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思梦《种树郭橐驼传》课堂实录

 新用户78684458 2023-06-14 发布于湖南
探究作品何以“借传立说”
——部级精品课《种树郭橐驼传》品赏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 王思梦
图片
【教学设想】
《种树郭橐驼传》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第 11 课。根据课本单元导语、单元学习任务一及课后学习提示,本课以人物传记的形式,以“种树之理”类比“为官之理”,内容上呼应了单元导语中的“触摸民族文化血脉,可以增进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该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该任务群其中的一个学习目标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柳宗元在中唐时期“切中时弊”,以极具讽喻色彩的方式反映了改革吏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文脉的梳理以及相关资料的拓展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笔者所执教的高三学生,对古代散文有较强的文言基础和理解能力;同时,文章以学生熟悉的人物传记形式叙写,也降低了学生阅读时的理解障碍,但纯粹让学生把握文中“郭橐驼”的人物形象太过浅显,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阐述了哪些“理”似乎更为重要。但“种树之理”与“为官之理”对当下城市中的学生而言又较为陌生,如何用历史的眼光,透过语言的品味去理解文章,于是便成为教学重点。此外,对一篇作品的学习不能仅停留于“写了什么”,更需要思考作者“为何这样写”,这篇文章的构思意图是学生仍存在的困惑,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把握对举、类比的说理方式,领会文中的“种树之理”与“为官之理” ;        2.体会文章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学习柳宗元“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创作态度;
3. 赏析文章融叙事说理于一体、婉而多讽的写法。
【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一、导入——关注课文的单元地位,明确探讨重点
师:同学们好!在第三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文学魅力。正如单元导语所说:“有的以情见长,至情至性,感人肺腑;也有的以理取胜,理趣盎然,发人深思。”今天,我们继续沿着古代散文的历史长河,学习第 11 课《种树郭橐驼传》,一同体会它的理趣所在。
二、主问题探讨——梳理文中呈现了哪些“理”
师: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梳理讨论文中呈现了哪些“理”。请结合文中相关词句加以分析。在梳理的同时,也请关注课下注释,积累相应的文言词句。(学生小组讨论。)1. 探讨“种树之理”。
师:请各学习小组交流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
生:我们小组认为文章更多呈现了“种树之理”。因为标题体现了无论是“说理者”还是“说理的内容”,都和“种树”有关。第二段先呈现郭橐驼种树的高超境界,第三段进一步指出“种树之理”,其中最鲜明的便是“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师:同学们能够通过标题、核心词句以及段落之间的逻辑来分析“种树之理”,这些路径都值得我们学习。那同学们能否在第三段中找出进一步说明“种树之理”的词句呢?
生:我找到的是“凡植木之性……非有能早而蕃之也”。因为“凡植木之性”这句话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阐释,“凡”字带有“普遍性”的意味, “性”是“方法”的意思。从“顺木之天”再到这里的种树方法,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种树之理”。
师:很好。我在你回答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下,这段话先是从横向的角度具体阐述了种树方法,再是从纵向角度指出种植后的管理上应当“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同学们对这段话的理解还有没有困惑呢?
生:我有困惑,我感觉这样的“种树之理”算不算是一种“放任自流”呢?我不是很确定。
师:你的困惑很值得思考,我们能否再揣摩一下?
(学生思考却无人回答。)
师:同学们如果没有思路,或许一个比喻句能给我们启迪:“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同学们品味一下并说说你们的理解。
生:我认为“则”前面的内容是保证树木顺从天性生长的前提条件。“若子”这个比喻用得很形象,也表明了顺应天性并非“放任”,恰恰是在种树时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用心呵护,充分了解树的天性,通过行为实践给它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之后才能更好地顺应天性发展。
师:你的理解很到位。这一小组的同学对“种树之理”有了本文作者更深入的理解,那其他小组对文中的“种树之理”还有没有补充呢?
……
师:我们一同分析完第三段可以体会到这段文字的逻辑非常清晰,从种植方法、培育方法、最终结果和行为本质等方面进行了鲜明对比,种树之道更加凸显。
2. 探讨“为官之理”。
师:前两组同学的探讨剖析了文章的种树之理。那这篇文章还有其他的“理”吗?它和之前的“种树之理”是怎样的关系呢?
生:我认为还有“为官之理”,最后两段的内容通过“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以及“吾问养树,得养人术”这些句子体现出来,并且“移”字和“类”字也暗含作者以“种树之理”来类比“为官之理”。
师:很好,类比说理首先要体现不同领域事理之间的相似性。你能结合文章内容找到两者的相似点吗?
生:从行为方式上,“长人者”和“他植者”两段话形成了呼应。比如都通过“旦暮”强调没有给培育对象一种相对宽松的生长空间,“长人者”一系列的动词又和“他植者”的“爪”和“摇”的行为形成呼应。最终导致的结果也有相似性,其中“故病且怠”的“病”和“怠”表达了民众在生存保障和精神状态两方面都比较困苦的状态。
师:你通过关键词句的对应把握得很到位了,可以再看看,最后还有哪方面的类比呢?
