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长宏浅论读书-【第三篇】

 溱湖之恋 2023-06-18 发布于江苏

2023年6月18日

      【作者简介】

       潘长宏:笔名-文学之都居士;溱湖之恋。江苏姜堰人,江苏省泰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南京大学,种过地,当过兵,任过教,做过官;百度文库(墨斗鱼)金牌作者。个人第一部专著《成人成事与成业》问世。深受读者喜爱。本人座右铭:得意时,须寻一条退路,不死于安乐;失意时,须寻一条出路,可生于忧患。认为人生在世,只有多读书,勤耕耘,才能为社会做点奉献,实现自我价值,进而通过笔墨跃然纸上,撰写内容健康、品位高雅、生动感人的作品来奉献社会!把人间的真、善、美弘扬光大,活出自己的精彩。面向阳光,不负累,不仰权贵,不卑微。读懂淡定、舍得,看透、聚散、进退五大天律,做一个自信、容人、坦荡、优雅、洒脱的自我。一生当有所作为,不留遗憾。无愧于所处的时代。处理重大问题上:坚持原则不失灵活;幽默智辩不失尊重;临危处乱不失风采!

       从我个的角度来看,清代的郑板桥,在学习上的精神不得不让人钦佩。他以诗书画三绝而闻名天下。在相关著作中,我发现他读书治学之道有不少的方法论和讲究,今观之,犹觉可资借鉴。

  


       他自幼跟随其父学习,没有其他老师。幼时并无特殊之处,面貌丑陋,常遭人轻视。自负甚高,往来者很少。但在读书上,《板桥自叙》中有这样一段话,“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是郑板桥对自己读书治学历程和经验的总结概括,勤奋力学,有主见,不依附流俗之见,由浅入深,直探古人真意。

       他读书刻苦用心,却说生平最不喜人过目不忘,这又是何缘故呢?“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他认为过目成诵太草率了,眼睛不停地在看,心中却根本来不及吸收和消化,如此匆忙,无异走马观花,对自己丝毫没有影响和作用。像孔子这样生知安行的圣人,依旧不废困知勉行的功夫。读《易》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百上千遍,只有这样读书,才能将书中的微言精义探究明白,“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苏东坡读书不用两遍即可记住,但是他在翰林院时,读杜牧的《阿房宫赋》至夜晚四鼓,诵读不倦。岂能以过目不忘,就一读了事!还举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为例,说他们“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以为警戒。

        郑板桥读书不是什么书都读。他认为像《史记》130篇,以《项羽本纪》写的最好,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战写得最精彩。“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五经》《廿一史》《藏》十二部,句句都读,便是呆子。汉、魏、六朝、三唐、两宋诗人,家家都学,便是蠢才。”并非是郑板桥反对博览群书,而是在强调精读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精才可以用多,贪多只会泛滥无归:“板桥居士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所谓求精在于读通读透,使之为我所用,成为我的知识和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运用自如,左右逢源,无入而不自得。如何才算精读?郑板桥强调“学问”二字,需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只学而不问,虽然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终不开窍。“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要学会问自己,问他人,问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经过自己的思考,才是真理解,真明白。

       历代书籍,如漫无目的读去,不得其门而入,可能劳而少功。郑板桥认为读书必须首选经典,他在家书中曾给他弟弟郑墨简要列举了一些书目:吾弟读书,《四书》之上有《六经》,《六经》之下有《左》、《史》、《庄》、《骚》、贾、董策略,诸葛表章,韩文、杜诗而已,只此数书,终身读不尽,终身受用不尽。至如《二十一史》,书一代之事,必不可废。所开书目都是经史子集中的经典著作。郑板桥说自己“平生不治经学,爱读史书以及诗文词集,传奇说簿之类,靡不览究”,不治经学不等于不读经书,曾手抄《四书》一部,自称“《四书》《五经》,自家又未尝时刻而稍忘”,郑板桥认为这是不当忘者,所以要时刻牢记在心。

       为什么要读书?这是一个值得思考且应该思考的问题。读书学做圣贤是古时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一般人无此见识亦无此心思。郑板桥的回答很实在:凡人读书,原拿不定发达。然即不发达,要不可以不读书,主意便拿定也。科名不来,学问在我,原不是折本的买卖。这段话的意思是:科举功名并非全在自己努力,亦有时机等不可测的因素在内,所以读书不一定可以发达。但是不论发达与否,读书总是自己受益,学问还是自己的,读书总不吃亏。郑板桥认同读书救贫:“东投西窜,费时失业,徒丧其品,而卒归于无济,何如优游书史中,不求获而得力在眉睫间乎!”读书所救的是精神的贫乏,这比物质的脱贫更重要。郑板桥的这点卓识也是值得今人深思的。

       附历史上治学经典故事一则:带经而锄

       带经而锄:意思是去田间耕作时,也带着书。此典常用于赞誉人贫而好学。

       典源出处:《汉书 ·兒宽传》“兒(ni) 宽,千乘人也。治《尚书》,事欧阳生。以郡国选诣博士,受业孔安国。贫无资用,尝为弟子都养。时行赁作,带经而锄,休息则读诵,其精如此。”

       汉书中所说呀:兒宽,是千乘人。研读《尚书》,师从欧阳大师。因郡国选送博士,又师从孔安国学业。因为家里十分贫困没有钱,曾为同门弟子们做饭。有时出去做短工,也带着经书去锄草干活,但一有时间休息就拿出来诵读,他专心学习已经到了这种境界。最终依靠参加射策担任掌故,按功绩依次补任廷尉府文学卒史。贫困并不能消磨一个人的理想,只要意志坚强,多么苦难的环境都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