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自己最好的方式:养育自己

 与春天同行 2023-06-16 发布于青海

作者 | 帆书 · 清风挽霞
主播 | 帆书 · 安东尼

图片

恒子奶奶在《人间值得》中曾反复提到一个人生真相:

“人的一生,基本上是一个人在生活。”

人之一生,是自我疗愈和自我相处的一生。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是试图从他人身上去寻求爱和满足,最后却事与愿违。

须不知,这世上除了你自己,没人比你更懂如何爱你。

当一个人开始把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不再苛求外界的眼光,这说明她的内心需求已得到极大的满足。

爱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养育自己的安全感、自由感、价值感。


图片

每个人都期望自己能获得安全感,这是人的基本需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收到这样的信号:

被领导指责或否定,可能会降薪或降职;
同事最近老是背着自己说话,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老公对我漠不关心,可能是有外遇了……

如果一个人选择受控于这些声音,就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安全感寄托在他人身上。

进而过度依赖他人而失去自我,无法自在生活。

图片

15岁那年,张幼仪奉父母之命嫁给了徐志摩,然而徐诗人并没有看上她,还嫌弃她是“乡下土包子”。

可张幼仪并没往心里去,她觉得只要自己诚心诚意待他,总有被打动的一天。

没多久,张幼仪怀孕并生下儿子,徐志摩就觉得可以交差,旋即出国深造。

此时,张幼仪虽心有不满,但还是选择隐忍,并在公婆的建议下去英国与徐团聚,没多久又怀上第二个孩子。

徐志摩得知后,坚决让她打掉孩子,还要和她离婚。

张幼仪苦苦哀求后仍无法挽回,只得在离婚协议上签字。

之后,她独自去德国待产,历经贫穷、彷徨、世人的嘲讽,人生跌至低谷。

但生活还得继续,所以她便开始学习、进修、创业,不断强大自己。

10年后,曾经被称为“土包子”的她却活成了徐志摩心中的“女神”。

回首往事,张幼仪说:“去德国前,我凡事都怕;去德国以后,我一无所惧。”

她在怕什么呢?怕离婚,怕父母失望,怕公婆不满,怕人言可畏……可怕了那么久,该来的还是来了。

意识到害怕无用后,她开始触底反弹,寻求自我。

当能力逐渐变强时,她才知道: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

美国心理学家哈利曾做过一个实验:

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猴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假妈妈”在一起——胸前挂有奶瓶的铁丝妈妈和没有奶瓶的布绒妈妈。

虽然和铁丝妈妈待在一起能喝到奶,但幼猴宁愿不喝奶,也要与布绒妈妈抱在一起。

人生来是脆弱,渴求外界的爱和呵护。

图片

可我们总是在无数次碰壁之后才知道: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都能够活下去,只有自己给予的爱最靠谱。

与其祈求外界庇佑,患得患失;不如自己变得强大,宠辱不惊。


图片

毕淑敏曾说:

人生可能有许多事情难以选择和把握,但有一点是可以选择和把握的,那就是自己对人生的态度。

只有积极地、向上地、友善地、努力地、乐观地、充满信心地对待生活,人生才会有亮色。

人生总是高峰有之,低谷有之。

但如果一个人不受外界境遇的影响,始终把选择权掌控在自己手中,那么他就是自由的。

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二战时不幸被关押到奥斯维辛集中营。

关进去的每一个人,被囚禁在一间间逼仄的棚屋里,短吃少穿,甚至遭无故毒打。

更可怕的是,一旦身体垮了,干不了活,就会被送进毒气室里了结生命。

恶劣的条件,残忍的虐待和巨大的恐惧,让很多人因此丧失了生存的意志。

起先,弗兰克尔也像这群人一样,因身心的折磨痛苦绝望过。

可当他发现还有那么一小群人,因心里有所爱之人或未竟之事作支撑,从不会选择无视自己的生命。

图片

于是,他极力为自己创造有利条件,并把集中营当做一次心理学实践:

得知囚头儿喜欢回忆过去的爱情故事,他就耐心倾听对方讲述,并用专业知识解决对方在情感方面的困惑,进而得到囚头儿的格外关照;

得知集中营里会定期举办文艺表演,他逮着机会就给凶神恶煞的工头们叫好,进而在工地上干活时,就不会被莫名其妙地毒打;

得知狱友们情绪低落,想要放弃希望时,他便用慷慨激昂的演讲,鼓励大家重新振作起来。

最终,他凭着惊人的意志活下来了,还出版了《活出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之所以活成了奇迹,就是因为他相信: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一个人的很多东西。

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人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

这个自由,就是人选择积极面对生活无常的态度。

人活一世,总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料的磨难。

但无论何时,一个人内在自由是不会被剥夺的。

消极逃避的人,成为命运的奴隶;积极面对的人,成为命运的主人。

真正爱自己的人,允许一切发生,但永远不会放弃自己生而为人的能动和自由。

图片


图片

曾看过一则意味深长的视频:

一位大学教授拿出一张50元的纸币问学生:“谁要这张钞票?”

见学生们都举起了手,教授把纸币揉成一团,又问:“现在谁还要?”

学生们再一次举起了手,教授就把纸币丢在脚下踩了又踩,接着问:“现在还有人要吗?”

学生们想了一会,还是举起了手。

于是,教授说:

无论我对这笔钱做了什么,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从未失去自己的价值,它还是50元。

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时候,感觉生活把我们按在地上摩擦,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但无论发生了什么,未来可能发生什么,你的价值永远在那里。

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总习惯以行为的大小多少来判定自我价值。

这样就会得到一个非客观的结果,从而让自己陷入痛苦的境地。

马歇尔·卢森堡曾讲过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

一次,他穿着一件刚买的淡灰色夏季外衣去工作坊主持一个很重要的活动。

课程结束时,许多人围着他索取签名。

为了能赶上下一场会晤,他便仓促地在递过来的纸上签名、留言。

当他飞快地走出门时,顺手将钢笔插进了新衣口袋中,等他再看时,才发现自己竟然忘了盖笔套,那件好看的上衣也因此被毁。

于是,他不停地斥责自己:“你怎么可以这么粗心大意?看看你干了什么蠢事!”

整整20分钟,他陷在“自己一无是处”的漩涡中,心情极度低落。

幸好,20分钟后,他及时刹车去共情自己,才发现:

自己匆忙之中心不在焉地把笔塞进口袋,是为了满足服务他人的需要。

想到这里,他不再责备自己,反而升起了对自己的疼爱之情。

图片

阿德勒说:“人存在即价值,而不是人的行为即价值。”

真正爱自己的人,决不会把自己的不完美与价值感挂钩。

而是去觉察自己每个行为举动背后的能量,客观看待自己。

当一个人不再只盯着行为本身,而是找到这个行为背后的积极意义,也就能得到这个人生真相——

无论怎样,你的价值一直在。


图片

电影《后会无期》里有句台词: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那是因为我们一直都没试图去寻找、关掉烦恼的阀门。

而这个阀门就是,没有被满足的内心的需求。

爱自己,就是先从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开始。

当你安抚好了自己,修复了自己内心的匮乏,就会越来越信任自己,生活也就越来越顺。

点个「在看」爱自己,就是做自己的父母,养育自己,陪伴自己长大。
作者 | 清风挽霞,一个寡言,内心却有一片海的人。
主编 | 阿医
排版 | 余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