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第一人文始祖有巢氏

 生活料理坊 2023-06-14 发布于江苏

昨天,本公号发布了《巢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的图文,向大家介绍了六月十日在巢湖博物馆举行的刘宗勇老师《中华第一人文始祖有巢氏》报告会的情况,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兴趣,有网友留言想要阅读刘先生的报告,也有网友私信想进一步了解报告会的情况。

很荣幸获得了刘先生的同意,从今天开始,将刘先生的报告全文分数次分享给大家,同时也很荣幸得到了涂常青先生的许可,将涂先生拍摄的现场视频也一并分享给大家。特向两位先生表示衷心感谢

一、有巢氏概念
有巢氏也称作大巢氏——《通志·三皇纪》言:“厥初,先民穴居野处,圣人教之结巢,以避虫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实,故号'有巢氏’,亦曰'大巢氏’。”
有巢氏,伟大的人类文明开创者。战国时期韩国人韩非子著《韩非子·五蠹》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今天,有巢氏被奉为中华第一人文始祖。《先秦史》云:“吾国开化之迹,可征者始于巢、燧、羲、农。”“巢”即有巢氏,“燧”即燧人氏,“羲”即伏羲氏,“农”即神农氏,他们被称为中华人文始祖,而有巢氏因处于最前位置被奉为中华第一人文始祖。
划时代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北京世纪坛壁画的开卷第一人即是有巢氏。

北京“百帝宫”供奉自远古至清末的419位帝王塑像,有巢氏位崇百帝之首,燧人氏、伏羲氏、轩辕氏等则依次序列其后。

有巢氏文化影响亚洲各国数千年,世所共识。有巢氏功德泽被全人类,受到东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崇拜和敬畏。2008年清明节,纽约时代广场隆重举行“戊子年清明公祭有巢氏大典”。

美国参众两院首脑及各界8000多人聚集在纽约时代广场有巢氏雕像前,共同祭拜“使世界人民住有所居的巢皇有巢氏”。值得巢湖人骄傲和自豪的是,这位伟大的中华第一人文始祖就是合肥市巢湖流域人氏。
有巢氏被供奉在安徽省名人馆第一展厅。

有巢氏的后裔或氏族,也被称为有巢氏,如皇祖有巢氏。皇祖有巢氏,则指6000年前后在河南入主中原历七世的有巢氏。
二、有巢氏有四大创举
1、有巢氏构木为巢
距今12000年到13000年间,地球北半球处于冰河期末期。此时,位于被人们称为“神奇的北纬30度附近”的巢湖一带,冰消雪化,山林裸露,原野开阔,植被葳蕤,动物活跃。随着食物的丰富和视野的拓展,动物们变得聪明起来。猛兽们知道在洞穴口蹲守,可以轻易地吃到平常穴居的人、猿、猴。人、猿、猴无尖牙利爪,也无厚皮密毛,不是豺、狼、虎、豹的对手,甚至不敌狗、猫。人、猿、猴只能往树上跑,那里,毒蛇和猛兽很少能涉猎。大树只能暂时保命,却难以存身,即使夏天,寒冷夜晚中待在树上的人都会被冻得瑟瑟发抖。怎么办?一个聪明的人发挥自己的绝世才智,仿鸟筑巢,在树林里就地取材,构木为巢,筑起大巢(也叫人巢)。这,不仅让人能够存身,还能通过做顶、铺草,让人们可以过温暖的日子。前来学习筑巢并做邻居的人越来越多,这里形成第一个由许许多多的人群居生活而组织成的较庞大的人类社会。在大规模群体生活中,需要管理。大伙敬仰首创构木为巢、进行巢居、不吝赐教的人,并尊奉他为“大王”。他在史学上被称为“有巢氏”“大巢氏”。大伙听从有巢氏的号召,从树上下来,同心协力,声势浩大地赶走了附近的猛兽,最终能在大地上构木为房,居住下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即使到今天,当年上树避难的猿、猴至今也未能脱离树木、走出丛林。

这位首先发明巢居、构木为巢的人,第一次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也第一次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历史学家吕振羽说得很明白:“到了有巢氏,我们的祖先才开始和动物区别开来”。
这个意义伟大而深远,有巢氏不仅是对华夏民族作出了贡献,也是对全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2、有巢氏发明土葬
中国古代人离开世界大多兴土葬,讲“入土为安”。实际上,这个土葬文明,还是老祖宗有巢氏发明的哩!
很早很早啦,人们还处在原始人状态时,人和动物没什么大区别。人死后,尸体被随处遗弃,任由其腐烂或被野物吃掉。到了老祖宗有巢氏时,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据说有巢氏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他的舅舅见他小孩子家胆子特别大,总是不放心地暗中保护他。有巢氏年少时,一次外出活动,遇到狼群攻击,万分危急关头,舅舅挺身而出,护卫有巢氏等人撤退,但他自己却在搏斗中受伤而死。有巢氏恨透了豺狼,不忍也十分反对将舅舅的尸体习惯性地弃之山野,便和伙伴们英勇战斗,最终打退群狼。他将自己亲爱的舅舅的遗体,用石头堆叠起来,以免群狼糟蹋。但他们走后,狼群依然疯狂地扒开了石堆……
有巢氏痛心不已,思虑对策,发挥聪明才智,在经验和教训中,想出土葬这一伟大发明。在他奶奶逝世后,他将奶奶埋葬在山间厚土中,让各种动物都找寻不到、刨挖不出。事实证明,土葬不仅不让先人被狼撕狗咬,而且维护了人类的尊严!同时为大家留下了祭祀祖先、凭吊先人的场所!
古代,动物瘟疫流行,人类也经常犯人瘟——流行疾病得不到控制,成片地死亡。人们也对遍地死尸枕藉的情况十分敏感,觉醒到可能传播疾病。他这一伟大发明也十分有效地阻遏了许多疾病的流行,保证了人类社会卫生健康地向前发展。
有巢氏还开创了东方丧葬文明的另一个习俗——先人逝世可以哭也可以不哭,但必须说唱,提念死者的功劳,表达生者的想念。这不仅能彰显先人的恩德,也是惩恶扬善的教育平台,对人们选择人生道路、怎样做人具有鲜明的引导启示作用。同时,这也利于生者说出心中的话,避免郁闷、悲伤过度,更好地生存生活。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今天,对逝者说唱,构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巢湖民歌》重要组成部分。
有巢氏发明的土葬文明,流传到全国各地,也流传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今天的伏羲陵、黄帝陵和金字塔,都是土葬文明发展的代表作品。(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