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细胞糖酵解过程的方法及应用,涉及食品、化妆品、洗涤用品、护肤品、香料的防腐保鲜、个人清洁卫生、医疗卫生领域。
众所周知,肿瘤细胞或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细胞通过糖酵解获得能量。糖酵解是指将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丙酮酸,atp和nadh+h+的过程。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则可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接受磷酸丙糖脱下的氢,被还原为乳酸。而有氧条件下的糖的氧化分解,称为糖的有氧氧化,丙酮酸不是被还原而是进一步氧化分解生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co2和h2o。糖的有氧氧化和糖酵解在开始阶段的许多步骤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分解为丙酮酸以后,由于供氧条件不同或利用氧方式不同才有所分歧。 糖酵解总共包括10个连续步骤,均由对应的酶催化。总反应为: 葡萄糖+2atp+2adp+2pi+2nad+——>2丙酮酸+4atp+2nadh+2h+ 丙酮酸(ch3cocooh)+nadh+h+-可逆->乳酸(ch3chohcooh)+nad+ 具体地,肿瘤细胞糖代谢至乳酸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两个重要氧化还原反应是: (1)3-磷酸甘油醛+磷酸+nad+→1、3-二磷酸甘油酸+nadh+h+ 以及 (2)丙酮酸+nadh+h+→乳酸+nad+ 其中,nad+和nadh作为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和产生,也即,维持氢的循环使用和再生过程,才能保证糖酵解代谢过程的可持续性。 因此,寻找到能够阻碍糖酵解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所需要的氢循环过程的方法,则可以解决肿瘤细胞以及厌氧呼吸的细菌细胞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采用药物干扰基因控制的代谢过程更有效和更可靠,没有基因变异导致的抗药性问题。 在已知或发现的具有抑制细菌或治疗肿瘤的简单化合物中,都只能依靠实验或进行治疗尝试后根据结果进行总结,没有规律可循,无法指导具体药物的寻找和应用领域的开发。本发明的抑制细胞糖酵解过程的方法及应用依据新发现和确认的化学还原性对细胞糖酵解过程的控制作用,推导和实验验证了还原性物质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方法。
众所周知,还原性的硒或含硒还原剂(亚硒酸钠、含硒有机酸、含硒蛋白等)对肿瘤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但其机理一直没有明确的分析和验证。普遍的认为是含硒还原剂的抗氧化性中和了细胞中的自由基或络合了有毒的重金属离子而发挥了清除致病变因素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不是对细胞内特定化学反应发挥作用,因此不能对具体病变的治疗给出任何指导意义,只能说明和解释其对肿瘤的预防作用,包括含硒氨基酸或蛋白质具有对肿瘤的预防作用,而不是为了达到真正的治疗作用和效果的目的。在先技术中,也还没有想到和考虑到化学还原性可以直接应用于并达到肿瘤和炎症的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考虑到肿瘤细胞(所述肿瘤包括血液中变异的细胞)获得能量是通过糖酵解过程,而正常细胞则是通过有氧氧化,以及考虑到硒的还原性,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则可以找到抑制细胞糖酵解过程的方法,并获得相关的广泛应用效果。 