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的红衣大炮是何来历,它的威力如何?

 猫条山 2023-06-18 发布于北京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火药尽管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早在晚唐时期我国就已出现了最早的火药武器,到了宋代现代火枪、火炮的雏形开始出现,女真、蒙古在同宋朝的战争中也逐渐掌握了火药的生产制造技术,通过蒙古西征和丝绸之路贸易火药逐渐流传到中东和欧洲。到了明代终于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成建制的火器部队——神机营:在大明建国十年后出现了“凡军一百户,铳十”的明文规定。到了明成祖朱棣时代更是明确规定明军的日常训练科目为:五分习刀剑,三分习弓弩,二分习火器。尽管此时明军还是以冷兵器作为主要装备,但已有二成左右的明军装备了火器,这意味着火器在明军之中已不是零散的临时性装备了。朱棣迁都北京后组建了拱卫京师的三大营,其中的神机营就是明军中专门掌管火器的部队,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支独立成建制的火器部队。在朱棣五出漠北打击北元残余势力的战争中明军综合运用冷热兵器屡屡得手。

大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葡萄牙派遣到中国的第一位使臣皮雷斯在一支由4艘帆船组成的护航舰队护送下抵达广州。舰队为向中方表达敬意而按欧洲礼节鸣放礼炮,却被当地官府和人民误以为是开炮滋事。尽管后来经过一番解释之后误会消除,但葡萄牙人还是引起了中方的格外关注:——当地官员为此登上葡萄牙舰船视察。根据当时广州官吏给朝廷的奏报以及他们留下的私人笔记中可以得知:葡萄牙人的火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铳发弹落如雨,所向无敌。其铳用铜铸,大者千余斤,名佛郎机”。佛郎机本是明朝对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的称呼,至此也被用来指称这种原产于葡萄牙的新式火器。

当时的明朝国产火铳、火炮存在的主要缺点在于:均为前装式,火药须从筒口装入;每射击一发之后须等枪管、炮筒冷却才能继续装入火药,碰上机动性强的敌军骑兵根本没机会打第二发。而佛郎机恰恰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这种流行于15~16世纪的欧洲早期后装炮最大的妙处就是采用母铳衔扣子铳的结构,较好解决了管内闭气的问题。将装有火药的子铳放入母铳膛内发射以避免铳膛与火药直接接触而带来的炸膛风险。由于子铳是单个的,便可以发射一个子铳后换上另一个,几个子铳迅速更换就能形成“弹落如雨,所向无敌”的密集火力。与此同时佛郎机还配备了准星、照门,从而使射击的精确度大大提高。

1522年8月5艘葡萄牙舰船公然驶入珠江口挑衅当地驻军,明军成功击败了这支葡萄牙舰队并俘获2艘舰船以及船上的20多门佛郎机。尽管这时在佛郎机这一具体武器上葡萄牙人已发展到了明朝火器的前面,但论整体战斗力仍是明军更强,但明军并没被自己的胜利冲昏头脑,而是认真研究了佛郎机的构造特点并成功进行了仿制。到嘉靖中期甘肃的边防明军已拥有佛郎机炮车1158辆,宁夏有1000辆,固原128辆,大同1000辆,由此开启了明朝仿制西洋火器并将其列装军队的先河。在万历援朝抗倭战争中明军综合运用国产火器和仿制的佛郎机完全压制了日军铁炮的火力。然而细究起来:佛郎机其实是一种介于火铳和火炮之间的中型武器,还算不上真正的重型火炮,它和后来明军使用的红衣大炮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当明朝的仿制佛郎机在朝鲜战场上大显神威之时一种火力更加强大的新式火器也逐渐进入明王朝的视线: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驾驶两艘巨舰突袭澳门,尽管这次军事行动针对的是盘踞在澳门的葡萄牙人,但此时的明王朝并未以事不关己的心态应对此事——毕竟如果荷兰人成功战胜了葡萄牙人会不会顺便侵扰中国沿海是谁也无法保证的事,对此明朝官方进行了充分的战备。明朝方面对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的战争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了解——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一种新式火器进入了明朝的视线:这是一种前装滑膛炮,口径多在100毫米以上,多为铁制,也有铜制,重量从70斤到万斤不等。弹药前装,重量一般可达数斤至十数斤不等。射程可达四五里至七八里不等,杀伤力超过了明军已成功仿制的佛郎机。在接触到这种新式火器后明朝的军政大员们迅速决定将其作为新的引进目标,而之前的佛郎机则被视为应当逐渐淘汰之物。

