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峰塔

 沧海一粟1951 2023-06-14 发布于江苏

秦峰塔
秦峰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墩墩上塔层层,高入青霄碍野鹰。我欲登之四海,秋风病骨未堪胜”。这是明代正德时期,昆山的一任知县方豪登千灯秦峰塔后发出的感慨。

秦峰塔,位于昆山千灯镇市河尚书浦西岸,塔为砖身木檐楼阁式,方形七层,总高度为39.5米。每层绕有腰檐、平座,塔顶部设有塔刹。塔刹以覆钵、承露盘、五重环“相轮”及“宝瓶”组成,均为铁制,高7米,重近3吨。塔刹顶端四根“浪风索”同塔顶层的四翘角紧紧相连,牢牢稳住整个塔身的重心。

秦峰塔,外为方形,内壁底层为八角形,二至七层同为方室,各层的高度和平面逐层收缩。塔内设有楼板木梯,可登至顶层,每层四面均设有壶门,可探身塔外,远眺四周风景。

该塔原属波若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因建于秦望山(今废)之南,故得名秦峰塔。

在中国历史上,南朝梁武帝统治的40多年间,“内政良善,文教繁荣,出现了南朝文化的最盛期。”同时,南朝佛教在梁武帝时期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奇才,他不但在儒学、文学方面表现出卓越的才智,还笃信佛教。他废道崇佛,广建寺院,自己“身体力行”三次舍身同泰寺。试想,一国之君醉心佛教到如此地步,在他统治之下的整个国家,佛事的兴盛就可想而知了。查阅地方史志发现,昆山曾经有过的寺院,大多数也是在梁武帝统治时期兴建的,千灯的秦峰塔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秦峰塔,曾经历过多次兴废,至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朝庭下令将原波若寺更名为“延福教寺”,还重建佛塔,今天从塔砖铭文得知,该塔当时名呼“释迦佛”塔。元代末年延福寺毁废,唯有塔存。明洪武年间重修寺塔;明代末期,塔身部分自然毁坏,至清时由僧人募捐重修,恢复原状。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一场大火,将秦峰塔上所有木构件烧毁,致使依附于木结构上的所有构件脱落,塔衣荡然无存,唯存塔身,却安然无恙。

建国后,为稳定塔身,对塔进行了保护性维修,1957年,江苏省人民政府还将其定为省重点文物加以保护。为宏扬民族文化,有效地保护历史文物,1994年起,昆山市文管会与千灯镇人民政府携手,并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筹措资金百余万元,历时近10月,对昆山最古老的建筑秦峰塔进行了彻底维修,恢复其宋代面貌,再现了秦峰塔昔日的风采。现在游客能沿着扶梯,拾级而上,直至顶层,重新体验、感受篇首方豪诗中的意境。登塔远眺,几十里江南大地尽收眼底。

秦峰塔是美的,首先是因为其造型及整个塔身的收分恰到好处,层与层之间的层高变化,既符合建筑上的物理原理,也顺应人的视觉审美要求。无怪乎当地的老百姓,将秦峰塔形象地比作成了位俊俏而纯情的少女,称其为“美人塔”。秦峰塔是古老的。在昆山这块有着悠久文明史上的土地上,现存最古老的建筑要数秦峰塔了,它对于我们研究中国的佛教建筑、宋代建筑的造型艺术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塔上镶嵌的44尊明代的砖刻佛像,也是研究中国佛教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秦峰塔周围原有延福寺的众多建筑群体,废毁后改成居民住房及公共设施,仅存几千平方米的塔园及部分后来恢复的寺院建筑,形成了秦峰塔园。园虽不大,但实是一个休闲探幽、寻古揽胜的好去处。

千灯镇

地名由来:千灯,旧作千墩,因吴语"墩、灯"谐音,故名。据宋淳祐《玉峰志》卷上“山(墩、墟、冈)”载:“县东北三十里,地名木瓜,其地十数里内有墩九百九十有九,村人尝往发之,得金玉之类。至县东南千墩浦,亦有一墩,于是辏木瓜墩数,号'千墩浦’。一说吴淞江自吴门至千墩浦,江之南北凡有墩共一千,故所谓之'千墩’。”清宣统二年(1910),易名“茜墩”,其来历传说有二:一谓文人雅称;一谓因墩上长满茜草之故。

