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河帝国:机器人五部曲》下集:如何防止人工智能伤害人类?

 自在飞花轻似烟 2023-06-16 发布于黑龙江

一、故事解说

1.故事背景

“机器人”系列的后四本书在剧情上跟《我,机器人》短篇集没有关系,是独立的。贯穿这四本书,也贯穿整个“银河帝国”系列的角色,在《钢穴》中第一次出场,就是机器人机·丹尼尔·奥利瓦。这四部小说,都是他与人类侦探以利亚·贝莱,以及其他人解决机器人相关案件的过程。

这四本书的故事都发生在《我,机器人》时间线的上千年后。此时人类已经分成了两个阵营:一边是已经扩展到了宇宙之中,生存在50个星球上的太空族;另一边则是仍然生活在地球上的地球人。太空族有先进科技,但是人口较少,50个星球的太空族加起来也就30亿人,而地球人则 有80亿人,都生活在“钢穴”里。这也是第一本书《钢穴》名字的由来。什么叫“钢穴”呢?阿西莫夫的设想是,未来的城市,由于人口太多,所有的建筑会连成一体,高度特化,用一个整体的穹顶覆盖,就好比所有人都住在一个像上海那么大的九龙城寨里,一辈子都不用走出城市的穹顶。这就是一个“钢铁的巢穴”。也是因为人口太多,为了节约资源,城市已经做到了极致的分工:人人都住在巨大的公寓楼里,所有人的家里都没有厨房,都是在公共食堂吃饭;厕所和澡堂也是公共的;还比方说私人汽车也全部消失了,交通全靠传送带,传送带还分不同的速度,以满足不同距离交通的需求。几乎所有的地球人都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城市穹顶,所以他们还有露天恐惧症,不能去太空旷的空间。那个时候地球上的所有城市都是这样的“钢穴”,被称之为“大城”。

2.故事梗概

《钢穴》的背景就是大城纽约。故事的主角是以利亚·贝莱,他是纽约警察局的一名侦探。这一天他的老友兼警察局长朱里斯找到他,交给他一个很重要的案件:太空族萨顿博士被人谋杀,他需要去解决这个问题。另外,他还给以利亚安排了一个助手:一个叫做机·丹尼尔·奥利瓦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就是萨顿博士制造出来的,有着以假乱真的人类外形。最终一人一机解决了这个案件。

时间过去了几年,我们来到了《裸阳》这本书。纽约侦探以利亚·贝莱接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任务:太空族法斯托夫博士指名要他前往太空世界索拉利,去侦破一起谋杀案。索拉利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太空世界。整个星球的人口被严格控制在两万人,每个索拉利人都是独自生活,拥有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几万个机器人作为仆从。所以索拉利人有非常特殊的文化,完全不与其他人见面。在这个情况下,谋杀案是非常离奇的。以利亚·贝莱要如何解决这个案件?

《曙光中的机器人》的主角仍然是地球侦探以利亚·贝莱和机器人丹尼尔·奥利瓦。这次是法斯托夫博士找到以利亚,再次请求他帮忙解决一个案件。受害者叫做詹德,他与丹尼尔一样,是法斯托夫制造出来的人形机器人。法斯托夫博士只制造出来了两个人形机器人,而作为机器人,詹德并没有死亡,只是永久性的“死机”了。然而,法斯托夫博士承认,只有他才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造成詹德的死机;然而他也很清楚,这事不是他干的。所以事情就陷入了僵局。

最后一本书《机器人与帝国》发生在第三本书《曙光中的机器人》三百年后。以利亚两百年前已经逝世,地球人大批移民宇宙,势力逐渐壮大,而太空族日渐没落。

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太空族对地球人类有着深刻的仇恨,于是阴谋想要使用核武器摧毁地球。

两个机器人丹尼尔和吉斯卡赶往地球想要阻止两人。然而他们面对一个基本的障碍:机器人三大定律困住了两个机器人,他们没法阻止阿玛迪罗的计划。丹尼尔在旅途中领悟出了机器人第零定律: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整体,或者坐视人类整体受到伤害。

虽然根据第零定律,两个机器人还是阻止了两个太空族毁灭地球。

二、故事解读

在《我,机器人》中阿西莫夫讨论了机器人三定律的现实性,在后四本书里,阿西莫夫讲的主要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可能。

1.人类未来社会发展的可能性

在这里阿西莫夫构思了两个未来生活的可能性:

(1)就像《钢穴》里说的那样,整个城市成为一个巨大的统合建筑,有着高度复杂专业的运行系统来满足巨大人口的需求。每家每户配一个厨房,自然不如建造专门的食堂效率高。每个人都开车,肯定不如公共交通效率高。考虑到阿西莫夫的时代背景,这显然是受到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建筑师和规划师的未来展望的影响。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师柯布西耶就有一句名言: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在他们那代人看来,未来必然是越来越精密复杂的技术约束人类,用理性去规划人类的活动。

(2)太空族这种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由于人均资源极大丰富,有机器人仆从,太空族保持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习惯。每个人都占着一大块土地和天量资源,任何人都不需要其他人就能生活富足。想象一下,你住在一栋豪宅里,好几百个机器人就为你一人服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然而,小说也指出了,这种生活方式只是一个死胡同:人类本质上是一种群居动物,没有了人与人的丰富互动,社会就是完全静态的。

这两种方式都有其现实意义,人类社会如何去适应新的技术的出现,是一个永恒的问题。

2.机器人第零定律的意义在哪里?

在最后一本书里,阿西莫夫提出了所谓的“机器人第零定律”:机器人不能坐视人类整体受到伤害,或者坐视人类整体受到伤害而无动于衷。如同我们在上集中已经讨论的,在人工智能中嵌入绝对的道德标准,是几乎不可能的一件事情;那么第零定律则更进了一步,从“如何判断人类个体”变成了“如何判断人类整体”,在伦理学中是更困难的命题。但是,如果我们不未雨绸缪的走这条路,人类灭绝可能就近在眼前了

国家“集团化”究竟是不是未来的可能形态呢?个人认为,这近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未来人口坍缩到一个极小的规模(比如20亿),在人口规模萎缩下通过聚集而提高效率,又或者出现了急须联合所有人类资金和科技才能抵御的危难(外星侵略?),但这种情况是不稳定也不理想的。未来真的出现唯一政权“地球联邦”的话,似乎不是坏事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