明朝对这种新式火器的研究很快被派上了用场:荷兰人在和葡萄牙人交战后果然开始长期活跃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并开始不断骚扰我国沿海,明朝在同荷兰的战争中缴获了一部分新式火器。与此同时明朝还长期向澳门的葡萄牙人订购这种新式火器,当时的澳葡当局为了防备西班牙、荷兰等殖民竞争对手而在澳门建立了卜加劳铸炮厂,卜加劳铸炮厂甚至一度被誉为是世界最好的铸炮厂。由于葡萄牙人多为红发,所以明王朝就称这种主要得自于“红毛洋夷”的新式火器称为红夷大炮。令这一新式火器名声大噪的当属1626年的宁远之战:这年2月后金大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率13万八旗劲旅攻打明军驻守的孤城宁远。此战在努尔哈赤眼中看来应该是胜券在握——宁远守军不足2万,而守将袁崇焕不过是一个此前从未上过战场的无名后生。然而努尔哈赤所不知道的是:宁远城内的袁崇焕和他一样自信,而袁崇焕的自信来自于宁远城中的红夷大炮——不是1门,而是整整11门。

尽管拥有红夷大炮这样的大杀器,问题在于:无论多先进的武器装备归根结底是由人在操纵,在此之前明朝和后金的历次战争中也都使用过火器,却基本上没对整体战局构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然而袁崇焕在认真分析了此前明朝与后金的历次战争后得出一个结论:此前明军的失利并不能证明火器乃无用之物,而是此前明军的指挥官没正确使用。当时的火器射击速度远远无法和后世相提并论,所以在面对机动性极强的骑兵时往往会出现根本来不及打第二发的情况。这一缺陷同样存在于宁远城中的红夷大炮身上,但袁崇焕找到了克服这一缺陷的办法——凭坚城、用大炮:后金骑兵善野战而不善攻城,袁崇焕始终坚守不出,利用坚城迟滞后金骑兵的攻势,这时就轮到红夷大炮展现火力了。后金军队在11门红夷大炮的密集轰炸下强攻宁远城3天,结果在付出1.7万余人的伤亡代价后仍未能将宁远城攻克,甚至连努尔哈赤本人也被明军的红夷大炮击伤,后金军队不得不被迫撤退。被炮火击伤的努尔哈赤对宁远之败耿耿于怀并于8个月后急火攻心而死。

此战后红夷大炮被明朝视为神兵利器,这时有人提出:“夷”这个字眼含有贬义,既然此炮已为国立功,再称之为夷似有不妥。于是明朝廷下旨将参加宁远之战的红夷大炮封为红衣大将军炮,简称红衣大炮。1627年刚继承后金汗位的皇太极再次攻打宁远以报其父努尔哈赤之仇,结果再次被明军的红衣大炮击退。经过此战后皇太极对明军的火炮威力有了清晰的认识,于是在1631年正月皇太极命佟养性组织了一批汉人工匠仿制火炮,此后以骑射起家的八旗军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兵种——乌真超哈,翻译成汉语就是重兵部队的意思,其实指的就是炮兵部队。在当年八月的大凌河之战中后金首次使用红衣大炮“击坏台垛,中炮死者五十七人,台内明兵惶扰不能支,乃出降”。此战后金缴获了3500门各种火器。两年后明军中火炮最多、炮术最精的孔有德、耿仲明部叛变,至此后金与明之间在火器力量上的对比被极大的改变了。

张生全精彩历史

天启六年,发生一件明朝上下欢心鼓舞的大事,明军大将袁崇焕,在宁远大破后金军努尔哈赤,取得了宁远大捷,这是明军继镇江大捷后又一次大胜后金军,后金主帅努尔哈赤负伤败退。明朝“朝野欢呼,士庶空巷相庆”。

不可一世的后金军为什么在宁远惨败呢?明军的一种守城武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那就是红衣大炮。

袁崇焕在宁远战役中制定了“以台护铳,以铳护城,以城护民”的作战策略,在城墙上布置了11门红衣大炮,就是这11门大炮,让后金军损失惨重,帮助明军抵挡住了后金的进攻,成功的保住了宁远城,并重伤了努尔哈赤。

(火炮攻城效果图)

那么,红衣大炮究竟是何来历呢?