生:在行为本质上“若”“卒”和“虽”“其实”也形成了呼应,是一种揭开表象看实质的体现。
三、进一步探讨“为官之理”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梳理一下,作者通过郭橐驼和“他植者”的对比,论述了“种树之理”;再类比到“为官之理”,呈现“长人者”存在问题的做法,和他植者形成呼应。但为何文章没有从正面直接阐明“为官之理”和郭橐驼的“种树之理”形成呼应呢?
生:我认为柳宗元表达比较委婉含蓄,希望读者自己进一步体会。
师:好的,你的理解是从写法上考虑的。那如果我们从选材内容和写作意图的角度考虑呢?
生:我觉得是因为柳宗元在当时的中唐时期没有遇到符合“顺应民性”的为官之理,所以没有直接阐明。
师:很好,这位同学关注到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有“知人论世”的意识。同学们能否借助之前搜集的相关拓展资料来加以研读呢?
(学生思考。)
生:我觉得这背后体现了柳宗元对民生的关注,也是古代士大夫济世为民的品质体现。
师:你概括得很到位。那我们能够从文中一些语言中读出柳宗元关怀百姓的恻隐之心吗?
生:比如“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中通过“又何以”这样的反问体现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文末的最后一句“传其事以为官戒”更是体现了他的写作意图,我觉得柳宗元思考的是如何改进吏治以安天下、济苍生。
四、总结
师:哪组同学来给我们总结下今天这节课的内容?
生:本文借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之理”类比“为官之理”,指出“长人者”政令频出的危害,批评了当时的弊政。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我觉得还要再补充一句,作者提倡应制定顺乎民性的政策,给予百姓休养生息的空间,让百姓真正能够“蕃吾生而安吾性”。
师:很好,前面我们是从作品的主题内容上进行了总结。其实我们在研读作者阐明何种“理”的过程中,也收获了一些研读作品内容的方式和路径。这方面有没有同学来小结一下?
生:我们进一步把握了对比和类比的说理方式。还有结合知人论世的意识,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生:还有把握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体会重点词句背后的情感倾向。
师:希望这些方法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那么,柳宗元为何要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来表达为官之理呢?这样的写法又有怎样的文学价值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讨论。
五、作业布置
师:布置一下今天的作业:第一,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第1 题和第 5 题;第二,比较本文和《庖丁解牛》在主旨和写法上的异同。
第二课时
一、导入——巩固第一课时,明确本节课探讨重点
师: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一同探究了柳宗元所传达的“种树之理”和“为官之理”,感受到了柳宗元关怀民生,力求革新吏治的入世情怀。这节课我们侧重研读这篇文章说理的特色。
二、主问题探讨——作者为何不直接阐述“为官之理”
师:可能有同学会说,上节课我们已经分析出本文是以郭橐驼的“种树之理”来类比“为官之理”,这不就是一种说理特色吗?的确如此,但作者为何不直接阐述“为官之理”呢?
这样岂不更直白明了?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探讨。同学们可以小组研读文章并讨论,说说你们的见解。
(学生小组讨论。)
1. 初步探讨缘由。
生:我认为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不能过于直接批评繁政扰民的现象,所以作者通过类比委婉含蓄地提出为政者应实行宽政,与民休养生息的观点。
师:很好,联系了上节课的内容,有知人论世的意识,其他小组还有看法吗?
生:我觉得委婉地表达也符合古代文人创作的文化心理,这样由此及彼地借题发挥也是古代散文常有的写作特点。
师:是的,那柳宗元为何偏偏选择种树之理来类比呢?我想,这还需要关注我们的文化背景。这样的为官之理“顺应民性”,和道家“顺乎自然”的思想有呼应之处,古人也常“以树喻人”,比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样的名句。不仅种树和为官上有“顺应天性”的共同点,柳宗元塑造的郭橐驼也有这样的性情体现。同学们能够在文中找到依据吗?
生:第一段中郭橐驼对于别人针对自己的生理缺陷而起的外号,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欣然接受。他用了两个词来表示欣然的程度,一个是“甚善”的“甚”字,还有“名我固当”的“固”字,体现了他态度上的认同与肯定。
师:很好,这体现了郭橐驼对自我名声上的“顺应”,可谓“顺实而名”。当然,柳宗元委婉说理的原因还不止这些,我们除了关注类比说理的特点,是否还应关注这篇文章的文体特征呢?
