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城市间套利是否可行?

 Leonard上校 2023-06-15 发布于北京

这是 骁骑 的第 469 篇文章


做个数字游民是否可行?

1

今天刷到《人物》一篇讲年轻人在鹤岗买房的文章,感慨现在人们的追求真的是和以前不一样了。

不同城市、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城市红利,对北京来说,就是拥有的文化资源赋,和一线的监管资源等政府资源,以及匹配的一线城市薪资;对于鹤岗来说,就是低至几万块的房产,加上低廉的生活成本。

那么就会有人想要去从不同的城市红利间获取套利,领着一线城市的薪资,做着一线城市的工作,但平时在三四线城市生活,由此催生的一个群体就是“数字游民”。

这种数字游民和以前跨省份流动的劳工差不多,挣得就是一个地区差的钱,只是打工方式由出卖体力变成了出卖线上的技术和时间而已。

数字游民的生活,有优势也有劣势。

优势是,可以不被大城市病困扰,可以不受压力的侵袭,可以不被在意的眼光凝聚,可以自由按照自己的时间和节奏去工作和休息,可以静下来就发现内心和享受生活。

劣势是,这样的生活,很难说能一直干下去,并且受限于你个人的技术和工作机会,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和能力去找到一份适合做数字游民的工作。

而且,这种暂时与主流社会脱节的人生轨迹,其代价也不是谁都承受的来的,这意味着你对个人婚恋、生育等问题都没有安排和规划,完全一生只活给自己,这样很酷,但不会真的有那么多有勇气的人作出这一选择。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敢于做出这样选择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比较认同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国家从上个世纪以来,社会的整体节奏一直是在带着大家往前跑的。在那样的文化氛围下,少数异类和个体的声音是不会被听到的,很快就会被淹没在主流的生活方式下。

财富、地位被强绑定在每个人的生命发展旅途上,不容许有其他追求出现,或者说其他追求有违这个追求的人,在现有社会,会活的很难受很难受。

不难感觉到,近两年极端事件也好,心理问题也好,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也是这样趋势的一种反映。

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有不同的追求的人出现,有人理直气壮地追求和主流社会价值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是值得鼓励的事情。

在我的理解上,一切被动作出的选择都不会带来快乐,工作也好,结婚也好,生孩子也好,被形势逼到那儿了,被父母催到那儿了,被年龄(实际上也是主流价值)逼迫到那儿了,才去寻找到的东西,是可以答出一份考卷,但这还是做题家的人生,是没有想明白这个决策对你自己个人而言,究竟有何意义的人生。

如果把一切的意义弱化,从发自内心的角度去看这些事情呢?

我要一个社会上能发挥我价值的岗位,我要和相爱的这个人结婚去共担风雨,我要在世界上留下属于我的生命和基因密码,留下一看就会打心眼里喜爱和亲切的小生命,无时无刻不为生命的魔法和表现出的继承性和相似性而快乐,这是自己主动做出的选择。

2

但说实话,那种弱关注弱连接的生活方式,有时候我还真挺向往的。

2016年我在欧洲那半年,就是半自愿半被迫过上了那种生活。除了一周的几节课,剩余时间都是自己安排,我当然没有用来睡大觉或者无休止地玩游戏,大部分时间花在路上,或者在咖啡店里看书做课题作业。

那段时间是我的高产期,也是和国内因为距离产生某种美感的时期,我自由地探索欧洲的几乎每个大城市的角落,感受它们的颓废和历史,感受那里的额外的松弛。

我至今记得在布达佩斯城碰到的和我合影的慈祥奶奶,记得克拉科夫蛋黄酥般的落日,记得布拉迪斯拉发狭小的酒馆,记得维也纳拥挤嘈杂的中心车站,记得大街上叮叮当当走着的有轨电车,我在那个寒冬背着包赶在车开走前跳上去,对着查票的大哥露出一个尴尬的笑容,天黑得很早,市政厅广场卖红酒的人早已聚集,电车载着我回家,回到世界衰退之前。

那是2000年前后世代出生的人可能要用很久去怀念的20年青春。

祛魅是必然的,确实哪里都有问题,我也第一次感受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有它存在的意义。

只是在如今,工作三年后几乎片刻不得闲的我,有时还会偶尔碎片性地想起那段日子,突然想要做一个鹤岗的飘零之人。

我的确深入了解到了,我们这个国家运行的巨大逻辑,和以前觉得充满神秘感的一些事情,知道了那些不眠灯火背后的白头和辛苦。见过了真正的人中之龙。

我也正在经历压力和成长,那种巨大信息和做事方式的彻底灌注,让我不适和焦虑,甚至可能这种状态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让我无暇去关注身外之事,我有点担心这种趋势。

最近又有人问我,工作之后校园爱情是否必然要经考验。

我觉得,现实因素是肯定要考虑的,另外也要看感情,是否能抵挡住一些必然而来的外在压力。当然,我觉得工作压力也好,感情压力也好,都可以推到一个极致简化的思路模式去解决,那就是:

如果你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那是由于别人没有识别和抓住好东西的能力。将工作上的好脾气或者感情里的恋爱脑当成弱势的体现去不自觉地利用,然后轻视与浪费、并得意洋洋,这样的人是会遭到报应的。

当然不是玄学层面上命中注定般的报应,而是人是无法最终改变自己的动物,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决定了对方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恃强凌弱或者辜负真心,永远与好的结果擦肩而过,那只能是对方的遗憾,而不是用来惩罚自己的理由。

是为最近的一些顿悟。

职场 | 文学 | 探险 | 情感

校对/ Vera | 配图 / Vera

作者 / Marlow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