红衣大炮原名红夷大炮。清朝时,因清政府忌讳,所以后来改称为红衣大炮。

明朝的红衣大炮最先来自于荷兰。万历48年,荷兰海船在广东近海沉没,明朝政府随即组织专人打捞,经过数月的努力,一共打捞上来近40门大炮。

工匠们认真研究了打捞上来的大炮后,改进了铸炮技术,利用铜和铁的不同熔点,采用铁芯铜体铸造法,造出了新型大炮。这种大炮相比于荷兰沉船上的大炮,重量更轻,管壁较薄,能容纳更大的炮弹。

经过明朝的一系列改良,提高了大炮的射程和精准度,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使大炮更加经久耐用。

(“红衣将军”炮)

天启年间,明朝开始大规模地制造这种经过改良的大炮,前后共铸造了十四门,其中有几门就被

带到了宁远的城墙上。

后来,又从澳门购入了一些大炮,到宁远大战之前,明军能使用的大炮接近40门。

红夷大炮的威力很大。尤其在对阵步兵和骑兵作战时,具有很大的优势。

据史载,宁远大战开始的前几天,袁崇焕依靠艰固的城防工事,阻挡了后金的数轮强攻。后金骑兵攻至城下时,明军箭如雨下,后金军只能撤退,经过数次冲锋,双方互有伤亡。

努尔哈赤急于拿下宁远城,企图速战速决,不断地向宁远城下增兵,士兵越来越多,蜂拥而至,大都集中在城下。

(惨烈的炮击效果图)

这时,袁崇焕下令,炮击后金军,城上11门红夷大炮齐射,“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并及黄龙幕,伤一裨王。北骑谓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尸,号哭奔去”。

战斗过程中,袁崇焕发现大炮有射击死角,他及时调整了红夷大炮的部署位置,除了着重强化正面的火力外,“门角两台攒对横击”,解决了大炮的射击死角,给予了后金军极大的杀伤。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明军倚仗红夷大炮的威力,重创了后金的骑兵,金兵血肉横飞,尸积如山。但努尔哈赤仍不打算放弃,强令继续攻城,后金士兵惧怕火炮的威力,只能在火炮的射程之外犹豫不前。即使金军将领持刀斩杀临阵逃脱之人,士兵也不敢进攻。

努尔哈赤无奈,只得鸣金收兵。下令后退10里扎营修整。

《明史》中对红夷大炮在这场战斗中的威力,有这样的记述:“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后来,明末文学家张岱有更加夸张的记述:“一炮糜烂数十里”。不过,这是不真实的,当时红夷大炮的射程是无法达到数十里的。

(现存明朝大炮)

守城军民目睹了红衣大炮的威力后,不由感慨:“似兹火器,真所谓不饷之兵、不秣之马,无敌于天下之神物也!”

后金军经过了宁远大败,吸取了教训。在后来和明军的战斗中,充分发挥骑兵来去如风的优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越过明军大炮的射击点,乘明军大炮装填弹药之机,蜂拥而至。这样,明军的大炮还没打响,就被金军骑兵抢夺,成了金军的战利品。

金军利用缴获的红夷大炮,结合骑兵的优势,在其后对明朝的战斗中,攻破了明军很多城池,明军用大炮守城的优势不复存在。

皇太极率领清军在攻破大顺李自成的潼关天险时,红夷大炮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历史大学堂

明朝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六万后金军气势汹汹,围攻孤城宁远。不足两万的明军凭借一种新式火器的出色发挥,电光石火之间,城下人仰马翻,“火星所及,无不糜烂”。后金军队猛攻十二天,一无所获,被迫撤退。这是明军首次击败后金,军心复振,朝野欢呼。

这种明末传入中国的新种火器,就是鼎鼎大名的红夷大炮。相较明朝的传统火炮,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首先是射程远。宁远大战的火炮射程普遍在五百米以上,最远能达到一千米。其次口径大,一般在110-130mm之间,是前装滑膛加农炮。第三炮管长,炮长3长,此由意味着炮弹的初速高、威力大。第四精度高,炮身重心处有炮耳,以此为轴,调整射击度角和火药用量,配合准星和照门,达到精确射击的目的。最后管壁厚,炮管从口到尾逐渐增粗,符合炮膛内压力由高到低的原理,降低了炸膛的风险。这种大显身手的火炮,就是红夷大炮。

图1 明朝时的红夷大炮,最初为仿造荷兰重型前膛

明朝装备的红夷大炮,有一部分是英国的舰载炮。约162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独角兽”号战舰,突遇台风,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沉没。1625年,有渔民捕鱼时,捞到了炮弹。时任广州府推官的邓士亮正在阳江巡视海防,获知消息后,立即组织打捞船,装备绞车和滑轮,雇佣精通水性的民夫,在附近海域打捞出18磅舰炮三十六门,其中的二十二门包邮北京。抵京后,有十一门炮又奔赴宁远,击退了后金的围攻,胜利背后有邓士亮的默默奉献。

打捞沉炮,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明朝的国防需求,海外军购成为重要的选项。十六世纪中叶,葡萄牙占领澳门。出于安全的考虑,葡萄牙人选择险要地势,相继修筑9座炮台。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铸炮专家伯多禄·卜加劳(Pedro Bocarro)在西望洋山麓竹仔室村尾建立了卜加劳铸炮厂,以此满足澳门当地的火炮需求。