当亚硒酸钠(或其它还原剂)存在时,亚硒酸钠的还原性反应可用如下化学式表示: na2seo3(强还原性)+h2o--->na2seo4(稳定化合物)+2h(原子态氢) (其它还原剂有类似提供氢的反应) 另外,有如下的推测: 对于上述的反应(1),亚硒酸钠作为还原剂(抗氧化剂),与同样作为还原剂的底物3-磷酸甘油醛竞争,可能分别发生如下的氧化还原反应: a、亚硒酸钠+h2o+nad+→nadh+h++硒酸钠 b、3-磷酸甘油醛+磷酸+nad+→1、3-二磷酸甘油酸+nadh+h+ 从化学反应自由能变化判断,反应(b)从醛到酸的反应的驱动能应该远大于反应(a),因此,反应(1)受亚硒酸钠存在的影响较小,避免或减少了亚硒酸钠对正常细胞代谢的干扰作用;或者亚硒酸钠作为还原剂和同样作为还原剂的底物3-磷酸甘油醛竞争,在酶催化的特异性反应中,亚硒酸钠或含硒还原剂没有参与反应的优势。 对于上述反应(2),作为还原剂的亚硒酸钠直接与同样是还原剂的nadh辅酶竞争,而不是与底物丙酮酸竞争。如丙酮酸接受来自亚硒酸钠还原反应提供的氢,则nadh无法转化为nad+;或者丙酮酸依旧可以接受来自nadh的氢,使nadh转化为nad+,但nad+将可随即与亚硒酸钠还原反应提供的原子态氢结合形成nadh,因此可预期糖酵解链中因无法得到反应(1)所需要的nad+而导致肿瘤细胞或厌氧呼吸的细菌细胞糖代谢的失败,还原剂阻碍了糖酵解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所需要的氢循环过程,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使肿瘤细胞凋亡的效果;同样地起到抑制厌氧或兼性厌氧菌细胞生长、促使细菌细胞凋亡的效果。对于细菌等微生物,由于酶结构的不同决定了丙酮酸被还原的具体产物的不同。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利用物质的化学还原性,达到抑制肿瘤糖酵解和微生物厌氧呼吸的目的,兼顾对人身体的无害性要求,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的效果,是对现有还原性物质应用功效机理的确认,从而为其应用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具体应用领域和范围得到有效拓展,而不是依靠疗效的随机尝试和不同物质的随机组合效果,后者不能为还原性物质的应用提供任何有效和有用的指导,影响了物质还原性重要价值的实际应用推广。本发明的一种抑制细胞糖酵解过程的方法,是一种对现有还原性物质功能的新发现,利用还原性的二氧化硒、亚硒酸盐或甲酸、甲酸盐阻碍糖酵解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所需要的氢循环过程;所述的亚硒酸盐或甲酸盐为对应的钠盐、钾盐、钙盐或铵盐等。还原剂能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能够进入细胞内部,因此具有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将难以进入细胞内部,在血液中或胃液中即已经被氧化失效,比如强还原性的砒霜(三氧化二砷)只能通过输液,在血液中表现出其还原性,并已经被发现可以治愈部分白血病。但二氧化硒(溶于水而以亚硒酸形式存在)或亚硒酸盐因为较弱的还原性,因此可以不被或不完全被胃液中或血液中的物质所氧化,而可以进入组织细胞,体现出对肿瘤细胞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还原剂的选择还需兼顾对人身体的安全性,尤其是还原剂被氧化后的产物应尽可能的无害。