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李似养蜂

 高级记者专栏 2023-06-16 发布于广西

养蜂 是他的毕生事业

------访广西来宾市养蜂户黄李似

陶邓镇,该名称的由来:缘于明崇祯十六年(l643),陶、邓两姓氏在此建街,故而得名。陶邓镇,位于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城西南部,北回归线横贯中南部,东与三五乡、小平阳镇接壤,南邻宾阳县的和吉、洋桥两镇,西依清水河界石陵镇,北连良江、迁江镇。乡政府驻地离县城52公里,是兴宾区西南端一个较偏远的乡,也是一个具有特色的地方。这里不仅卧虎藏龙,人才辈出,还景色优美。著名的三洲仙女泉,位于乡府驻地东北面1.5公里处,于东南村之北,三洲村前山脚。该泉有多处出水口,常年涌泉,水冬暖夏凉。仙女泉,三面环山,西为河流,水域宽达百多米,悠悠流向西南山脚。河中芦苇、莲藕遍及,群山环绕,山清水秀,为陶邓八景之一;这里:山美、水美、歌美,引人入胜;其中一首歌唱道: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在人们眼里,小小的蜜蜂代表着勤劳勇敢,每到花期,它授粉酿蜜,产出的蜂蜜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受益人类,因此,从古至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养蜂人”。

2023613日的清晨,风和日丽、阳光灿烂。我们一行人驱车来到了三育村民委桥宇村,对养蜂专业户黄李似进行了拜访。小车一停下,黄李似立即迎上来,与我们亲切握手、交谈。这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他中等身材,个子不高,充满着朝气蓬勃,宛如春天早晨中一棵挺立的树木;他乌黑的头发,有一种自然、朴素的魅力,他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显得格外有神;他黝黑的脸庞上,威然一幅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神情;他高高的鼻梁下,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在向我们滔滔不绝地介绍他艰辛的创业之路。

黄李似,198145日,出生在风景秀丽、鸟语花香的桥宇村,年常相对态温度为1525℃,年常态相对湿度为7784%,很适合蜜蜂生长,一些外地人便选择到这里养蜜蜂。黄李似读小学三年级时,对蜜蜂就有一种亲切感,经常围着养蜂人的蜂箱团团转。自小便在玩耍中耳濡目染接受了蜜蜂养殖技巧和知识的“传承”,但他一开始并没有成为职业养蜂人的想法,而是跟很多乡村青年一样选择离开农业。中学毕业,他离开农村,带着父母的嘱咐,进入工厂打工,成了一名普通的工人,开始了紧张繁忙而又辛苦劳累的工作,他每月的工资是6800元。在工厂上班,每天就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日未出人已出,日落而人未归。他每天从工厂里干活回来,就踉踉跄跄地走进屋中,身子一下瘫倒在床上,话也不想说一句,眼睛早已睁不开。心里在想,这样忙碌的生活,每天上着固定的班,拿着固定的工资,每天重复着相同的事情。生命的激情,很快就会被这样的生活给一点一点的殆尽,到最后会变成一个得过且过的庸人。我难道就这样没有上进心、庸庸碌碌过一辈子、浪费青春、浪费生命吗?我是一个年轻人,年轻人有知识,精力充沛,对自已的未来充满希望,守着一个月拿6800元的死工资的工作,懒懒散散地在工厂中度过自己的大好时光,是对自身资源的浪费,年轻是资本,但很短暂,何不抓住年轻的时机,走创业之路,拼出一片自已的新天地。

是按部就班?还是开拓创业之路?他的心里常常这样矛盾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后来,一场大病,促使他下了创业之路的决心。那是20063月的一天,他突然病倒了,黑眼珠往上翻,两颊深深地陷进去,仿佛成了两个黑洞,脸,是那样的憔悴,嘴,是那么的苍白!虽经医院抢救,保住了生命!但整个人瘦骨嶙峋  软弱无力。在民间医生的指点下,他硬撑着病体,前往忻城县寻找草药治疗,要把病彻底治好。三月的一天下午,他正在山上行走,寻找草药。俗话说,三月的天气,孩子的脸,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风和日丽,转眼,昏天黑地、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风骤雨,他只好进入附近的养蜂棚躲雨。棚内的养蜂人,叫柳长青,浙江省兰溪市人,1999年到广西忻城县养蜂。经过亲切交谈,两人成了好朋友。柳长青告诉黄李似,用蜂蜜加几种草药,进行蜂疗,可以彻底治好他的病。离开养蜂棚后,黄李似照着柳长青给的草药方,再加上蜂蜜混合,用蜂疗彻底治好了自己的病。经过这场大病、以及与柳长青交谈后,进一步认识了养蜂的重要性,看到了养蜂事业的美好前景,坚定了把养蜂作为自己毕生奋斗事业的决心。于是,他辞去电子厂的高薪工作,带着雄心壮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回到了家乡,开创自己的养蜂事业!

为了养好蜜蜂,他下定决心、认真钻研养蜂技术,阅读大量养蜂书籍,学习养蜂知识,一旦到了酿蜜时节,他常常一站就是几小时,一干就是几天。,在一次次理论和实践的碰撞中,摸索总结出自己独特的一套养蜂秘籍,探索出人工育王、人工控制分蜂、早期春繁蜂群迅速复壮、秋繁培育大量越冬蜂和适应当地气候蜂群养殖等一套相对成熟的管理技术,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技术能手。他的蜜蜂养殖也由最初的168箱,迅速发展到了680多箱,年收益曾超过二十万元,成为了村里回乡创业致富的能人。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黄李似在实现自身致富的同时,还义务提供技术培训,将养蜂经验传授给其它养蜂群众,推进养蜂产业发展,带动群众一起致富。

最后,黄李似告诉我们,他有两处养蜂的地方,一处在南宁,一处在本地。说完,就带着我们来到了本地的养蜂场。当我们走进养蜂场时,一股股浓郁醉人的蜜香扑鼻而来,望着蜂场上空无数飞舞的小蜜蜂,听着小蜜蜂“嗡嗡嗡”那富有音乐感的美妙乐曲,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的蜜蜂王国当中。我们看到,一个个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一群群勤劳的蜜蜂忙碌着飞进飞出,以“嗡嗡”的声音奏响最欢快的“乐曲”。一个养蜂工人正戴着防蜂罩,小心翼翼地打开蜂箱盖,熟练地从蜂箱中取出一片片蜂巢,认真地检查,金黄色的蜜糖隐约可见。

他挑出了几块产量较高的蜂巢,用小刀稳稳割开熟蜜的封口,把蜂巢放入摇“熟蜜”的摇蜜机,蜂蜜伴随着机器的旋转流入摇蜜机罐中,随后,他将摇蜜机里的蜂蜜取出,倒入过滤器中,粘稠的蜂蜜通过过滤后分装到玻璃瓶中。一瓶瓶金黄诱人的蜂蜜,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股香甜的味道。

   者:张伟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