2. 探讨作者以人物传记形式来说理的缘由。
师:读完文章,我们可以发现文体是“传”,那么柳宗元为何不直接说理,而是要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来表达呢?人物传记这一文体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那么《种树郭橐驼传》和之前学过的一些传记,比如《苏武传》,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生:我觉得相比传统的史传,柳宗元没有提及郭橐驼更多的个人准确的信息,或许这样的人物就是作者虚构的。而苏武却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班固在塑造这些人物的过程中力求客观真实。
师:你的比较很清晰。那请你再想想,郭橐驼和传统史传人物的身份角色有什么不同呢?
生:柳宗元没有选择官吏这样的人物角色来直接表现为官之道,而是借助一位平凡生活中的“种树达人”来表达,选材比较独特。
师:可见,史传更侧重把该人物的生平事迹流传给后世。而柳宗元通过此文传其事,寄托自己的思想主张,因事说理、针砭时弊,它更像是一篇寓言。这便是柳宗元文章常有的写法——“借传立说”。既然要反映中唐的现实,那么通过百姓“郭橐驼”之口,叙述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这样的说理是不是更为真实、更具有说服力呢?通过“郭橐驼”的反映,更加突出了政治改革利国利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探讨作者不直接说理的其他缘由。
师: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进一步分析了柳宗元以“种树之理”类比“为官之理”,借助传记的形式来表达个人见解的原因。那么柳宗元不直接说理,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小组讨论。)
生:我们小组觉得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关,这样委婉表达具有“讽喻”的作用。
师:那什么是“讽谕”呢?
生:应该更多带有委婉含蓄地向统治者劝谕的意味。越是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讽刺效果似乎越是凸显。
师:你阐释得很清楚,还能关注这样表达的效果,那能否结合文章中的一些语言加以分析呢?
生:我觉得第四段“然吾居乡……故病且怠”较为典型:作者用铺陈排比的手法,用了一系列的“尔”,再以一系列的动词串联,把官吏来乡大声吆喝,使得乡里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师:你关注了讽刺手法,分析很到位。那你再看看这段话的语气有没有讽刺性?
生:用一个反问句“又何以……”,将矛头指向了官吏本身,加强了讽刺的力度。
师:很好。这位同学对整句的分析也体现了本单元研习任务二的第1题。同学们课后也可以结合本单元的其他课文,进一步研读和讨论。那同学们再找找,文中还有没有委婉而又具有讽刺意味的词句呢?
师:柳宗元虚构了郭橐驼这一人物,或许他的故乡也是虚构的,同学们找到了吗?
生:郭橐驼“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丰乐乡”的民众已经“病且怠”了,又如何“丰乐”呢?所以我觉得这一地名也具有讽刺性。
师:很好。在京城长安附近的民众都无法“蕃吾生而安吾性”了,那远离京城的地方,处于贫苦僻远之地的乡民,又该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呢?通过这一细节,更能体会“婉而多讽”的写法,也更能体现柳宗元关怀民生的士大夫品格。
三、总结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下这节课的内容。本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借郭橐驼之口,以“种树之理”类比“为官之理”,更具讽喻色彩,真切有力地反映了改革吏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现了柳宗元“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那么“婉而多讽”的写法我们是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研读的呢?
生:我们是从类比的说理方法、人物传记的文体特征、针砭时弊的写作意图和讽刺蕴藉的语言特色等角度进行分析的。
师:你总结得很完整了,这也为我们整体全面地把握一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提供了探讨的路径。
四、作业布置
师:布置一下今天的作业:第一,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第2 题和第 3 题;第二,阅读柳宗元的《宋清传》,比较该文和《种树郭橐驼传》在主旨和写法上的异同。
【执教感言】
《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经典课文,如何既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又能体现“双新”教育背景,是笔者在备课和执教过程中始终思考的问题。
传统文言文教学中,有时会出现教师将“言”和“文”割裂开来进行教学的现象,即先疏通文言词句,而后再对文本主题内容进行探究,甚至还有只注重文言词句积累的情况。
另一种现象便是将语文课直接上成思想教育课,只传授“道”,却忽略了对语言文字的咀嚼。笔者在执教本课的过程中,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相融合,通过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语言,进一步体会柳宗元借郭橐驼之口所传达的“种树之理”与“为官之理”。在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之时,也将单元研习任务融入其中,体现了当下单元设计的基本理念。比如在探究本文“婉而多讽”的写法之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内容,适时结合课本单元研习任务二的第一小点“说说文章是怎样通过骈句和散句的结合来表达情意的”,通过对文章第四段骈句的分析,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讽刺意味,这也是一种教师适当提供“学习支架”的体现。此外,在总结两节课重点主题内容的同时,也引导学生梳理了本节课所获得的一些阅读策略和路径,这同样是重要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学习必须讲究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华,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1]。
当然,在执教过程中也有不足值得反思。比如单元教学的意识还是不强,用崔允漷教授的话来说:“单元是一种学习单位,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学习事件、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因此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微课程。”[2]在执教中,我还缺乏重点导读一篇,自主探究多篇的探索,这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落实。
参考文献:
[1]叶圣陶 .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崔允漷 . 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