由此,甲酸盐的无毒或低毒性使其成为合适的选择(甲酸具有一定毒性),成为预防和治疗肿瘤的一种还原剂,与二氧化硒或亚硒酸盐一样,至少可以经口服或输液直接用于治疗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尿道)内或血液中病变的细胞或进行厌氧呼吸的微生物。若甲酸、甲酸盐中的甲酸根离子可以经过消化液或血液进入细胞内,则甲酸盐也将类似还原性硒一样具有预防和治疗组织内肿瘤的效果。甲酸、甲酸盐替代亚硒还原剂效果的发现,解决了含硒还原剂对人体兼有的毒性限制了其用量的问题,因此可以增加还原剂的用量,增加还原剂对炎症和肿瘤的直接治疗效果。甲酸盐这种效用被偶有报道的蜜蜂(刺入甲酸等物质)可治疗炎症和肿瘤所间接地验证,但甲酸盐没有了甲酸的毒性问题。虽然甲酸进入人体组织内对人体有毒性,但在人体体表或粘膜表面,适量还原性的甲酸可以在健康安全范围内,用于人体表炎症、人体皮肤病及体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本发明的一种抑制细胞糖酵解过程的方法的应用,是一种对现有物质功能的新发现和新发现的功能的新应用,是将能够阻碍糖酵解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所需要的氢循环过程的还原性二氧化硒、亚硒酸盐或甲酸盐(包括适量甲酸)以针剂输液方式或外敷方式或口服方式应用于炎症和肿瘤的预防或治疗;或将甲酸盐(包括适量甲酸)以口服方式应用于消化道炎症或肿瘤的治疗。针剂输液的方式是为了直接获得血液中还原剂的高浓度,解决经消化道吸收转化进入血液后的低浓度问题,避免还原性的硒或甲酸盐口服时首先影响消化道系统的问题,包括硒安全剂量有限的问题(使还原剂的口服量有限),也是为了避免还原性的硒或甲酸盐被消化液氧化而造成血液中、细胞中还原剂含量难以增加的问题,正是该问题或许影响到了当前还原性的硒治疗肿瘤的实际效果。即以口服方式补充硒对治疗肿瘤的效果的过往报告有因人而异的现象,或许是不同的人经消化道吸收转化进入血液中的还原性硒的浓度含量不同而导致。 本发明的一种抑制细胞糖酵解过程的方法的应用,是鉴于细菌的厌氧呼吸是糖酵解过程,因此将能够阻碍糖酵解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所需要的氢循环过程的还原性二氧化硒、亚硒酸盐、甲酸、甲酸盐应用于抑制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代谢过程,使还原性的二氧化硒、亚硒酸盐或甲酸、甲酸盐作为杀菌剂的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之一;该应用效果在蔬菜、面食和肉类防腐、皮藓、腋臭、灰指甲、脚气病(俗称烂脚丫)治疗的实验中得到了验证。作为这些应用的扩展,以口服二氧化硒或亚硒酸盐或甲酸、甲酸盐方式即可直接接触到消化道内厌氧或兼性厌氧菌炎症之处,并达到预防和治疗效果。 总之,将还原性的二氧化硒或亚硒酸盐或甲酸、甲酸盐的抗氧化性、抑制厌氧菌代谢的性质应用于应用于食品、鱼肉、生鲜防病、水果蔬菜、天然香料、化妆品、洗涤用品、护肤品、个人日常清洁卫生用品的抗氧化(即利用抑制细菌厌氧呼吸的特性,又兼利用亚硒和甲酸盐的还原性即抗氧化性)、杀菌防腐和保鲜为目的、或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疾病预防和治疗为目的,同时通过食品为人体提供甲酸、甲酸盐类以及硒类抗氧化剂以及炎症、肿瘤的预防剂的三种效果的整合效果。尤其是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食品、米粉、面粉、鱼肉、水果蔬菜、生鲜食品储运销售过程中的抗氧化、防病防腐保鲜;以及在医疗卫生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因细菌微生物造成的各类疾病现象,如灰指甲、皮藓、头皮霉菌、霉菌性性病、腋臭等体表各类霉菌性疾病、牙周炎、咽炎、口腔炎症、呼吸道、消化道、尿道或肺部微生物感染等。 