2022年9月,2021中国百强镇名单揭晓,千灯镇位列第25位。

2021年10月,千灯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38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千灯镇榜上有名。

2021年9月,千灯镇上榜2021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镇,位列第43。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千灯镇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千灯镇位列第54名。

2016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千灯镇为2015年国家园林城镇

2011年7月,千灯镇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2007年5月,千灯镇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千灯旧称千墩。据清陈元模著《淞南志》载,昆山县东南36里, 川乡有水曰千墩浦,盖淞江自吴门东下至此,江之南北凡有墩及千,故名千墩。清宣统二年(1910年),易名茜墩,其来历传说有二:一谓文人雅称;一谓因墩上长满茜草之故。1966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改名千灯迄今。

千灯位于长江三角洲,隶属江苏省昆山市,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13万,其中本地人口5万,外来人口8万。她位于昆山市南15公里。东接上海青浦区,距上海虹桥机场30公里;西邻苏州,离苏州市中心35公里。

千灯交通便捷。北有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苏虹机场路东西向贯穿全镇,与苏州和上海虹桥机场直接相通。离苏州市中心35公里,上海虹桥机场30公里,上海浦东机场95公里。苏沪高速公路在千灯境内有2个互通,建成后,到上海虹桥机场、苏州市中心只需15分钟。与昆山相连的有南北公路、黄浦江路、顺陈路三条主干道。水路方面,吴淞江、尚书浦呈十字形贯穿全镇,吴淞江为5级航道,通航能力300吨,尚书浦为8级航道,通航能力30吨。距离上海港60公里,太仓港50公里,张家港100公里。

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降水量1097.1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2085.9小时,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9.0℃(2003年8月1日),历史极端最低气温-11.7℃(1977年1月31日)。

千灯古镇

千灯镇位于长江三角洲,隶属江苏省昆山市,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12万,其中本地人口5万,外来人口7万。位于昆山市南15公里。东接上海青浦区,距上海虹桥机场30公里;西邻苏州,离苏州市中心35

秦峰塔

“千墩墩上塔层层,高入青霄碍野鹰。我欲登之四海,秋风病骨未堪胜”。这是明代正德时期,昆山的一任知县方豪登千灯秦峰塔后发出的感慨。秦峰塔,位于昆山千灯镇市河尚书浦西岸,塔为砖身木檐楼阁式,方形

千灯延福寺

延福禅寺是梁天监二年由千灯镇人王束舍宅捐建。吴越天福二年(937年)敕赐“波若寺”,宋大中祥符元年复名为延福禅寺。曾做过县主簿的王珏,因年老无嗣,舍宅扩建寺院,该佛寺规模宏伟,是佛家圣地,江

余家当铺

余家当铺原名立三堂,位于昆山市千灯镇古镇社区典当里。余爱山在明万历年间(1619年)从安徽的休宁县到千灯吴家桥经商,通过父子两代创业,积蓄后成为富翁,并在此建造徽派建筑群,沿街设店铺、当铺,

昆山国家农业示范区大唐生态农业园

昆山国家农业示范区大唐生态农业园创建于2005年,是千灯镇为了维护生态可持续发展而建设的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基地,是千灯构建以古镇旅游为重点,以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为延伸的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顾炎武墓及故居

顾炎武墓顾炎武墓地分亭林祠、亭林墓两部分。1956年,顾炎武墓及祠堂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亭林祠堂落北朝南,东侧有门与顾炎武故居相通,西侧墙外为顾园。祠南向三间两厢一门楼,以三间相通

历史沿革:

