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建筑师在上海——哈沙德

 常熟老李jlr5mr 2023-06-16 发布于江苏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1879年,哈沙德出生于南卡罗莱纳州一个大米种植园家庭,他曾在格鲁吉亚技术学院学习建筑,毕业后在纽约知名事务所任职,1905年在第五大道开设自己的事务所。他在纽约的建筑实践为日后在上海的设计成就打下了伏笔。

图片

哈沙德

1921年他到上海发展,先与另一位美国知名建筑师——茂飞合作。1923年茂飞关闭上海办事处后,哈沙德留了下来,把当时风靡美国的布扎美术风格和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等移植到了上海的建筑作品上。他后来转向摩登的装饰艺术风格。这种以几何、放射状图案为特征,有强烈装饰意图的风格源于1925年法国巴黎博览会,很快在包括上海在内的许多大都市流行。

哈沙德洋行由哈沙德创办于1922年左右,长期行址在四川路33号的企业大楼内。1926年由哈沙德洋行承担设计的“华安人寿保险公司大楼”(今南京西路104号,即今金门饭店)竣工,使其名声大振。其在上海的主要作品有上海电力公司大楼、新光大戏院、枕流公寓、西侨青年会大楼、永安公司新楼等。

哈沙德洋行还承担设计了不少住宅,永福路52号的“盘根住宅”就是其中之一。

1928年夏天,西侨青年会在上海跑马场对面开业。西侨青年会是为旅沪外侨青年设计的住所,融娱乐设施和宿舍为一体,还有一座上海较早的温水游泳池。

大楼由哈沙德设计,高达10层,呈现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大楼的现代化让前来采访的记者感到惊叹,认为是科学和金钱所能做到的极致。

图片

大楼内景

“南立面的粗粝墙面装饰有棕色、米色和奶油色砖拼成的菱形图案,这是一种让人印象深刻的宜人设计。底部三层的米色和棕色和谐融合,与土褐色的建筑形成好看的对比。”1928年6月30日的英文《大陆报》报道。

在这家英文报纸记者看来,大楼诸多建筑细节中,位于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上的入口表现了这座建筑的重要性。入口有三座大门,门的上方设计有三扇高而缩进的窗,由两对修长优雅的柱式分隔。

图片

体育大厦

如今,已改名为“体育大厦”的大楼开设了上海体育博物馆,展示中国参与奥运会的历史。一块块奥运金牌和成长于“体育摇篮”的冠军照片,与哈沙德设计的华丽天花板相映生辉。

哈沙德和邬达克两人的人生非常相似,都是到上海创业,有所成就,二战开始后,他们的事务所都走了下坡路,只是邬达克后来离开了上海,而哈沙德却非常悲剧,被日本人抓进了集中营,最后在集中营里感染肺炎去世。

来源:“黄浦文博”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