图2 卜加劳铸炮厂1640年铸造的大炮

卜加劳铸炮厂号称“世界最好的铸炮厂”,主营铜制和铁制的火炮,兼营炮弹和火药,甚至还给教堂铸造铜钟。铸炮用的铜料大多数来自于日本,铁料、硫磺等通过就地取材解决。铜炮由葡萄牙人亲自制造,铁炮由中国人代工。卜加劳的儿子万奴·卜加劳在内港河边新街附近的麻雀仔街,开设了“万奴行”,专门从事军火交易。卜加劳铸造的火炮性能优异,威力惊人,不止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等亚洲国家纷纷采购,英、法等欧洲国家也时常光顾。英法半岛战争中,名将威灵顿手下的炮队中,就有卜加劳炮的身影。

明末清初,不断有传教士来到明朝,在各地宣扬宗教,除此以外,他们还带来了先进的火器技术。当时,明朝外有边患,内有民变,多造炮、操好炮,是明军的现实需求。在历史变革之际,一方有传教的意愿,另一方面有军备的需要,双方一拍即合,西器东渐缓缓拉开了序幕。

有了频繁往来的军购,明朝将澳门作为一个特区,默许了葡萄牙人的存在。精明的葡萄牙人显现出生意人的本色,一边向明朝缴纳税金二万两,地税五百两。另一边贿赂广东的地方官,取得政治上的有利地位,甚至还出动战舰帮助明军镇压叛军。

图3 徐光启(1562.4.24-1633.11.8),字子先,号玄扈

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委托李之藻等人,派张焘、孙学诗等人,以天主教徒为掩护,前往澳门,辗转购得四门火炮。经过测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徐光启认为“可以克敌制胜者,独有神威大炮一器而已。”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张焘、孙学诗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来到澳门,与葡萄牙商讨购买火炮和聘请炮手的事宜。葡萄牙为了避免西班牙、荷兰等国染指明朝,以优惠的价格出售了22门红夷大炮,并且提供了23名葡籍炮手和1名翻译。次年四月,葡籍炮手若翰哥里亚在试炮时发生意外,炮管炸膛,当场身亡。徐光启遭到朝中保守派的弹劾,被迫辞职返乡。明朝第一次大规模购炮以差评告终。

随着宁远、宁锦两次大捷,袁崇焕提出的“凭坚城、用大炮”的战略,取得了成功的实践。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崇祯皇帝重新起用徐光启,并且派遣李逢节和王尊德远赴澳门,采购红夷大炮。这一回,明朝总共采购了火炮七门、大型火铳三支和西式火枪三十支,还聘请了以葡萄牙人贡萨握德谢拉为首的炮手、技师和造炮工匠等31人。

图4 神威大将军炮

次年十一月,皇太极率后金军绕道龙井关、大安口,叩关入京。葡籍炮队行至山东济宁,遭遇后金军袭扰。贡萨握德谢拉率队进入遂州,在知州陆燧的支持下,红夷大炮凭城射击,“其声如雷”,后金军受创惊惧,无心恋战,向北逃循。

崇祯三年(1630年),贡萨握德谢拉一行抵京。明朝将新购红夷大炮安置在京师各个城防要地,崇祯皇帝给北京的红夷大炮取名“神威大将军”。明朝对这支葡籍雇佣军给予了优厚的待遇。队长贡萨握德谢拉的年薪是一百五十两,每月额外补贴十五两,其他人的酬劳是一百两,再加每月伙食费十两,这待遇相当于明朝的六品官员了。

面对后金军咄咄逼人的气势,贡萨握德谢拉主动要求前往辽东,获得批准。炮队经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计划经海路北上辽东。在此期间,协助登莱巡抚孙元化,设立铸炮基地,采用炮管冷却铸造工艺,开发出远胜欧美同行的加强版红夷大炮,葡籍炮队的规模也从13人增至40余人。

图5 崇祯皇帝,朱由检(1611年—1644年)

崇祯四年(1631 年)五月十七日,后金军大举进攻位于鸭绿江口的皮岛,先期抵达皮鸟的13名葡籍炮手,技术熟练,经验丰富,屡屡操炮,据《火攻挈要》记载,“崇祯四年,某中丞令西洋十三人,救援皮岛,歼敌万余,是其猛烈无敌,著奇捷之效者此也”。此后六年,后金军没有再犯皮岛。

次年正月,孙元化部将孔有德、耿仲明发动叛乱,攻陷登州。正在城中休整的葡籍炮队,遭遇不测,避之不及,包括贡萨握德谢拉在内的12名炮手身亡,仅1人幸免,另外15名技师和工匠受伤。叛军念及师生之情,在传教士陆若汉的带领下,幸存的葡萄牙人返回澳门。

