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腕管综合征的用药

 茂林之家 2023-06-14 发布于湖南

腕管综合征(CTS)是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其是因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致神经功能下降,而致以手指的刺痛、麻木、乏力为主的疾病,可分为急性CTS和慢性CTS。CTS中医属“筋痹”范畴,可辨证分型为瘀滞型、虚损型。CTS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是CTS的首选,如口服用药、腕管注射用药、中药用药等。

口服用药

主要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类固醇类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利尿剂等。

类固醇类药物可抗炎、镇痛、消肿,能改善CTS症状,不建议长期服用。

NSAIDs可抗炎、镇痛、抗风湿,能抑制腕管内炎症反应,如布洛芬、双氯芬酸、萘普生、塞来昔布等。

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可改善神经功能。

口服利尿剂可利尿、消肿,能减轻腕管内水肿。

腕管注射用药

通过在腕管内注射药物来缓解炎症与改善CTS症状,最常用的注射药物为皮质类固醇如甲泼尼龙。建议甲泼尼龙的注射剂量为40mg,起效迅速,可选择重复注射,能维持治疗的有效期,但不超过3次。

大部分在注射药物后可改善临床症状,且疗效维持6周以上,半数者疗效可维持半年,即使一年后仍有部分者不会复发。

类固醇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反复多次注射应可对关节软骨产生不良影响。禁用于注射部位感染,全身真菌感染,活动期结核,新近行胃肠吻合手术者。

此外,5%葡萄糖5ml腕管内注射可缓解CTS的症状,其通过减少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P物质的水平,而减轻炎症、疼痛、神经周围组织的肿胀,效果优于类固醇药物。

中药用药

包括瘀滞型CTS、虚损型CTS。

《腕管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3年)推荐

瘀滞型CTS

宜活血化瘀,可选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当归、川芎、赤芍、生地、桃仁各9g,茯苓15g,猪苓、泽泻、白术、桂枝、贝母各9g,红花6g

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2次口服。

可煎服,也可用于熏洗,将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气熏蒸腕部,使药物渗透肌肤,通达筋骨关节,改善局部炎症和血液循环,缓解症状,恢复正中神经的正常生理功能。

虚损型CTS

宜补益气血,可选八珍汤加减,药用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各9g,炙甘草5g

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2次口服。

可煎服,也可用于熏洗,将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气熏蒸腕部,使药物渗透肌肤,通达筋骨关节,改善局部炎症和血液循环,缓解症状,恢复正中神经的正常生理功能。

参考文献

1.腕管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7):473-479.

2.骨关节炎临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21,13(7):32-40.

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增录2a-1-3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