还可以将二氧化硒或亚硒酸盐或甲酸、甲酸盐应用于生鲜活物的防病、鱼肉水果蔬菜表面防腐或皮藓、人体皮肤或指甲或呼吸道炎症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最优的,以水、乙醇溶液或乙酸溶液为载体的喷雾剂或洗剂方式使用。 总之,本发明的一种抑制细胞糖酵解过程的方法的应用,是使还原性的二氧化硒、亚硒酸盐或甲酸、甲酸盐作为清洁人体皮肤或指甲外用或口腔杀菌剂的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之一,最优的,以水、乙醇溶液或乙酸溶液为载体的喷雾剂或洗剂方式使用,或以膏剂方式使用。另外,利用水、乙醇或乙酸溶解提取天然护肤原料或天然香料,如丝瓜汁、芦荟汁、艾草、玫瑰、各类野草类香味后再加入二氧化硒、亚硒酸盐或甲酸、甲酸盐,则进一步增加应用的功能。利用二氧化硒、亚硒酸钠或甲酸、甲酸盐的抗氧化性,作为食品等的抗氧化性保鲜保护和在化妆品中提供皮肤细胞抗氧化性的保护成分,实验中验证了人脸皮肤上的雀斑经喷洒含亚硒的水溶液约2个月时间后,雀斑变小,颜色变淡直至基本消失。 本发明的一种抑制细胞糖酵解过程的方法的应用,为了预防消化道内的炎症或肿瘤,而不是作为改善口感的酸化剂,甲酸盐(包括甲酸)作为米粉、米粉制品、面粉、面粉制品、日用饮料、矿泉水或瓶装水或饮用水中的微量至适量成分之一(如0.01%-5%)制成为一种特别的产品,以含甲酸、甲酸盐的食品或饮料方式,达到广泛地抑制胃病胃炎消化道肿瘤的高发问题。 特别地,本发明的一种抑制细胞糖酵解过程的方法的应用,将能够阻碍糖酵解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所需要的氢循环过程的还原性二氧化硒、亚硒酸盐或甲酸、甲酸盐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前期水浸泡或水清洗过程中,以抑制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代谢过程,避免或延迟水的发酵酸化,避免对加工后的食品品质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糯米粉的加工过程中,糯米磨面前需要在水中浸泡数小时以软化米粒,通常是保持浸泡水持续的流动,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成本,也造成了后续污水处理的高负荷和高成本。虽然上述还原性物质都能抑制糖酵解的过程达到抑制细菌繁殖的效果,但为食品安全考虑,最优的选择是二氧化硒、亚硒酸盐或甲酸、甲酸盐,因为硒是人和动物的必须微量元素,而甲酸盐本身无毒且被氧化后转化为无毒的碳酸盐,另外,甲酸、甲酸盐的还原性对人体也比较温和。 本发明的食品抗氧化杀菌防腐保鲜的应用,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且可对人体有益的抗氧化食品防腐保鲜剂,达到替代对人体有害或成本高的现有食品防腐保鲜剂的目的。硒元素是人体的必须微量元素,利用亚硒酸钠、甲酸、甲酸盐,既可以给人体补充必须的微量元素,又可以达到食品防腐保鲜的目的,避免了对人体无害的防腐剂成本高,低成本的防腐剂往往对人体有害的问题。而甲酸、甲酸盐作为抗氧化剂则有自身无毒、代谢产物也无毒、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泛的优势。 本发明的在食品等领域的抗氧化、防腐和保鲜的应用,是在食品、化妆品、洗涤用品、护肤品、香料中添加微量的二氧化硒或亚硒酸盐或甲酸、甲酸盐,尤其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更有效。因为食品的腐败还有食品自身的氧化效应本身所招致的腐败,基于二氧化硒或亚硒酸盐或甲酸、甲酸盐的抗氧化性,暴露在空气中的食品在抗氧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其氧化腐败速度也会减低,从而达到延长食物保质期的目的。 考虑到成本因素,在肉制品中添加甲酸、甲酸盐还原剂(抗氧化剂)以替代维生素c或维生素e抗氧化剂,达到同样的避免亚硝酸胺盐产生的效果,是更好的选择。