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金瓶梅》番外六:浅议吴月娘(贰)

 蔡毛1893 2023-06-14 发布于广东
吴月娘毫无疑问有着当家母的气质与素养,考虑事情能从大局出发,对初次进入西门府的妹妹们一开始都能善待之,同时还竭尽全力维持着整个西门府的和睦,可以说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合格当家母,也正是因为有吴月娘,西门府的后勤才能顺利不出大乱子。只不过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她自己有着高高在上不可动摇的当家主母的地位之上。
然而有一个人的出现动摇了她的地位?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便是李瓶儿。我们可以从吴月娘对李瓶儿的各种反应中看出来。作为西门庆大老婆的吴月娘,对西门庆纳李娇儿、孟玉楼为妾都没有表现出不满,而当西门庆准备娶李瓶儿进家门的时候,吴月娘却以各种理由劝阻西门庆,最终两人还闹出矛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花子虚蹲监狱期间,李瓶儿已经将家里的大部分财物通过花园转移到吴月娘屋里,如果李瓶儿嫁进西门府,吴月娘非但要将这些财物如数归还给李瓶儿,甚至还要容忍一个有如此强大财力的女人与自己争宠,自己老大的地位不就摇摇欲坠了吗?

吴月娘
后来李瓶儿又生了儿子,西门庆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送给他们母子俩。吴月娘看在眼里,慌在心里,再加上潘金莲的挑拨离间,吴月娘心里的芥蒂又慢慢产生。应伯爵等人也赶着讨好李瓶儿,直接把吴月娘这个正室抛在脑后,这可把吴月娘气得骂个不绝。
后来李瓶儿病逝,西门庆亲自为其操办葬礼,我们也因此得以见识到一场隆重且完整的葬礼。西门庆让温秀才给李瓶儿写孝帖,让写“荆妇奄逝”,全以正妻待之,直到应伯爵劝了一回,说:“见有如今吴家嫂子在正室,如何使得?这一出去,不被人议论!就是吴大哥,心内也不自在”,这才作罢。西门庆还请画师给李瓶儿画肖像,因为画得太逼真,西门庆几次见画落泪。
除此之外,西门庆对李瓶儿之死表现出来的几乎失去理性的悲痛,也让吴月娘逐渐不耐烦起来。面对李瓶儿的尸体,西门庆抱着脸贴脸地大哭,月娘听了,心中就有些不耐烦了,说道:'你看韶刀!哭两声儿,丢开手罢了。一个死人身上,也没个忌讳,就脸挝着脸儿哭,倘或口里恶气扑着你是的!”后来西门庆嫌孝绢不好,要玳安换六钱一匹的破孝,吴月娘也不高兴起来。李瓶儿入土后,西门庆在李瓶儿的灵位前只是哭,不吃也不喝,月娘又不耐道:“你看恁劳叨!死也死了,你没的哭的他活?只顾扯长绊儿哭起来了。三两夜没睡,头也没梳,脸也没洗,乱了恁五更”。
我们前面还说到,身为正妻的吴月娘,在封建社会“正妻制度”的束缚之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是一个有气度的,合格的后宫老大。但是面对西门庆用自己享受不到的热情对待李瓶儿,心中的不耐烦终于还是抑制不住,以致于平常出言温和的吴月娘,在李瓶儿葬礼短短的两三回故事里,说出了这么多不忿之语。西门庆从李瓶儿的死中流露出的感情,是吴月娘不敢想象更不曾拥有的真挚。

李瓶儿
何须等到李瓶儿死后,李瓶儿在世时,就已经享受到西门庆真挚且热烈的爱。平时西门庆也只有在收钱取钱、有事情要商量的时候才会去吴月娘房中。当他雪夜从夏提刑家吃完酒回来,都不跟吴月娘打一声招呼,径直就到李瓶儿屋里。李瓶儿迎着,两人就此开始一场温馨的围炉夜话;西门庆到东京给蔡京拜寿,心里却一直挂念着李瓶儿:“孩子这几时好么?你身子吃的任医官药,有些应验么?我虽则往东京,一心只吊不下家里”。西门庆“吊不下家里”,其实只是放不下李瓶儿罢了。
这些在普通夫妻之间再正常不过的温馨与问候,吴月娘体会不到,但是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当李瓶儿在世的时候,吴月娘表面因为“正妻”光环而表现出大度与格局,但是内心却还是对李瓶儿有着很深的心结。碍于表面工夫,有些事她干不得,但是有人帮她做了。
这个人毫无疑问是潘金莲。比如说,潘金莲当众在吴月娘面前说李瓶儿的坏话:“李瓶儿背地好不说姐姐哩!说姐姐会那等虔婆势,乔坐衙……”吴月娘听了,问也不问,直接骂起来:“我还把他当好人看成,原来知人知面不知心,那里看人去?干净是个绵里针、肉里刺的货……”一直到后来,西门大姐和吴大妗子给李瓶儿说好话,吴月娘立刻道:“想必两个有些小节不足,哄不动汉子,走来后边,没的拿我垫舌根。我这里还多着个影儿哩!”当时吴月娘的心里很清楚他们两人在对待西门庆的事情上出了点分歧,她只不过是借着潘金莲的话来泄愤罢了。平时李瓶儿吸走太多西门庆的爱了,多到让吴月娘产生一种危机感,一种李瓶儿随时会替代自己成为家主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越积越深,让她和潘金莲少见地站在了同一战线。

潘金莲
又比如说,西门庆让道观给官哥请来道衣,吴月娘便要李瓶儿抱官哥试穿与众人瞧,李瓶儿道:“他才睡下,又抱他出来?”潘金莲道:“不妨事,你揉醒他。”一个大病初愈的一岁婴儿,在刚刚睡着的情况下要被揉醒只为试衣服给大家看。对于这种意图明显的事,身为家主的吴月娘并未进行阻止,我们实在不难揣测其用心。“母凭子贵”,李瓶儿如今为西门庆产下一子,而吴月娘却膝下空空。如果官哥顺利长大,成功继承西门庆的衣钵,那以后的西门府还会有她吴月娘说话的地方吗?
所以当潘金莲做出一系列伤害李瓶儿、官哥之事时,吴月娘常常事不关己听之任之,采取不作为的态度,即便当着他人的面,也只是说潘金莲两句,从未采取措施去制止。吴月娘在众人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正经其实更多的是一种道貌岸然,表现出来的气度更像是“家主光环”。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拥护“正妻制度”,但她也是无辜的,她只是那个时代和制度的牺牲品罢了。
正是:只恨闲愁成懊恼,岂知伶俐不如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