图6 清军改良后的红夷大炮

明朝在卜加劳铸炮厂总共采购了80余门红夷大炮。卜加劳逝世后,铸炮厂后继无人,同时,欧美国家开始铸造钢炮。卜加劳铸炮厂生产的铜炮和铁炮开始滞销,工厂陷入困境,最终倒闭。为了纪念铸炮厂,当地人将其所在的街道,称为铸炮斜街,后改名为高可宁大街。

徐光启得知葡籍炮队的噩耗,痛心疾首,忧愤交加,于崇祯六年(1633)十月初七日病逝。没有了徐光启的支持,西器东渐陷入停滞。随着孔有德等人的叛变,后金掌握了先进的火炮生产和使用技术,原本好转的明朝局势,再次恶化,国祚断绝只是时间问题。对抗后金铁骑的最强利器,因时局变幻,未能挽救危机,东西方的技术差距进一步拉大。

文:计白当黑

参考文献:《火攻挈要》《明史》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河东三叔

明朝将从西方引进的大炮都称之为“红夷大炮”,通常会在炮上盖红布,所以又称“红衣大炮”。另一种说法,“夷”字犯了满族人的忌讳,所以改名为“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是欧州在16世纪初铸造的一种舰用火炮,前装滑膛加农炮,明朝后期传入中国。主要来源荷兰东印度公司、葡萄牙,甚至由葡萄牙做中间商从英国进口。

相比中国传统火铳,红衣大炮优势明显,炮管长、管璧厚,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高低膛压原理。炮身装有炮耳,可以方便调节射角,并配合火药量调整射程。另设有准星和照门,精度高。大部分红衣大炮身长3米,口径110-130毫米,重2吨左右。

衡量火炮性能之一,就是射程。明火炮最远射程3里左右,而红衣大炮则可达到10里,换算成现在的公里,就是1.5公里、5公里,差异明显。(射程上有点疑问,有效射程应该会偏低一些)

弹药种类包括实心弹、链弹、霰弹等,材质以石头、铁、铅为原料,形制各异,以炮弹直接撞击造成物理破坏为目的。

良好的性能,对明末峰烟四起的王朝而言,是不可多得的战场利器。除进口外,也广招技师自己开铸,红衣大炮逐渐成为明王朝重型火炮的中坚力量。明、清(后金)双方大量使用红衣大炮,对面清(后金)铁骑,明军丧失野战能力,火炮主要用于城防,而清军则主要用于野战及攻城。

对于红衣大炮的战果,明清之间几场大炮参战的战例可供参考。

天启六年(1626年)宁远之战,红衣大炮表现出色,发挥出巨大威力,在猛烈炮火下攻城后金八旗兵血肉横飞,努尔哈赤自成军以来第一次受到挫败。1927年,宁锦之战,后金围锦州,攻宁远,在红衣大炮威力下,明军大胜。努尔哈赤被炸身亡。

崇祯十二年(1639年),清军利用自铸及缴获的红衣大炮,在松锦之战中发挥巨大作用,连破明军塔山、杏山两城。

明代程子颐《武备要略》有记载西洋火炮。

有书课堂

红衣大炮是16世纪初欧洲制造的前装重型滑膛炮,于明代后期传入中国。

由于它在实战中表现优异,引起了明朝的重视。所以除了进口外,当时明朝还进行了大量的仿制。

红衣大炮渐渐成了明朝军中重型火器的中坚力量,将原来的重型大口径火铳淘汰。

那么红衣大炮是何来历,它的威力如何呢?

一、 红衣大炮的来历

红衣大炮是明代后期传入中国的,原称为红夷大炮。因为当时军人迷信,为了祈求战争的胜利,往往会在这些大炮上盖上象征吉利的红布,所以叫红衣大炮。

红夷者红毛荷兰也,(当时荷兰人在台湾被称为“红毛人”,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荷兰人的毛发多为红色)因此大部分人认为红夷大炮是从荷兰进口的。

其实当时明朝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若具体考证来说,当时明朝进口的红夷大炮只有少量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的。

因为后来因台湾问题与荷兰人教恶,所以大多数的红夷大炮都是与澳门的葡萄牙人交易得来的。

明朝当时对红夷大炮需求量很大,葡萄牙人当时还做中间商将英国的舰载加农炮也卖给中国。

二、 红衣大炮的设计特点

红衣大炮在设计上还是有很大的优点的,它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它的管壁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这样就比较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

在炮身的中心处两侧都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从而配合火药的用量来改变射程;它设有准星和照门,而且可依靠抛物线来计算炮弹的轨道,精准度是很高的。

多数的红衣大炮都在长3米左右,口径是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

三、 明朝前期使用的自制大口径火铳与红衣大炮的比较

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径火铳在原理上与这些红衣大炮是完全相同的,它们都是前装滑膛火门点火式的,但是具体做出来可就大有区别了。

