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等报告17例横纹肌溶解症诊治经验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横纹肌溶解症,约有15%~40%的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病死率高达20%。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冯颖青等通过分析该院心内科救治的17例横纹肌溶解症患者也发现,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

研究者推测,心内科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多与他汀类药物使用或配伍不当有关。

17例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均因心血管病相关症状入院,最终7例死亡,10例好转。

其中,所有患者均口服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研究者介绍说,单用他汀横纹肌溶解症发生率为0.1%~0.5%,而由于代谢途径等原因,联合用药发生率则会上升0.5%~2.5%

联用增加横纹肌溶解症发生率的药物包括贝特类药物、烟酸、维拉帕米、胺碘酮、地高辛、华法林、环孢素A、咪唑类抗真菌药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联合调脂符合当前强调全面调脂的治疗趋势,但研究显示,他汀类联用贝特类药物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率是单用他汀类药物的12倍。

此外,从患者年龄看,虽然年龄从20岁到90岁不等,但以中老年为主,或与肝肾功能下降,药物代谢减慢有关。

在这项研究中,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其中7例出现发热,5例出现相关神经系统体征。全部患者均出现消化道症状及肌肉乏力或肌痛症状。

研究者指出,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肌肉乏力、疼痛、尿液茶样改变时,应高度怀疑横纹肌溶解症,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密切观察心肌酶、肝肾功能、肌红蛋白、尿常规的变化。以尽早选择治疗方案,避免肾功能衰竭发生,提高救治率。

研究者提醒,对一些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要特别注意。

这些因素包括:消瘦、老年、女性;伴有系统性疾病;既往降脂治疗有乏力肌痛症状史或肌病肌炎家族史,CK升高史、服用多种降压药物、扩张型心肌病、胆汁淤积和活动性肝病等特殊人群;处于应激状态或围手术期等特殊状态;与影响CYP代谢经肝肾途径代谢药物合用;大剂量强化长期使用他汀或与其他降脂药物联用。

分析7例死亡病例,研究者认为其中可能原因有四:一是患者大多高龄;二者死亡患者多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进而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再次,多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差;此外,肾脏替代和呼吸机治疗上机时间可能过晚。

为此,研究者认为,治疗方面,除补液、营养心肌、碱化尿液等处理外,必要时可早期给予肾脏替代治疗、呼吸机支持。

该研究共纳入17位横纹肌溶解症患者,患者均应胸闷胸痛,头晕,心悸,气促等收入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排除了其他各种原因所致急性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各种肌病、蜂蛰伤,挤压伤等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

所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肝肾功能不全,血红蛋白下降,及肌红蛋白尿。

来源:黄雨晴, 詹嘉欣, 蒋磊, . 心血管疾病患者横纹肌溶解症17例诊治经验.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 43: 68-71.

相关文章阅读:

【澳大利亚“养生”节目不靠谱的后果】6万名患者拒绝服他汀

【JAMA精选】吃他汀后“变胖”之谜揭晓

他汀相关肌肉症状评估欧洲共识:多发生于应用他汀后4~6周

赵水平发表CHILLAS研究:中国ACS患者使用10 mg阿托伐他汀足矣

一生可能只见一次的病例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