替代亚硝酸钠作为肉制品的防腐剂,则可以解决亚硝酸钠的毒性问题。 本发明的在洗涤用品中的应用,是在水溶液中或清洁剂中或肥皂中或牙膏中或漱口水中加入二氧化硒或亚硒酸盐或甲酸、甲酸盐,作为人体、厨房、厕所等环境清洁卫生的杀菌剂,尤其是杀灭厌氧菌类,或抑制菌类生长,使微生物只能进行有氧氧化,减少毒素的产生。 本发明的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是在乙酸、或酒精、或水溶液、或其它溶液或膏剂或针剂中加入二氧化硒、亚硒酸盐或甲酸、甲酸盐,作为外用医疗卫生杀菌剂,或以喷雾剂,漱口水方式使用,尤其是杀灭厌氧菌类,或抑制菌类生长,使微生物只能进行有氧氧化,减少毒素的产生。包括但不限于因细菌等微生物造成的各类疾病现象,如烂脚丫、灰指甲、皮藓、头皮霉菌、霉菌性性病、狐臭等体表皮肤霉、菌性疾病、真菌性鼻炎、牙周炎、口腔炎症、呼吸道霉菌、肺部、胃肠道、尿道细菌、微生物感染的治疗等。 本发明的各种应用,因为亚硒或甲酸、甲酸盐还原剂作用于肿瘤细胞或细菌细胞获得能量的丙酮酸至乳酸等代谢产物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这一步骤,与细胞内基因控制的化学反应或非基因控制的非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没有直接的化学关联效果,因此不会有因为基因变异,而造成硒、甲酸、甲酸盐等还原剂失效或产生抗药性的问题。换言之,是基因控制了细胞新陈代谢的具体路径,基因几无穷尽的变异能力为细胞在各种环境下(包括用药环境)的新陈代谢提供了各种备份选择的路径,因此细胞(包括肿瘤细胞、超级细菌细胞)才会有抗药性的问题,但丙酮酸还原至乳酸或其它代谢产物的代谢反应是糖酵解的必经路径,不受基因调控,因此,依靠含硒还原剂或甲酸、甲酸盐还原剂的作用效果杀菌治病,没有抗药性的问题;或可迫使肿瘤细胞或细菌微生物转为依靠有氧氧化过程获得能量,使肿瘤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使细菌微生物不因厌氧呼吸过程而产生各类有害的毒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了验证亚硒酸钠对食品防腐的效果,将同一片莴苣叶对称地剪成两片,尺寸大小为2x2厘米,分别放入盛有80g的自来水的开口烧杯中,其中一个烧杯中另外加入以硒计180微克的亚硒酸钠(上海天赐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亚硒酸钠片),硒浓度约2.3ppm。实验发现,室温约在15-20℃情况下,在含有亚硒酸钠的溶液中的莴苣叶直至第5天,其表面才出现直径约1mm的褐色腐斑,但未加亚硒酸钠溶液中的莴苣叶上形成了一个直径约6mm圆斑和一个约1x4mm的长条形褐色斑块。另外,在含有亚硒酸钠的溶液中的莴苣叶直至第11天,在未加亚硒酸钠的溶液中的莴苣叶第5天,均发生因腐熟而沉入水底现象。将用粪水接种了大肠杆菌的两片莴苣梗分别放入上述溶液中,2天后即可发现,在不含亚硒酸钠的溶液中的莴苣梗边沿长出白绒状菌落,但在含亚硒酸钠溶液中的莴苣梗则无此现象。由此都说明了亚硒酸钠对食品防腐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也间接证明了亚硒酸钠对微生物和肿瘤细胞丙酮酸至乳酸或酒精或其它有机物代谢的抑制效果。 利用其它植物或肉类的类似实验也发现有同样的现象。特别地发现,在不含亚硒酸钠溶液中的芹菜叶比之在含0.5ppm亚硒酸纳溶液中提前泛黄,不褪色或褪色慢,说明了亚硒酸钠的抗氧化性对食物提供了抗氧化性的保护。 当用面粉做发酵实验时,取面粉各50克,加入等量的水~50克两份,其中一份加入以硒计~200微克亚硒酸钠。经2天时间发酵,加入亚硒酸钠的面粉中仍然散发有面香味,但未加入亚硒酸钠的面粉中明显散发出酸臭味;在连续监测的第20天也是同样的现象(面香和臭味的反差),ph试纸测加亚硒酸钠的面粉发酵的第二天ph值7-8偏碱性,而未加亚硒酸钠的面粉发酵后酸性化,ph值4-5。