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冠脉介入术后院内死亡率低于美国!北京介入质控专委会56家医院47万患者分析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近期,阜外医院杨跃进、俞梦越等代表表北京市心血管介入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专家委员会,对20091月至201812月北京市56家医院共473 411 例冠心病患者死亡率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2009~2018年期间,北京地区整体冠脉介入术后住院死亡率为0.4%~1.0%,三甲医院的择期介入治疗院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提示北京地区介入水平逐步提高。
 
而同期美国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2011~2014年,介入治疗后院内死亡率为1.3%~1.4%
 
不过作者也认为,也可能由于较多的低危患者选择内科介入治疗。
 
北京三甲医院冠脉介入术后的住院死亡率普遍高于非三甲医院,这可能与三甲医院治疗的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以及合并症较多的高危患者较多有关。
 
北京的这56家医院中,三甲医院23家(41.1%),非三甲33家(58.9%)。其中46.4%位于市区(四环内),33.9%位于近郊(四环、六环之间),19.6%位于远郊;有3间以上(≥3)导管室的医院6家(10.7%)。
 
研究还发现,经过多因素校正后,导管室护士人数越多,冠脉介入术后住院死亡率越低。
 
这证实,导管室的护士人数是一个显著的保护因素,在中国医院的冠心病介入中心,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在并发症处置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及时协助术者处理并发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其次,冠心病专用导管室间数越多的医院,患者死亡风险越低,因为冠心病专用导管室数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介入中心的技术水准,往往冠心病专用导管室越多的中心技术实力越强,处理严重并发症的经验越丰富。
 
该研究还发现,医院距离市中心距离越远,患者冠脉介入术后死亡风险越大,这可能是郊区急诊患者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作时不能得到有效救治,耽误血运重建时间造成的。
 
因此,研究者建议,球囊开通(S2B)时间应当纳入政策部门对介入中心质量评估的考核因素中,并促进远郊地区“绿色通道”的建设,进一步优化急诊流程。
 
根据医院等级划分的进一步分析结果提示,三甲医院冠心病专用导管室间数越多,死亡风险越低,这一结果支持我国三甲医院评审和冠心病介入中心质量考核的参考指标,应当继续使用这一指标。
 
在非三甲医院,能够实施冠脉介入术的高级职称医师人数和导管室配备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设备数量越多,患者的死亡风险越低,提示非三甲医院应该培训更多的能够开展冠脉介入术的高级职称医师,同时配备更多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设备。
 
北京的三甲医院大多数(82.6%)位于市区,且有更多的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床位数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配备有更多的高级职称医师、护士和技师,且年冠脉介入数量明显多于非三甲医院。
 
来源:史文册,马文健,钱海燕,等. 2009~2018 年北京地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住院死亡率变化趋势和死亡影响因素的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438-44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