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HO第5版: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HGPIN)

 Joy2023 2023-06-18 发布于浙江

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HGPIN)是前列腺内非典型分泌细胞的增生。它被认为是前列腺浸润性腺癌最早的组织学可识别的前驱病变。HGPIN最常见于前列腺的外围区,很少出现在中心区和移行区。肉眼不可见。HGPIN是前列腺癌组织学样本中偶然发现的病变。孤立的HGPIN不会导致临床表现。HGPIN平均发生率为9%(范围:4-16%)。发生率随年龄增加,因种族和地区而异。


HGPIN表现出许多与前列腺癌相同的体细胞遗传和表观遗传改变。其中包括端粒的关键性缩短,多达一半的HGPI N病变中存在MYC扩增,20-30%出现TMPRSS2ERG融合,23%的肿瘤抑制基因PTEN丢失。HGPIN的其他遗传变化包括6号和8号染色体杂合性的缺失以及7号、8号、10号和12号染色体的获得。


HGPIN的特征是分泌性上皮细胞的非典型增生,这些细胞沿先前存在的前列腺导管和腺泡结构生长。周围基底层仍然可见,但基底细胞较少。因为着色深,低到中倍镜下可识别HGPIN病变。这是由于与正常或增生腺细胞相比,HGPIN细胞多层、扩大、深染,细胞核密度增加,细胞质更双嗜性。出现明显核仁是诊断HGPIN的关键要求。缺乏坏死、显著细胞核多形性和活跃的有丝分裂活性是区分HGPIN和导管内癌的特征。HGPIN有三种主要组织学模式:簇状、微乳头状和扁平。然而,在常规实践中指定HGPIN模式没有临床意义。不太常见的HGPIN的其他形态模式包括小细胞、空泡化(印戒样)、泡沫状、粘液状和倒置(鞋钉)模式,以及HGPIN伴鳞状分化。

图片

HGPIN和邻近的正常腺体,簇状和微乳头状模式。分泌细胞显示核复层和显著核仁,基底细胞保留。

图片

核极性倒置的HGPIN

图片

前列腺上皮内瘤变伴小细胞变。位于中央的实性深染小细胞群,形成菊形团结构。


HGPIN的筛状模式现在是有争议的,不建议在穿刺活检中诊断。一些作者最近提出,与先前归类为筛状HGPIN的病变重叠但未达到IDC-P阈值的导管内增生应被分为一个新建议的类别,称为“非典型筛状增生”、“非典型导管内增生”和“非典型导管内增生,疑为IDC-P”。这些代表导管内前驱病变,不符合诊断IDC-P所需的结构和细胞学标准。


基本和理想的诊断标准

先前存在的正常大小或扩张的腺体中拥挤、复层的非典型分泌细胞;增大,深染,有时多形核;显著的核仁;基底层存在但通常不连续。


作为前驱病变,孤立的HGPIN不需要治疗。长期以来,穿刺活检中HGPIN的识别被认为是相关浸润性腺癌的预测因子。在接受严格PSA筛查的人群中,最初确定为孤立HGPIN病变的男性在随后的活检中发现癌症的可能性显著下降。目前,单一病灶HGPIN的相关风险相当于没有HGPIN患者的风险(分别为19%21%)。相反,更大范围的分离HGPIN保持了其作为癌症后续诊断预测因子的重要性,多灶HGPIN的存在几乎使癌症风险加倍(30-40%)。因此,目前建议只有初始活检包含多个HGPIN病灶的患者随后需要重复活检。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Editorial Board. Urinary and male genital tumours. Lyon (Franc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2022.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series, 5th ed.; vol. 8). https://publications./6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