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纳粹养成记,欧美如此洗白过去

 抽屉电影 2023-06-14 发布于陕西

经常看二战期间的战争片的话都会有一个印象,提到德国,提到纳粹,那一定是无恶不作,那一定是残暴不堪,尤其是将德国人跟犹太人结合在一起之后,这种痛全世界人都知道。但是大家对于这种痛并没有最直接的感触,反倒是将纳粹,将德国有关的二战电影深深的绑在了对于犹太人的迫害身上,除此之外,在二战电影中,尤其是在欧洲的二战电影中似乎找不到别的主题,当然,欧洲人是不愿意将亚洲的故事当作二战的组成部分的。因此,就会有一个很困惑的局面,二战究竟是对于犹太人的伤害,还是对于整个欧洲的人的伤害?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但是在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影创作者似乎仅仅将犹太人遭受的迫害当作政治正确的法宝,如果一部二战电影中找不到迫害犹太人的痕迹,那么这部二战电影是不合格的,真的吗?好像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就不是。《纳粹狂魔》并没有将二战的故事集中在对于犹太人的迫害之中,而是集中在了法西斯政权的产生。

《纳粹狂魔》说的是一个原本德国比较有实力的工厂主在面对着德国政权更迭的时候所发生的家族动乱,这种动乱跟当时的的德国政权更迭有着本质的相关,最终,我们看到的是德国政权更迭之后,这个家族的成员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纷纷选择了各自不同的阵营,而后,不起眼的小儿子因为站在了希特勒的阵营当中,笑到了最后。

这是一部讲述法西斯政权崛起且将这种崛起跟一个家庭的兴衰结合起来的影片,这并非是一个普通的家庭,而是一个德国的工厂主,他的工厂是一个兵工厂是可以左右对外战争的扩张局势的工厂,同时也是各路人马都需要拉拢的工厂。这样一个兵工厂,对于在战争中急于向外扩张的德国人来说,简直是宝藏。

然而这样的兵工厂基础之下的家庭自然有着本身的矛盾,而且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大家族本身人员混杂,大家都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这也是家族财团的的困境。本片中的这个工厂主的困境就在于几个孩子并不是一条心,有的坚决反对希特勒的异军突起,有的则认为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将给自己带来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各种势力在暗中角力,谁也不服谁,这个时候,大环境的走向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在各方势力角逐的情况下,德国开始渐渐的从原来的兴登堡统治之下,慢慢地朝着希特勒的统治去过渡。这期间,我们也通过本片看到了著名的国会大厦纵火案,即使是后来有大量的证据证明这是希特勒自导自演的一场游戏,目的就是为了铲除德国国内的共产党。然而毫无疑问,国会大厦纵火案给了希特勒铲除异己的机会,最终,德国共产党彻底地覆灭了。

接下来希特勒在德国国内的势力扩张之路就等同于本片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个家庭的权力重塑之路了,原本怯弱的小儿子最终成长为了这个家庭最有权有势的一个新的主宰者,甚至为了影射希特勒以及他所率领的法西斯政党,本片中的小儿子被塑造成为了一个扭曲的人。

他有异装癖,且对于小孩子有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兴奋感,当然这可以叫做娈童,甚至于跟自己的母亲也有不清不楚的关系。然而他在日常生活中却一直表现为唯唯诺诺,对于周遭人畜无害,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个家庭的病态以及小儿子的变态。当这种变态与希特勒的法西斯政党结合起来之后,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

讽刺的效果达到了,对于法西斯的揭露也得到了,这就是这部上映在1969年的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在一个扭曲的环境中,人自然会变得扭曲,而这种扭曲如果扩散到了一个国际的层面上之后,我们所看到的法西斯政权就会崛起。民粹主义跟为了民粹主义不断地汲取权力毒药的狂人结合之后,整个家庭就会朝着某种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而与此同时,整个国家如果被民粹主义所绑架,那么最终得到的就是法西斯政权的崛起。

这样看来,《纳粹狂魔》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非常直白地看到法西斯的崛起究竟代表着什么?或者说那一类人将会最终发展成为法西斯或者是新纳粹,当然,本片并没有花大力气去描述犹太人,而这恰恰能更加直观的为我们展现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这个只不过是比较客观的,但就是这种比较客观,现在也不多看见了,原因是现在的战争片有了政治正确,通过意识形态划分的战争片,让我们失去了对于历史的感念。

……

你好,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