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声下封堵房缺,怎么判断能否成功?阜外医院王浩、孟红等研究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近年来,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治疗房间隔缺损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这种方法与以往的手术方式相比有诸多优势,如微创、无辐射暴露、操作简便、可重复等,还可实时显示心脏内部结构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实时与外科医师沟通,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其缺点是学习曲线较长,早期封堵困难和失败率较高。

近期,阜外医院王浩、孟红等通过总结112例患者资料后发现,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房间隔缺损封堵的成功率,与房间隔缺损特点、超声心动图图像质量、手术时间、心内操作时间、封堵器释放次数相关。

该研究选择20171月至20206月阜外医院收治的单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或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封堵的112例患者,其中93例(83%)封堵成功,其余19例封堵失败。

封堵成功与封堵失败的患者在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房间隔缺损类型、手术方案、术中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直径、封堵器型号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与封堵成功的患者比较,封堵失败的患者操作时间(包括手术时间和心内操作时间 )较长,超声心动图图像质量差,封堵器释放次数多,房间隔缺损边缘多为软边。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房间隔缺损边缘软(OR=0.183)、手术时间长(OR=0.777)、心内操作时间长(OR=0.876)、封堵器释放次数多(OR=0.310)时,房间隔缺损封堵成功的可能性较低;而超声心动图图像质量优(OR=6.482)可大大增加房间隔缺损封堵成功的可能性。

作者指出,术前应严格把握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或经胸超声心动图的手术适应证,术中减少封堵器释放次数及心内操作时间,来提高封堵成功率和降低封堵后并发症。

来源:李叶丹,杨善日,王浩,等. 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封堵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2237: 1233-1237.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2.12.0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