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梗不能及时介入?应先溶栓再转院!31项试验Meta分析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是最好的治疗策略。但是,在没有办法及时行直接PCI的情况下,需要先用药物溶栓,然后转运至可施行PCI的医院进一步治疗。
 
溶栓后2小时内进行PCI,称为易化PCI;溶栓后2~24小时再行PCI,则称为药物介入策略(pharmacoinvasive approach)。
 
上海仁济医院何奔教授公布的EARLY-MYO-I研究发现,对于症状发作6小时内、但介入治疗相关延迟超过1小时的STEMI患者,给予药物介入策略,即先给予半量阿替普酶溶栓,溶栓成功后3-24小时行早期介入治疗,与直接急诊介入治疗的疗效相似。
 
近期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一项包含31项相关随机临床试验的多变量网络Meta分析提示,在STEMI患者没有条件及时行直接PCI时,药物介入策略可能是最佳的选择,它比易化PCI和单纯溶栓治疗更安全、有效。
 
分析显示,在STEMI的上述四种治疗策略中,直接PCI在降低死亡、非致死性再发心梗、中风风险方面最有效。与单纯溶栓治疗组相比,直接PCI组死亡、非致死性再发心梗、中风风险分别降低27%62%62%
 
在剩下的三种治疗策略中,药物介入策略是更优的选择。与单纯溶栓治疗组相比,药物介入策略组死亡风险降低21%
 
而在溶栓后的两种早期介入策略中,药物介入治疗下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明显低于易化PCI
 
例如,基于Bayesian模型的分析显示,易化PCI组中总死亡风险估计高达24.2%,而药物介入治疗策略组中仅6%。同样,易化PCI组中中风和大出血风险分别高达16.3%77.4%,而药物介入策略组中分别为11.1%19.8%
 
在上述四种STEMI的治疗策略中,大出血风险无明显差异,但易化PCI组有更高的出血趋势(OR=1.5195% CI0.93~2.46)。
 
研究者指出,对于STEMI患者,毫无疑问,及时行直接PCI是最佳的策略。但在不能及时行直接PCI的情况下,溶栓后早期进行介入治疗优于单纯溶栓,但溶栓和PCI间的时间间隔是关键。
 
该研究纳入的31项相关随机临床试验中,接受单纯溶栓治疗、直接PCI、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的患者分别有4212例、6139例、5006例,其中接受易化PCI的患者2259例,接受药物介入策略的患者2747例。这些患者都是发病12小时内就诊。
 
来源:Comparison of Reperfusion Strategies for STSegmen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Multivariate Network Metaanalysis. J Am Heart Assoc, 5 June 202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