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阜外医院姚焰等研究称:改良房间隔穿刺术进行左心耳封堵安全有效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姚焰、郑黎辉等发表研究称,局部麻醉下,以冠状静脉窦导管作为解剖标志指导房间隔穿刺行左心耳封堵术总体而言安全有效。

研究入选的16 例患者均为华法林治疗禁忌证或华法林相关不良反应者,均在局部麻醉、清醒镇静状态下采用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和左心房后廓定位指导下的房间隔穿刺术,均顺利、快捷及安全地完成了房间隔穿刺及左心耳植入。

未发生房间隔穿刺失败、出血、心脏压塞等并发症。15例患者左心耳封堵成功,1例患者因左心耳解剖结构特殊放弃封堵。平均手术时间为65 minX线曝光时间12.0 min。植入封堵器的固定盘平均直径(32.5±6.0)mm

研究者采用的改良房间隔穿刺技术主要分为4个步骤:

(1)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放置。于左前斜位30°透视时放置10CS导管,使导管远端CS1-2电极位于二尖瓣环3点钟位置。

(2)后前位下将房间隔穿刺针和鞘管旋转至4~6点钟位置,同步回撤针和鞘管,途中经过2次跳跃,分别代表装置由上腔静脉滑入右心房和卵圆窝;

(3)滑入卵圆窝后,还应保持穿刺针鞘头端在后前位下位于CS1-2电极平齐水平,在右前斜位(RAO45°位于心影后缘与CS1-2连线中点再次校正卵圆窝位置;

4)送出穿刺针,进行房间隔穿刺,注射对比剂予以确认,然后依次固定穿刺针、将内外鞘管送入左心房1cm,之后在导丝保护下将穿刺鞘送入左心房。穿刺成功后静脉给予肝素,并维持活化凝血时间(ACT200~300 s

研究者表示,采用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定位卵圆窝穿刺点较为简单、经济。另一方面,手术过程均在局麻下进行,无需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不仅减少了气管插管对患者的损伤,而且避免了老年患者无法顺利脱离呼吸机、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必要性;而且通过局麻手术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可直接返回普通病房监护,明显减轻患者的负担,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

来源:郑黎晖,吴灵敏,孙巍, . 在局部麻醉下行改良房间隔穿刺技术指导左心耳封堵器植入的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2017 3264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