明朝前期的火铳多是以铜为原料的,它的内镗是呈喇叭型的,而且炮管显得比较单薄,相对于它的口径而言炮管又显得太短。它的外型基本上与现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铳”相同。

这种火铳与红衣大炮相比,火药的填装量少,而且火药气体的密封也不好,所以射程就比较近,射速也很慢。最大射程不超过三里,而一般三千斤的红衣大炮可以轻松打到七八里外。

这种火铳以铜为材质虽然不容易炸膛,但是费用较高,因为在当时,铜是铸造货币的金属。而且铜又太软,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膛扩张,这样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

作为武器而言,自制的大口径火铳唯一 的优点是重量轻。在重数千斤的红衣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铳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四、 红衣大炮的威力

射程是衡量大炮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是现在也是不例外的。而红衣大炮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射程,史籍记载最远可达十里,这个距离可以说很远了。

曾经也有对这个数据产生过怀疑,但是西方的同类型火炮的性能证明了这个数据是准确的。

红衣大炮射程远,射击精准,它成了明朝末期对抗后金铁骑的最强武器。

天启六年,红衣大炮在宁远之战中发挥了极大威力。后金在明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八旗官兵血肉横飞,尸积如山,真是惨不忍睹。这次是努尔哈赤自成军以来的第一次挫败。

1627年,在宁锦之战中,后金大汗皇太极率领大军围锦州,攻宁远。这一次,明军的红衣大炮再次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打败了皇太极,又一次大胜。

由此而看,红衣大炮在当时的威力还不小呢。

随着朝代的转变,在十九世纪时,也是西方武器大换代的时期,火炮技术大大改进了,炮弹的威力和射速成倍地增长。但是当时的清朝,它的火炮技术可比不上英军,以至在鸦片战争中还是吃了不小的亏。

两百年前的红衣大炮在两百年后早已风光不在,早已老态龙钟地无法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了。

所以,还是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来积极地更换自己的设备,而不能固步不前,要不然最后只能落后、挨打。

点滴纪

红夷炮是中国明清时期从欧洲传人的大型前装火炮的通称。因清廷忌讳 “夷”而改为红衣大炮。真正把其发射与制造技术传人中国的是利玛窦、汤若望等耶稣会传教士。炮的口径很大,管壁较厚,从炮口至炮尾逐渐加厚,能承受较大的膛压。

明末,世界上最先进的陆军武器就是红夷炮。明朝最初得到的红夷炮仅为三十多门英国海军用加农炮。1625年第一次用于实战。1626年,明将袁崇焕在宁远守卫战中用红夷炮重创努尔哈赤部。1630年明朝已经能大批量生产红夷炮。在1636年围剿张献忠时,有人为红夷炮加装了望远镜等光学瞄准仪器。1631年,后金铸成“天佑助威大将军”红夷炮,并建立起一支庞大的炮队。直到鸦片战争时期,红夷火炮是清军装备中最主要的重型火炮。焦勖在火炮制造、分类方面,孙元化在弹道学方面,宋应星在冲击波研究方面,戚继光在射击学的三点一线理论上都有大量的成果。清嘉庆时曾倾全国之力仿制一批明朝末年造的神机炮以装备八旗炮队。鸦片战争前,清军自制的九千斤大炮(不是臼炮)最大射程有一千二百米。

用户69792950182

谢邀

红衣大炮,原本应该称为“红夷大炮”,是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官僚士大夫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于天启年间(1621至1627),派人至澳门向葡萄牙人购买,尔后又通过雇佣葡萄牙技术人员和工匠,仿制改良而成的欧洲火炮。

不可否认的是,在16世纪,东西方在武器科技制造工业发展水平上,已经拉开了差距。自从16世纪意大利人塔尔塔利亚在实验中发现,真空状态下,以45度角发射弹丸射程最远这一规律后,欧洲身管火器技术革命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起飞阶段”,16世纪后期,英国已经掌握了整体铸造炮身技术,并得出身管/口径比为1比17到18时,射击性能最佳这一科学结论,并且通过数学计算与实验,列出了完善的火炮各部分与口径的尺寸比例表。1626年,英国人罗伯特.诺顿又提出,旧式火炮由于采用传统粉状火药,燃烧效能低,威力小,但当时已经逐渐采用燃烧效能更大的颗粒状火药,所以在铸炮材料相同的情况下,身管与口径比例也要缩小,厚度也必须相应增加,否则会有炸裂的危险。欧洲军事武器技术革新的背后,是欧洲科学革命,1590年和1638年,大家熟悉的伽利略同志,接连发表了两部论文《静力学对话》与《运动学》,为改进火炮技术和弹道计算,提供了基础的物理学依据,火炮射击已经有最初的计算射表以及测距工具,结束了用目力经验单纯估算射击的阶段,这是当时还在纠结于“阴阳化生”,“君臣使佐”的中国难以望其项背的。

