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势望气,山水画中的和谐美

 hwzhuwei 2023-06-18 发布于江苏

一提到“观势望气”,很多人会想到风水堪舆。这样理解,未免有些狭隘。山水画中的位置经营,旨在传递画外之意,表现山水和谐之美。清代画家王原祁很讲究构图,画中的山势脉络犹如一条巨龙,后人称之为“龙脉山水”。遗憾的是,他没有摆脱山水堆叠的生硬感,落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

从清代中期开始,随着金石学的兴盛,画家在创作中追求高古气韵,逐渐摆脱了构图雷同。同时,他们的画中依然保留了观势望气的特点,强调形式上的美感。

文章图片1

楼辛壶 湖山云深

看楼辛壶画的《湖山云深》,你会想到什么?这幅画的构图很有意思,一面湖水被群山包围,只留下一侧用留白手法保持气韵畅通。静水深流,飞鸟掠过,浮云绕山,楼辛壶营造出静谧幽深的山水胜景。

画中近景是平缓丘陵,远景是奇峻高山,两者对比赋予画面浪漫主义色彩。山水画蕴藏了古人的精神文化,充满了他们的智慧与体悟。楼辛壶对山水的理解属于传统范畴,可居可游成了他要体现的艺术效果。

文章图片2

陆恢 秋林草屋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秋山草屋应该是萧瑟荒芜的。陆恢画过一幅《秋林草屋》扭转了这种印象。用笔细致,用墨苍润,构图饱满,具有宋人院体山水的气象。山水画尤其是山居题材的山水画,少不了人造景观。山水和园林的组合,让作品有了烟火气。

烟火气不是俗气,而是亲近山水产生的崇敬依恋。画中园林的建筑布局很讲究,依山而建,逐渐隐藏在山麓中。适应山水,探索野色,极具诗意美感。山水之势不再拒人于千里之外,产生了无限生趣。

文章图片3

马骀 夕阳无限好

描绘山水园林,是吴门画派的拿手好戏。清代有很多画家,为了摆脱四王山水样式的束缚,把视线放到明代画作上。马骀很重视山水形势,画面具有写实特征。他以古诗为题进行创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中的沧桑无奈被他弃而不用,他全力以赴描摹美的意境。

真实与理想化并存,成了马骀的理念。那种对宜居家园的渴望,让人们认可了他的创作方向。画中有一条虚实结合的脉络,山路若隐若现最终消失在烟霞中。这是他对龙脉山水的重新解构,让画面变得和谐美好。

文章图片4

钱杜 高岭听轻风

这几幅山水画有个共同特点,通过描绘人与山水共处,表现出和谐美。画中生机无限,情趣无限,欣赏者与画家产生共鸣。

传统山水画注重传神,气韵产生神气,神气打动人心。看看《高岭听轻风》,再看看《溪山图》,都在体现山水画中的生命力。

文章图片5

汤贻芬 溪山图

峰回路转,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云水交织,有一种优雅澹荡的感觉。这些感觉因笔墨构图而产生,因山水生命力而产生,因形式气韵而产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