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蒋巍:数学尖子生培养——培养分析、解决、探究问题的能力

 信息熵 2023-06-16 发布于福建
文章图片1

《数学尖子生培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文/刘蒋巍

某初中解题群老师们评价试题,谈及【模型】与【分析能力】相关问题。

初中【模型】跟高中的【二级结论】类似。

本来高考命题组,也没想到有人应对高考整理出几百页的【二级结论】。

如果初中生,只是记忆【模型】,不理解【模型】为什么需要模型,【模型】怎么来的,升入高中,面对几百页的【二级结论】(还不全,高考还可以出其他方向,譬如:今年我以【贝塞尔曲线】、【笛卡尔叶形线】、【牛顿切线】等为背景的题,这些资料就没总结。仅总结了泰勒公式、洛必达法则等等。)

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为什么'、'怎么想到的'比理解'怎么做'更重要。

否则,这些二级结论、模型,补充下来,无穷无尽。教学就陷入了迷茫。

譬如:当下初中,三角形中的《手拉手模型》、《旋转相似》等,要理解

【怎么想到辅助线是这么做的?

为什么这么做?

初中要理解【模型】是怎么来的?怎么证明?

高中要理解为什么需要用到【二级结论】,理解【二级结论】是怎么证明的?

案例

举个例子。前几天一位老师朋友家的孩子(初一年级前几名)说要拓展思维。我发了一份练习让他们打印出来做。(实则,浙江宁波特级教师黄伟建主编的《非凡数学》系列图书。黄老师的书,原创题、改编题不少。这一点,我非常赞赏!支持原创、改编。)

其中,有一题,小朋友不会做了。嘴里说着'左手拉左手,右手拉右手'(我也没听懂啥意思),总之,辅助线做错了。孩子爸妈(研究生学历)也一起做,也没做出来。用搜题软件搜索,也没搜到。拿来问我,怎么做?

我对孩子爸妈说: AD²+ CD²为定值,从出题背景角度看,B、D两点固定,通过转换,某点(譬如C点)轨迹应该是个圆。所以,这一题,不仅可以求题目中BC的最小值,也可以求最大值,均经过那个圆的圆心。这个是这类题的出题背景。

我跟小朋友互动

刘老师:你是怎么想到以CD为边构造等边三角形的呢?

小朋友:看上去像【手拉手模型】,就套了个【模型】,然后做不出来了。以其他的为边,作等边应该也可以。

刘老师:AD²+ CD²为定值,两条线段平方和为定值,让你想到什么定理?

小朋友:勾股定理。

刘老师:AD、CD在同一个直角三角形当中么?

小朋友:不在。

刘老师:那说明需要将AD、CD平方和为定值,这一等量关系,'转换'到同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同时,BC的最值又是要求的(长度不固定)。你以AD为边作等边,所构造出直角,并取斜边中线,尝试三边关系,发现其中一条线段不太好求。按照你作等边的方法,以BD为边作等边三角形,试一试呢?

小朋友尝试……(如下图)

文章图片2

后续,小朋友在三角形△BCF中,构造三角形,用三边关系,问题迎刃而解(共线时取等)

由此可见,不能生搬硬套【模型】,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解题角度。按江苏教育厅的话说:办适合的教育。

之后,我提供了一道类似的题,让小朋友探究其解法(并对比类似题与原题的异同),带着小朋友反思、并领略问题生成过程,最后再变式探究。(详见《学生该如何进行解题反思》)。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探究之后,发现:小朋友的探究能力不足。不知道更换问题背景(譬如:把等边三角形弱化为等腰三角形,或改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探究新的命题)。为了培养小朋友的探究思维,我举了一道钟珍玖老师出的无锡中考题,带着小朋友感悟【初稿】(直角三角形ABC)——>【二稿】(等腰三角形ABC)——>【终稿】(等腰三角形ABC+正方形CDEF,为了让图形更美观,“作辅助线”更隐蔽)的探究过程。

文章图片6

小朋友觉得很有意思。

对于尖子生的培养,要培养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对于准备参加强基的学生,我举了以上的例题。(强基学生训练这些题目,合情合理,没有超标一说。2023浙江某地强基甚至考了不少高中数学题,当然用初中方法也可以做。就引起了很大反响,被不少老师批评)

我对小朋友爸妈说:现在倡导【素养立意】,培养真正的人,而不是刷题的机器。2024年中考,大概率不会这么考。【素养立意】下的中考题,有新的出法。避免套路题,强调方法运用,与素养培养。

他们又很感兴趣,准备约我下一次喝茶聊一聊。

喝茶聊天之间,几张A4纸,交流的东西,汇总汇总,都可以发一篇小文章。如此培养,学会了方法,尖子生的学习,可以交给他自己,探讨中,可以有新的【课堂生成】,而不仅仅是【预设】,那又是更高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