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和茯苓甘草汤临床中应用的区别与时机

 新三国志 2023-06-15 发布于河北
文章图片1

《伤寒论》

前面我们写了关于桂枝甘草汤、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以及真武汤的临床应用要点,评论区有很多粉丝评论留言点赞收藏,鸿玉在这里感谢大家的喜欢与支持。也有很多粉丝朋友私信留言,让分享一下关于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苓桂姜甘汤的在临床中应用的区别。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用药体会简单的分享一下。

文章图片2

鸿玉学习《伤寒论》笔记

第一、苓桂术甘汤。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有关苓桂术甘汤的条文加起来总共有3条。分别是:

《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17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从《伤寒论》第67条条文可以看出,因为不当的吐下之法,损伤到脾阳,产生水饮,水饮停滞中焦影响脾胃气机升降,就会出现心下逆满,气上冲胸的情况,水饮上冲头部,导致清窍失养,就会产生眩晕,脉沉紧,沉主里主水,紧主饮主实,也就是说水饮已经出现到了脾胃这道防线上了,此时发汗,既会损伤脾阳,又会导致四肢末端的津液亏虚(前面的文章做过专门论述),无法滋养筋脉,就会出现动经,身为振振摇的情况。

文章图片3

学习中医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16条条文,痰饮停在心下,影响到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出现了胸胁支满,痰饮停滞中焦,后天运化的精气无法上达于目,痰饮上逆,上扰目睛,目又主视物,视物功能障碍,就会出现目眩或者视物不清的情况。此时,通过苓桂术甘汤,温阳化气,消除中焦水饮,脾胃升降气机恢复,胸胁支满、目眩等问题,就会不治而愈。

文章图片4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17条条文,短气是由于有体内有微饮(轻微水饮),影响到脾胃气机的升降,应该通过温化水饮,让水饮从小便排出,这里水饮的产生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脾阳虚导致的,一个是肾阳虚导致的,如果偏于脾阳虚,多伴有胸胁支满、起则头眩等问题,就用苓桂术甘汤,如果是肾阳虚,多伴有畏寒肢冷腰痛等情况,就用肾气丸。一个健脾利水,一个温肾化气行水。

文章图片5

按方抓药

第二,苓桂枣甘汤,苓桂枣甘汤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条文基本相同。

《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第5条:发汗后,脐悸下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这两条条文,讲了发汗后导致心阳亏虚,肾水跃跃欲试,有上冲的趋势,但是最终没有上冲的结果。此时,用苓桂枣甘汤来进行治疗。有关其中的原理,前面的文章做了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进行介绍。

文章图片6

好的疗效来源于好的药材

第三、苓桂姜甘汤,也就是茯苓甘草汤。有关的条文,在《伤寒论》中共有2条。

《伤寒论》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论》第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第73条条文讲的是,如果因为发汗导致脾胃气虚,中焦产生水饮,胃气虚不能化水,并且因为发汗以及胃气虚,导致脾胃津液无法正常输送到全身各组织。也就是伴有津液的损伤,此时就用五苓散,来促进脾胃的吸收功能。如果是因为发汗,单单导致的是胃气虚,导致水饮停滞中焦,也就是出现了356条讲的心下悸、以及四肢厥逆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口渴烦躁、小便不利等津液损伤的情况,此时就选用茯苓甘草汤来进行调理。

文章图片7

中药

综合以上内容,大家可以明显的发现这三个经方在临床应用中的不同之处苓桂术甘汤的主要特点就是,经过吐、下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中焦有水饮产生,并且出现了明显的水饮上冲,导致胸胁支满、头晕目眩等情况,此时就选择用苓桂术甘汤。如果是因为发汗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脐下悸动,下焦水饮有上冲的趋势,其实这里主要的特点就是脐下悸动,水饮在下焦跃跃欲试的一种状态,此时就选择苓桂枣甘汤。如果是发汗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水饮停滞于中焦,出现了心下的悸动,或者伴有水饮阻遏阳气的升发,使得阳气不能够通达于四肢,并且没有口渴烦躁、小便不利等津液损伤的情况,就选择茯苓甘草汤,也就是苓桂姜甘汤来进行治疗。

文章图片8

医圣

临床应用:

苓桂术甘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像老慢支、支气管哮喘的发作、眼压过高、高血压、心衰、胃脘痛、高血脂、胸背痛、手脚汗出等属于痰饮上冲导致的,在临床上均可以使用苓桂术甘汤来进行调理。因为哮喘的病机多因为宿痰的引发,哮喘发作一般在秋冬季,急性发作期主要以平喘降逆为主,如果在春夏,就可以选择用苓桂术甘汤来进行预防调理,这也体现《黄帝内经》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思想。临床应用时,如果水邪上冲严重的,需要加大茯苓得用量,我个人的经验就是茯苓与白术、桂枝的比例为2:1:1,治疗高血压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大桂枝的用量。临床应用时以水饮上冲,出现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为要点。中医讲: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我曾经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过一个背部冷痛的患者,当时我辩证的就是中焦停饮证,心中有留饮,导致阳气抑郁不伸出现的背部冷痛,结果用了三剂苓桂术甘汤,患者的症状就消失了,而且后续随访未见复发。

文章图片9

高血压

在临床上,区别于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的主治偏于下焦,例如肚脐以下的胀满、疼痛,同时伴有气从小腹上冲的趋势。如果有这些症状,就可以用苓桂枣甘汤来进行治疗。茯苓甘草汤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水饮停滞中焦导致的口吐下利、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心病等疾病,以心下悸动,口不渴(无津伤表现)等为辨证要点。

文章图片10

鸿玉中医

鸿玉中医

2023年6月1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