秦属会稽郡娄县。

东汉属吴郡娄县。

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属信义郡信义县。

大同二年(536年),属吴郡昆山县。

清宣统二年(1910年),建昆山县茜墩乡、石浦乡。

1929年,属昆山县第四区(后更名为第八区、茜墩区)。

1947年,撤茜墩区,属杨湘区。

1949年,属第五督导区;同年5月,属茜墩区。

1950年1月,改划乡镇,建茜墩镇,属茜墩区。

1956年12月前,撤区并乡,分建茜墩镇、茜墩乡,均直属昆山县。

1958年4月,茜墩镇并入茜墩乡;同年10月,乡改建为人民公社。

1963年5月14日,析茜墩公社置茜墩镇,为县属镇。

5月14日,镇社分设,茜墩镇从茜墩公社分出,为县属镇。

1966年4月4日,镇、公社均更名为“千灯”。

1983年3月,千灯公社并入千灯镇。

1989年9月,昆山撤县设市,千灯镇属昆山市。

2003年12月20日,撤千灯镇、石浦镇建制,合并成立新的千灯镇。

石浦羊肉

石浦羊肉是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千灯镇的特色美食。千灯石浦羊肉凭借独特的口味和良好的品质,在昆山、上海周边积累了一定声誉,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品尝。石浦羊肉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深受美食爱好者的追捧,与藏书、太

清炒螺蛳

清炒螺蛳的做法:1、将买来的螺蛳放清水里养殖一天;使其吐尽泥沙;2、第二天将螺蛳的屁股用夹子剪掉;3、将剪好的螺蛳放加了油的水中再养殖2个小时,使其充分吐泥沙;然后沥感干水分备用;4、烧热锅,加油,炒

熏青豆

熏青豆是江南普通人家的一种家常小吃,所用之豆是毛豆。入夏,农村的早地里,田埂上、屋前屋后,到处是一簇簇毛豆萁,上面结满了豆类。因此,熏青豆虽好吃,但由于原料普通,却是一种大众食品。而熏制青豆也不是一件

腌酱瓜

腌酱瓜有三道工序。第一是做豆瓣酱。取五六斤面粉和成面团,搀入一斤多打烂的熟豆瓣,拌匀,搅和,把它们放在蒸笼里蒸熟。接着把熟面团搓细,切成一个个小方块,把它们放在小匾里,上面盖上麦秆,让它们发酵。约过半

千灯肉粽

千灯肉粽外形姣俏玲珑,闻之香气扑鼻,入口油而不腻,数千年来闻名遐迩。 制作方法:用米箩淘好三四斤糯米,再去剪几十张箬竹叶(或到市上去买),用温水洗尽,再准备几十根清白稻柴(或塑料包装带),三种材料准备

千灯羊肉

千灯羊肉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因其肉香汤鲜、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而远近闻名。千灯羊肉以本地产山羊为原料,以白烧羊肉、羊肉汤、羊糕和红烧羊肉为主要品种,运用传统独特的烹饪技艺烧煮而成,白烧以汤色乳白,香气浓

油煎虾花饼

取一斤多青虾,放在清水里稍养,去污泥和杂质。再取二斤多面粉,放在面盆里用冷水拌成面糊,再把青虾(剪掉脚和毛须)放入面糊里,再加少许食盐和切细的香葱,用筷子拌匀。用铲刀把青虾和面糊(一小团)一起放入滚烫

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汉族,南直隶(清改江南省)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苏州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

卫泾

卫泾:昆山千灯人,字清叔,号后乐居士,又号西园居士,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甲辰科状元,昆山第一状元 。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于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卫泾历事四朝,出入内外四

张和

张和,号篠庵,昆山千灯人,明正统四年(1439年)进士及第,廷试拟和第一人,以目眚(眼睛生翳)改二甲第一,因乞归授徒自给,益穷经史,文望弥崇,读《汉书》必三十遍。景泰庚午年,受聘江西乡试,授南京刑部主

顾坚

顾坚(约1368年前后),元末明初戏曲家,昆曲鼻祖。自号“风月散人”,昆山千灯人,太学生,精于南辞,善作古赋。元将扩廊贴木儿听说他善歌,屡招皆不就。与当时文人顾德辉、杨维祯、倪元慎等相友善,著自《陶真

叶盛

叶盛(1420—1474),字与中,号蜕庵,苏州昆山(今属江苏)千灯人。正统十年(1445)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十四年,蒙古瓦剌军在土木堡俘明英宗后,迫近北京城,叶盛协助于谦在城外击退瓦剌军。升都给事

陶岘

晋陶渊明第九代商孙,号风月散人。江南丝竹首创者。唐开元二年定居昆山千灯陶家桥。其学娴经济,亦以文学自许。生知八音,撰《乐录》八章,定其得失。而疏脱自放,不谋仕进,富于田业,择人不欺者悉付之。遍游江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