除了徐,李,积极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火器的还有明末将领孙元化,天启2年以兵部司务身份协助辽东经略孙承宗负责山海关城防,天启3年,协助袁崇焕,用西洋大炮获得了宁远大捷。崇祯3年(1630年),任登莱巡抚,聘请葡萄牙人西劳和陆若汉等人铸造西洋大炮,训练士兵,有《西法神机》和《经武全书》传世,西法神机一书,共三万字,插图19幅,是我国最早系统介绍西方火器制造使用技术的科技著作。

泰昌元年10月(1620年),徐光启,李之藻派人前往澳门,购得西洋火炮四门,并奏请聘任传教士阳玛诺,毕方济前往京城协助演练,仿造。天启三年,新购买的22门西洋火炮,连同葡萄牙工匠23人,翻译1人,抵达北京。部分大炮立刻被送往山海关,加强城防,根据李之藻的奏章,先后引进的西洋火炮共有30门,11门在山海关,18门守卫京城,一门由于质量问题或操作不当,在演放中炸裂。

这三十门大炮的形制如何?根据对现存仿造物的研究和历史博物馆所藏炮身铭文拓片,可知它们均为铁铸前装滑膛炮,管长3米,口径125毫米,炮身有六道铁箍加强以防炸裂,左右都有炮耳,可装于炮架之上,炮身原厂徽章为盾形,内有三艘多桅帆船。铭文为“天启二年总督两广军门胡 题解红夷铁铳22门”,之所以称为“红夷铁铳”,是因为当时明朝管荷兰人称为“红夷”,又在联系时,误认为此炮为荷兰人所造。

根据考据,炮身上这个盾形加三艘多桅帆船以及双狮皇冠标记,乃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徽记,所以乃是英国所造加农炮,比起原来的舶来西洋火器“佛郎机”,有弹道低伸,射程远,精度高,杀伤力强等优势。

接下来就要说说这几门红夷大炮扬名立万的宁远大捷,天启三年9月,袁崇焕率部万余人驻守宁远,调擅长炮术的孙元化协同,加固炮台,安装大炮,京营中受过葡萄牙人训练的彭簪古,也被调来担任“火器把总”,训练士兵操纵射击,天启六年正月23日,后金大军13万渡过辽河,兵临城下,在牌车,大盾掩护下,携带云梯,火箭开始攻城,先攻击西南角,再攻击南门,袁崇焕,孙元化指挥西洋大炮居高临下开始交叉射击“铳炮叠发,摧牌车如拉朽”,激战三日,后金军在红夷大炮轰击下死伤惨重,累计损失达到1.7万人,攻城器械损失大半,26日,后金无奈撤兵,转攻觉华岛泄愤,部分史料称努尔哈齐本人以中炮受伤,不久则因伤重而离世。

宁远大捷后,一门红夷大炮被封为安国全军靖辽平虏大将军,袁崇焕也升任兵部右侍郎,彭簪古加提督衔。天启7年5月,皇太极又率军宁远锦州,再次被袁崇焕守军和西洋大炮击败,毁大凌河,小凌河两城后撤退,史称“宁锦大捷”,自此明廷更加重视红夷大炮的引进与仿制。

崇祯2年正月,明廷从葡萄牙再次购得10门西洋大炮,命令京营提督李守筠选拔得力将士

向葡萄牙炮术师学习操作施放技法,累计训练200余人。

崇祯三年四月,随着辽东战事吃紧,崇祯又命中书姜云龙陪同传教士陆若汉,再次前往澳门购买炮械,招募匠人,在训练完京营将士后,葡萄牙工匠又前往登莱,协助登莱巡抚孙元化造炮练兵。

崇祯四年10月,徐光启又上书崇祯,提出西洋大炮不仅能用于固守城塞,也可用于野战,恳请成立训练车营。如果编成15营,则辽东战事主动权就能易手,建议先从登莱孙元化麾下先编练一营。可惜由于孙元化得力部下耿精忠,孔有德两部在11月援救大凌河时突然哗变,回攻登州,次年,大凌河祖大寿部粮尽援绝,被迫投降,这两战,让明军苦心积累的西洋炮械,训练的炮手落于敌手,助战葡萄牙官兵与工匠也被迫返回澳门,让辽东战事中明与后金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自此明军再也不能依靠先进的火器,倚仗城池据点进行顽抗,很快,后金开始大肆使用仿制红夷大炮,在松锦之战中,参战大炮已经多达六十门,大明之亡,已经近在眼前。