说明亚硒酸钠改变了发酵微生物的代谢方式,迫使微生物采用排泄物为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氧呼吸方式繁殖生长(二氧化碳+水与亚硒酸钠反应生成碱性的碳酸氢钠)。也说明了,对于肿瘤细胞而言,要么停止代谢而消亡,要么改变代谢方式而转变为正常细胞。进一步的,将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分成均匀的两份,分别用高度3厘米的菜油封装在试管内,其中之一加入还原性的物质如亚硒酸钠,实验发现上述类似的现象;长时间至2个月的静置观察可见,加入亚硒酸钠的试管内的面粉沉淀上方的高度3厘米的水溶液完全透明,而未加亚硒酸钠的面粉沉淀上方的水溶液分为三层,最上方1.2厘米高的水溶液透明度明显比加入亚硒酸钠的试管内的水溶液差,中间层0.4厘米高则是可飘移的相对厚实(透光性更差)的絮状产物,再下层高度1.4厘米均匀的糊状物在面粉沉淀的上方。两者发酵产物的不同再次验证了还原性物质对厌氧发酵的明显有效的抑制效果。 实验发现,无论是利用亚硒酸钠、二氧化硒或甲酸、甲酸钠、甲酸钙,添加了这些还原剂的面粉中,很少出现气泡或泡沫,而未加这些还原剂的面粉中则出现大量的气泡或泡沫,尤其是在加入足量水,使面粉浸没在水下时。说明了加入还原剂后细菌活动减弱,也或许说明了在未加还原剂的情况下,细菌活动剧烈,且厌氧呼吸时产生了各种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有机物,与加了还原剂的好氧呼吸只产出二氧化碳和水的情况对比,显示上层水溶液变的浑浊而透光性变差。 当用肉片做防腐实验时,切取两片大小相近的肉片,其中一片上放置一粒亚硒酸钠药丸,另外一片则是裸肉。为使亚硒酸钠浸润肉片,两侧肉片均喷洒了等量的水分。当天晚上即发现放置亚硒酸钠的肉片上只有约5处有蝇蛆卵,但未加亚硒酸钠裸肉片上有密密麻麻的蛆卵。第二天则发现加亚硒酸钠的肉片上没有一个蛆虫出现,其上的蛆卵也已经干瘪,但未加亚硒酸钠肉片下方出现成群的蛆虫,因为其逆光性的缘故,蛆虫均躲在肉片下方。因为蛆虫只能消化腐肉繁殖生长,加了亚硒酸钠的肉片难以腐败或只能以不产生有机排泄物的好氧方式被细菌消耗,所以,蛆卵无法孵化和生存。该实验说明了,亚硒酸钠还原剂,不仅可以用于植物性食品的杀菌防腐,也可以用于富含蛋白质的面食、肉类的防腐保鲜中。在生鲜鱼类或新鲜肉类的防腐应用时,可以喷洒含微量硒还原剂的水溶液或酒精、醋酸溶液。 总之,将上述亚硒酸钠改为市售二氧化硒或甲酸、甲酸钠或甲酸钙还原剂进行类似实验时,发现具有相同的现象,验证和说明了细菌的抑制是因为这些药剂的还原性的作用效果,而不是因为物质本身元素的不同的缘故,不同的物质只是获得还原性效果的载体。因为甲酸盐的毒性低,原料成本也低,因此其使用量可以增加,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如保质期长短,可以按0.01%至5%添加。 考虑到成本因素,在肉制品中添加甲酸、甲酸盐还原剂(抗氧化剂)以替代维生素c或维生素e抗氧化剂,达到同样的避免亚硝酸胺盐产生的效果,是更好的选择。替代亚硝酸钠作为肉制品的防腐剂,则可以解决亚硝酸钠的毒性问题。 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根据不同食物的特点,季节特点,还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亚硒酸钠(或二氧化硒或甲酸、甲酸盐)的用量。因为亚硒酸钠、二氧化硒、或其它亚硒酸盐(铵盐、钾盐等)或甲酸、甲酸盐的还原性是针对微生物厌氧代谢过程发生抑制作用的,因此,在食品腌制、酱制、成型(比如面条、汤圆、各种肉圆、豆腐类等)、罐装、袋装、瓶装生产时,在基本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如利用油脂覆盖在瓶装食品的表面)更有效;但即使在有氧状态下,因为系统中没有因厌氧呼吸提供的由厌氧代谢产生的营养物质,有氧发酵的速度也因此减少,同样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实施例2 为了验证亚硒酸钠对化妆品、护肤品或香料,尤其是含植物性原料的化妆品或护肤品或香料的防腐效果,以丝瓜为例作为示范,将洗净后的丝瓜捣烂压榨出汁(对于香料植物,则是提取其中有效成分后进行防腐保鲜),取丝瓜汁2份各100毫升放入开口的烧杯中,其中一份加入亚硒酸钠~200微克,另外一份作为对比。