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澳门日报:当键盘替代纸笔

 稼穑居 2023-06-18 发布于江苏

当键盘替代纸笔

你有多长时间没动笔写信了,哪怕是简札、便条、留言也行,只要是用笔在纸上划拉出来的都算。你说没时间,顾不上,那么盯住手机不放也叫忙?玩游戏、看视频也叫忙?当然,你也许还会说书信传情太慢,不如电邮、微信、QQ等方式来得快。快捷自不待言,可写信时的憧憬、等信时的期盼、见信时的欣喜、读信时的激动,再也体会不到了,哪里还有“家书抵万金”的珍重情怀呢?

自从展纸挥毫让位于键盘输入,触屏浏览取代了拆阅书简,通信的手段确实便捷了许多,可以说是一触即发瞬时至,咫尺天涯在眼前。一纸书信,即使速递能够当天到达,也只能是“见字如面”,哪里有视频通话来得真切?因此,我们不必抱怨尺牍远离我们而去,更不必怀恋黄卷青灯的岁月。但在网络语言花样迭出的今天,读一点古人的家书,或翻检一下尺牍类蒙书,看看那些敦厚而又洗练的措辞,你就会领略到什么叫知书达礼,什么叫温文尔雅。

过去的信函,起始语往往秉笔直书,或是说“顷接手书,见字如晤”,或是说“惠书敬悉,深以为慰”,或是说“昨得惠笺,反复读之,深情厚意,感莫能言”等等。接下来,免不了要抒发思念之情。如“别后月余,殊深驰系”;“睽违日久,拳念殷殊”;“握别以来,深感寂寞,近况如何,甚念”;“奉读惠书,宛如天外飞来,回首往事,不啻依稀如昨”;“相距甚远,不能聚首,转寄文墨,时通消息”等等。落款前的结语也很客气,四言八字居多,如“日来事冗,恕不多叙”;“仓促落笔,祈恕不恭”;“书不尽意,余容后禀”;“驰函寓意,伫望示复”等。

有些信函,不只是怀念故旧,述说家常,还有事业成败、道德修为、文章得失等方面的交流,先生谆谆,后生拳拳,知己互勉,知音互通,甚至还有学术上的商榷和争鸣。拜读之后,或云受益匪浅,或表由衷共鸣,或称心悦诚服,或曰不敢苟同,自然是有话要说。受教者会说“顷读诲语,如闻金玉良言,茅塞顿开”;输心者会说“知我者惟君尔,他日得便当亲聆謦欬”;倾慕者会说“久慕鸿才,心折殊深,时怀渴谒”;持疑者会说“先生所云,亦有几处值得商榷,略述于后,恳请就教”;等等。

毋庸讳言,旧时书信中也有不少司空见惯的客套话,比如在节令更替、年景丰欠、饮食起居、祝福道喜、礼品馈赠、答谢致歉等日常事务方面,总是要说一些问候话、挂念话、吉祥话的,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但是,前辈们留下的书札,决不仅仅是客套,它至少可以我们知道,在人际交往上,怎样行文才算规范,才算礼貌。过去的书语尽管老套,但却恭谨有礼,措辞文雅,我们可以不必效法,但却应当学习借鉴,从而少一些轻狂自傲,多一些互相尊重。

“书”字在词典里有多个义项,既是指经传、著述、文本、书法、曲艺,也是指手札、书简、信函。看完这段粗浅的文字,您就会明白,“知书达礼”与“知书达理”同等重要。(文/王兆贵)

附注:本文发表在《澳门日报2023618新园地,主编邹君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