云中书翁

明朝末年,辽东一带女真人肆虐,频频骚扰边关,明军几次主动出击与女真人决战都被打得大败,关外城池大片的落入到女真人手里,但就在关外作战明军屡屡失败之时,宁远城取得大捷,挫败了女真人军事进攻,此战之后,连女真人的首领努尔哈赤也病发身亡了,可谓大涨了明军的士气,纵观此战能取得大捷的各种因素,宁远城上的红衣大炮功不可没。

红衣大炮作战特点打得远、打得准,而且威力惊人。其原产地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欧洲,本是英国制造的先进加农炮,但在明末那个时期,东西放之间的新航路开辟,很多欧洲人不远万里来到亚洲,在中国沿海一带频繁活动。其中,英国的某些远洋船只在中国东南沿海因各种原因沉没,船上的红衣大炮也一并落入海中。这些大炮陆续被沿海船民打捞出来,还有一些落入到租住在广东澳门的葡萄牙人的手中。不久,明政府通过向葡萄牙人购买或从沿海沉船宗打捞等方式获得了30门这样的炮,其中11门炮运到了宁远,参加宁远之战,并一举成名。

宁远大捷,红衣大炮在战场上出类拔萃的表现说明欧洲火器已然比明朝国产火器先进,相对于明朝国产火炮,红衣大炮整个炮身完整无缺,没有微小恶空隙与裂纹,更加安全耐用,在实战中能够在射程允许的范围内对远近不同的目标进行精确射击,方便而灵巧。

守城时使用红衣大炮这种火器非常方便,临战之前先用架在城上的火炮试射城外的桥梁、隘口等交通要点,弄清楚炮弹到达各个不同的目标时需要将炮身调整到哪几个俯角,然后再将数据记录在小册子,战斗时按图索骥,依葫芦画瓢,便可以对各个目标进行精确射击。如果炮手在战时配上西洋引进的望远镜来官场目标,那就如虎添翼了。

一年读十本书

在明朝时,中国已经有了炮火的使用记录。在明朝时有一门火炮叫做红衣大炮,为什么是红衣大炮呢?实际上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比较忌讳夷这个字,所以叫红夷大炮改为了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是由外国传入中国来,并非中国本土制造。万历四十七年,明朝在战争大败,当时有一个人叫做徐光启,他对西方军事科技比较了解,向皇帝上书说用炮进行攻打,但当时的明朝曾经试图制造枪炮,但所造的大炮在战场上仅仅以一炮草草了事。看着战争的逐渐失利,明朝统治者决定从外国买入一批大炮来。

当时的英国有一艘船在海上航行时搁浅,搁浅刚刚在澳门附近。所以澳门附近的官员购买了火炮,而这些火炮也在后来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种炮弹的威力有多大呢?在明朝天启六年的时候,努尔哈赤曾经率军去攻打明朝,明朝派领军队去镇压,效果不大,后来明朝将十艘大炮送到战场上,书中记载:每炮所致糜烂可数里。在红衣大炮的攻击下,八旗军惨遭失败,领头的努尔哈赤受伤。


后来,继承皇位的皇太极以同样的方式进攻,却被清朝的大炮再次击退,这时统治者认识到了火炮的威力,开始在中国建立了炮兵队,这也是满清能够攻占天下的重要原因,红衣大炮的存在,使明朝在战场上的战争中占据了大量的优势,所以,明朝时的红衣大炮相对来说,威力比较强大。

于是非凡

不是红衣大炮,是红夷大炮,红夷是指红头发的葡萄牙荷兰等国家,明朝时就有从葡萄牙进口的大炮了,当时叫红夷大炮,前装滑膛,炮弹内置火药能爆炸,射程远精度高,因为西方已经有车床等机械了,而中国一是人工打磨,二是没有起重机械,要铸造体量巨大的大炮无论从制模还是原料加工运输都不行

朱哥哥168425860

红衣大炮的来历不多赘述了,大家都能查到!但红衣大炮的威力一直都没有准确记载,只有“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糜烂数里”等各种笼统的、文学化、夸张的描述。并没有严格的、可量化的数据。根据已经掌握的各种数据,以及对当时火炮工艺的复原,我们认为它的威力大致相当于60迫击炮(极有可能不及)。并且,这种炮的发射速度远不及60迫击炮,但有效射程可能差不多,推测应该1000米左右。杀伤半径最多也就7-8米,但对于密集的骑兵震慑作用还是很大。训练有素的炮手能做到每分钟2发,这已经是很乐观的估计了,并且在实战当中,哑火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以今天的火器威力作横向比较,红衣大炮最多也就跟榴弹发射器的威力差不多,这已经是最大值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