第二天后,未加亚硒酸钠的丝瓜汁溶液中可见气泡且散发出酸臭味,而加入了亚硒酸钠的丝瓜汁中虽然也有气泡产生,但没有明显的酸臭味,在直至第十天的观察中,仍然保持丝瓜汁的清香味而没有明显的酸臭味。含亚硒酸钠的丝瓜汁中也产生气泡,说明了其中仍然有细菌的生命活动,但应该是细菌产生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氧呼吸,因为可产生臭味的厌氧发酵过程被亚硒酸钠所抑制。该实验证明了亚硒酸钠防腐保鲜的有效性,另外,在化妆品、护肤品中或涂抹的香料中加入亚硒酸钠或其衍生物,不仅可以利用其杀菌的作用,也可以利用其抗氧化性提供对人体皮肤的保护作用。实际试验,将亚硒酸钠浓度为5ppm的水溶液喷涂脸上有褐色斑块地方,经2周后,色块明显转淡,2个月后,色斑基本消失。 与亚硒酸盐或二氧化硒相比,甲酸盐没有成本因素的制约,因此,添加量可以在食品或化妆品或护肤品的健康安全线内尽可能的增加。利用水、乙醇或乙酸溶解提取天然护肤原料或天然香料,如丝瓜汁、芦荟汁、艾草、玫瑰、各类野草类香味后再加入二氧化硒、亚硒酸盐或甲酸盐,则进一步增加应用的功能。 实施例3 为了验证亚硒酸钠对由于细菌(如真菌类微生物)导致的皮肤等疾病的治疗效果,在75%的医疗酒精中加入亚硒酸钠,配制成含硒计20ppm的亚硒酸钠酒精溶液。用该溶液涂抹有3年时间的灰指甲患者,每天涂抹一次,第三天即发现脚指甲从灰黄色变为相对正常的颜色。用该溶液涂抹有6年之久的皮藓皮肤瘙痒处,每天一次,2周后皮肤瘙痒和皮藓症状即基本消失。 改用5%的分析纯醋酸溶液,配制成含硒计100ppm的亚硒酸钠醋酸溶液。用该溶液涂抹有狐臭史患者,狐臭感当天就基本消失。以胃镜确认有胃溃疡病人试验,在未服药其它药物情况下,每两天补充亚硒酸钠以硒计91.3微克,服用2周后,胃部不适感基本消失,说明改善了胃部溃疡症状,或正是由于亚硒酸钠抑制了幽门螺旋杆菌之类有害菌的缘故。 可以推断,基于亚硒酸钠杀菌的机制和机理,含硒还原剂作为其它细菌性、霉菌性、真菌性鼻炎、口腔炎症、咽炎、呼吸道炎症、肺部微生物感染、食道、胃肠感染、尿路感染、血液中感染、皮肤病等的治疗都应该是有效的,尤其是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厌氧或兼性厌氧型或好氧型超级细菌感染治疗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同样含硒还原剂作为厨房、卫生间的杀菌剂也是有效的。 将上述皮肤疾病的治疗改为使用市售二氧化硒或甲酸、甲酸钠还原剂进行类似实验时,且甲酸或甲酸钠的含量增加到3%重量含量时,同样发现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现象和治疗效果,验证和说明了病菌的抑制是因为这些药剂的还原性的作用效果。 为方便使用,含硒或甲酸、甲酸盐杀菌剂可制成喷雾剂、水剂、乙醇剂、醋酸剂、各种膏剂或针剂(以便直接将硒还原剂输送到肿瘤或炎症位置,或血液中);以及依具体疾病和具体疾患处不同的特点,在亚硒酸钠、二氧化硒、甲酸、甲酸盐的含量和用量上有所增减,如甲酸、甲酸盐的含量可达50%,辅助品如乙醇、醋酸含量也可有所增减。 实施例4 经近半年时间陆续的初步服用试验,平均每人每周3粒(每粒以硒计91.3微克),前后有9人报告有明确的治疗效果:皮下硬结、皮下肿块明显缩小并解除了压迫神经造成的疼痛(2天后即几乎没有神经压迫痛),以及人体皮肤黑斑减弱现象。最典型的是,未服药其它药物,只服用亚硒酸钠以硒计每天2x91.3微克,两个半月后复查,肿瘤尺寸从8-9厘米缩小到4-5厘米。该实验结果说明了合适浓度的还原性硒可以有效的治疗肿瘤肿块,进一步验证了细胞中还原性物质对糖酵解的作用效果。 