名和实(是否相符)。(如果)名和实(的关系)已经明确了,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清楚了。如今您用来指教我的,认为(我推行新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制造了事端,聚敛钱财,拒不接受劝告,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
层次2: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个方面一一反驳
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作者自称则以谓认为受命于人主状语后置议法度而表递进关系的连词,并且修订之于朝廷[状语后置],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不是,不算侵官;举施行先王之政,以连词,表目的,来兴利形容词做名词,有利的事情除弊形容词做名词,有害的事情,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批驳邪说,难nàn,排斥(rén)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定语后置],则固副词,本来预先料到代词,代怨诽之多如此也。

翻译: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犯官权;施行先皇的贤明政策,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制造事端;替国家治理整顿财政,(这)不是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是本来预先就料想到它会这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