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发表共识:减少心血管CT检查辐射的六个要点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心血管CT成像在临床上应用日渐广泛,但如何既能让患者接受尽可能低的辐射剂量,又能保证足够诊断的图像剂量和诊断准确?近期,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心血管CT 成像辐射剂量优化中国专家共识》中就明确做出了推荐:

1.操作者需根据CT机型、患者的心率及心律、临床适应证等选择合适的扫描方案来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当患者心率慢(一般<65次/min)且为窦性心律时,推荐使用前瞻性心电门控轴位扫描或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螺旋扫描;在CT设备许可的情况下,当患者心率>65次/min并为窦性心律时可使用前瞻性心电门控轴位扫描.

心律不齐者,在配备有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功能算法的设备也可适当选用前瞻性心电门控轴位扫描;严重心律不齐者,推荐使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联合ECG管电流调制/自动管电压调制技术进行扫描。

2. 检查者需根据患者体型、检查部位选择合适的管电压来降低辐射剂量并维持图像质量。

对于无自动管电压调制技术的CT机型,操作者可根据患者体质量或BMI来选择管电压;对有自动管电压调制技术的CT机型,推荐将其作为选择管电压的主要技术,该法操作简单可减少受检人群的辐射剂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低管电压行心血管CT检查时应联合使用迭代重建算法以确保图像质量不受损。此外,行低管电压心血管CT检查时可以适当减少对比剂用量/碘负荷。

3. 对心电门控心血管CT扫描,如冠状动脉CT成像时,建议使用ECG管电流调制技术来降低管电流,通过缩小高管电流扫描窗来降低辐射剂量。对非心电门控的心血管CT扫描,如CT腹主动脉成像建议使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

4. 行心血管CT成像时,可根据CT扫描仪的软硬件条件,适当增加螺距以减少辐射剂量。需要注意的是,行大螺距冠状动脉CT 成像时,要求患者心律齐且心率<65次/min。

5. 行心血管CT扫描时,检查者需根据患者定位像或其他扫描图像(如钙化积分图像或平扫)在获得靶血管成像的条件下尽可能缩短扫描范围以降低辐射剂量。

6. 综合使用多种降低辐射剂量的CT 技术,在合适的临床适应证和患者自身条件(心率、心律、体质量、BMI)基础上,在不影响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的同时,可最大程度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需注意的是,心血管CT成像的图像质量不仅与扫描模式、管电压、管电流等因素有关,还与对比剂浓度、注射方法、注射速率等有关,在进行CT 扫描时需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来源:心血管CT成像辐射剂量优化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 510-516.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红皮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