考虑到不是所有的还原性物质都无毒且能顺利进入细胞内部,尤其是较强的还原性物质只能在消化液和血液中稳定存在,因此可以通过口含、口服应用于消化道肿瘤(或进行厌氧代谢的微生物的感染)或输液注射应用于血液中疾病的治疗,如白血病类或血液中进行厌氧代谢的微生物的感染的治疗,或通过注射应用于血液中以便在安全剂量范围内,确保还原性物质在血液中和细胞中的高含量。可选的还原性物质除了二氧化硒、亚硒酸钠,甲酸,甲酸盐中的甲酸钠是最优的选择,因其本身无毒,且被氧化后的产物碳酸钠也无毒。 亚硒还原剂的优点是可以进入到组织细胞内发挥作用或对组织内的细胞发挥作用,缺点是用量不能高(每天成人剂量超过400微克容易发生中毒现象),因此有可能影响了亚硒的疗效。而甲酸盐没有毒性的优点,正可以弥补亚硒的这一缺陷,但甲酸盐由于其较高的还原性,容易在消化道内或血液内被氧化,从而难以进入到其它组织细胞内发挥作用。虽然如此,甲酸盐可以以片剂吞服方式治疗消化道内的炎症或肿瘤,或以针剂方式注射进入血液治疗血液内中的炎症或肿瘤(如白血病等)。为了预防消化道内的炎症或肿瘤,甲酸、甲酸盐作为日用饮料、矿泉水或瓶装水或饮用水中的微量至适量成分之一(如0.01%-5%)制成为一种特别的产品,以含甲酸、甲酸盐的饮料方式,达到广泛地抑制胃病胃炎消化道肿瘤的高发问题。与传统的利用甲酸作为口感的酸化剂不同,甲酸或甲酸盐的作用目的是为了预防炎症和细胞病变。 实施例5 食品工业中常需要将食物预先用水浸泡或清洗,浸泡或清洗过程中由于微生物发酵作用,使食物和水泛酸,从而影响加工后食品的品质和口感。本实施例用还原性二氧化硒、亚硒酸盐或甲酸、甲酸盐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尤其是糯米粉加工行业中糯米的浸泡中,抑制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代谢过程,避免或延迟水的发酵酸化。 在糯米粉的加工过程中,糯米磨面前需要在水中浸泡数小时以软化米粒,通常是保持浸泡水持续的流动,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成本,也造成了后续污水处理的高负荷和高成本。虽然上述还原性物质都能抑制糖酵解的过程达到抑制细菌繁殖的效果,但作为食品安全考虑,最优的选择是二氧化硒、亚硒酸盐或甲酸盐、甲酸,因为硒是人和动物的必须微量元素,而甲酸盐本身无毒且被氧化后转化为无毒的碳酸盐,且甲酸钠成本低廉,也非稀缺的化学品。 作为实验对比,取两份50克市售糯米颗粒,分别加入100毫升自来水,其中一份水中含甲酸钠的浓度为15毫克/升。4小时后,未加甲酸钠的糯米中水的ph值试纸测从~6降低到~3,而加入甲酸钠的糯米水的ph值从~7只降低到~6。当甲酸钠的浓度升高到0.1克/升时,5个半小时后,未加甲酸钠的糯米中水的ph值试纸测从~6降低到~3,而加入甲酸钠的糯米水的ph值从~7只稍微有降低。通过加入微量碳酸钠微调水的ph值大于7小于8,更有利于控制浸泡水的酸化,因为通常酵母菌不适宜在ph值大于7.5时生长,而稍高的ph值也不会造成糯米或食品的碱性水解。将甲酸钠用甲酸钙替换后,发现具有同样的降低浸泡水酸化速度的效果。实际使用时,因为甲酸盐成本低,且无毒,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浸泡水酸化速度的效果,在经济成本综合考量下以及兼顾食品的安全性,甲酸盐的添加量可以有所增加或尽可能的增加。 将甲酸钠改为浓度为10毫克/升的亚硒酸钠溶液,检测发现浸泡水的酸化速度没有明显变化;而当同时将未添加亚硒酸钠的浸泡水和加了亚硒酸钠的浸泡水的ph值利用碳酸钠都调整到相同的~7.5时,5个小时后,未加亚硒酸钠的糯米中水的ph值试纸测从~7.5降低到~3,而加入亚硒酸钠的糯米水的ph值从~7.5只降低到~6。当浸泡水偏碱性时,或许是降低了酵母菌的生长速度,或许也同时增加了亚硒酸钠的化学活性,从而降低了浸泡水的酸化速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做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