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癌症高发,是猪肉吃多了?提醒:猪的3个部位,尽量别吃

 HaiRoom 2023-06-19 发布于广东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在居民饮食结构中,猪肉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文章图片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猪肉,不管是炒菜、包饺子、做烧烤,猪肉都是餐桌上的常客。

而近些年来“猪肉致癌”的说法也一直在网络上流传。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457万例,其中有超过1/3都是由癌症造成的。

文章图片2

癌症高发跟猪肉吃多了有关吗?猪身上有哪3个部位不能吃?

猪肉是生活中常见的肉类食物之一,富含优质蛋白、脂肪、矿物质等营养物质,适量食用对人体有益。

不过有人认为猪肉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和嘌呤等物质,长期食用容易引发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因此有人说猪肉不能吃,是真的吗?

文章图片3

癌症高发,跟猪肉有关吗?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癌症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然而随着癌症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发现遗传因素在癌症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环境因素也可以促进癌症的发生。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研究员黄洁夫指出,大量研究证实饮食与癌症之间存在着一定关联。

文章图片4

其中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2类致癌物,其风险远高于蔬菜水果、坚果等食物。

“红肉和加工肉类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而饱和脂肪酸会促进细胞的氧化损伤,增加炎症反应,从而增加患癌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如果饮食中红肉摄入过多、加工肉类摄入过多,则会增加患癌风险。

文章图片5

哪些人不宜吃猪肉?

猪肉虽然是健康食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例如以下人群就不适合吃猪肉,具体包括:

1、猪肉不宜与芝麻、菊花、胡萝卜一起食用,会导致眼睛红肿,加重眼疾。

2、患有肝炎的人不宜食用猪肉,否则会增加肝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

文章图片6

3、痛风患者不宜吃猪肉,因为猪肉属于高嘌呤食物,会导致嘌呤代谢异常。

4、急性肠胃炎和慢性肠胃炎的患者不宜食用猪肉,否则会加重病情。

5、患有高血脂的人不宜吃猪肉,否则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文章图片7

除了上述人群外,还要注意这几点:

1、猪肉最好不要生吃,容易引发肠胃疾病和寄生虫感染。

2、不要一次吃得过多,每次少量食用即可,每天可以吃1~2次。

3、不要将猪肉和猪肝一起食用,以免影响肝脏健康。

4、猪肉烹饪时不要放太多的食用油和调味品,否则会破坏猪肉本身的营养物质。

文章图片8

吃肉还不如吃这些

虽然猪肉不能吃,但并不代表其他肉类就可以吃。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摄入畜禽肉40-75克,蛋类25-50克。

这也就意味着每天吃肉要控制在100g以内,并且注意荤素搭配,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体补充营养。

除了猪肉外其他肉类也是可以吃的,例如鸡肉、鱼肉、虾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文章图片9

但是要注意一点,并不是所有肉类都适合吃,像香肠、腊肉等加工肉类最好少吃。

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脂肪和亚硝酸盐,食用过多可能会增加癌症风险。

猪肉虽好,但也不能大量食用,建议每周食用2-3次即可。

当然也要注意合理搭配,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才是健康饮食的正确打开方式。

文章图片10

健康的猪肉,肉质如何?

健康的猪肉,肉质如何?主要看这三点:

颜色:健康的猪肉呈现出鲜红色,脂肪部分呈现白色或淡黄色;

气味:健康的猪肉具有正常的肉香味,但如果有异味或臭味,则说明不健康;

弹性:健康的猪肉具有一定的弹性,按压后能快速恢复。

文章图片11

如何挑选到好猪肉?挑选猪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看肉表面是否有红点或斑块:健康的猪肉表面会有红色或暗红色的肉斑,用手按压后会迅速恢复原状。

看弹性:正常的猪肉用手按压后,能快速恢复原状;

看脂肪和肌肉:健康的猪肉脂肪呈白色或乳白色,肌肉颜色呈鲜红色。

那么猪身上有3个部位不能吃,那么这3个部位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文章图片12

猪身上的这3个部位,千万别吃

猪身上的3个部位是猪脖子、猪脑和猪肺,这些部位都有很大的风险,食用后可能会引发疾病。

1、猪脖子

猪脖子是猪颈两侧的淋巴器官,这里聚集着大量的淋巴细胞,长期被淋巴细胞攻击会引发炎症反应。

此外在这里还可能存在一些病原体和致癌物质,例如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等。

因此猪脖子内的淋巴细胞属于“危险”细胞。

文章图片13

2、猪脑袋

猪脑袋是猪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所在位置,由于这个部位的血管丰富,因此也容易积累一些毒素和有害物质。

此外猪脑袋内还有一些有害的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例如大量胆固醇、脂肪等物质。

因此为了健康着想,不要食用猪脑袋内的淋巴细胞、有害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

文章图片14

猪脑也叫猪脑包浆,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猪脑内含有的胆固醇含量是所有动物中最高的。

如果长期食用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会增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风险。

文章图片15

3、猪肺

猪肺是猪身上最常见的内脏之一,猪肺在吃东西时会过滤掉食物中的杂质和细菌,从而达到清洁、过滤的效果。

但是猪肺并不是完全干净,在猪的呼吸道中含有大量的“肺泡”这些肺泡内含有很多微生物、灰尘等物质,如果没有经过彻底清洗和消毒,那么就容易残留大量的病毒和细菌。

文章图片16

除了以上三个猪的部位,还有个部位也要少吃。

猪大肠也是猪身上很常见的一个部位,不少人都喜欢把猪大肠炒着吃,觉得味道好又营养。

但是猪大肠内含有大量的油脂、胆固醇和嘌呤等物质,如果烹饪方法不当或者没有清洗干净,则容易导致其中含有大量的毒素和细菌。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肉类食品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避免摄入过多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

文章图片17

猪肉这样做,吃起来更健康

那么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平时在吃猪肉的时候应该如何进行选择呢?

首先要看猪肉的颜色,一般来说,如果猪肉是粉色的、红色的、暗红色的,那么这类猪肉就是比较健康的。

如果是黄色的、淡黄色、淡红色、暗红色的话,那么这些猪肉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其次要看猪肉表面是否有弹性,如果是比较松软、没有弹性的话,那么就说明这种猪肉不是新鲜的肉。

文章图片18

最后要看一下猪肉是否存在着异味,如果有明显异味的话,那么说明这种猪肉可能已经变质了,不建议购买和食用。

另外对于那些肥肉特别多的猪肉来说,大家一定要谨慎购买。

因为肥肉里面含有大量的油脂和胆固醇等物质,如果这些物质进入到人体之后很容易导致人出现肥胖。

而且这些物质还会影响到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功能,长期食用高油脂含量的猪肉的话,还很容易导致血管硬化等情况发生。

文章图片19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的食用猪肉呢?

首先要了解一下猪肉的营养成分,在生活中猪肉里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虽然说这些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但是如果吃太多的话,也会导致人体出现肥胖。

尤其是在怀孕期间的女性,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其次要控制好食用猪肉的量,一般来说每周吃2~3次即可。

猪肉虽然说营养价值非常高,但是如果吃太多的话也会导致人出现肥胖。

文章图片20

而且猪肉里面还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脂肪,所以在平时要少吃一点。

最后要注意猪肉上面有没有出现异味、血水以及肿块等现象。

如果出现了这些现象就说明猪肉已经不新鲜了,这时候千万不要再吃了。

而且在吃猪肉之前还要把肉上面的血水冲洗干净,这样才能保证食用到新鲜健康的猪肉。

文章图片21

为了健康,这些事情要注意

吃猪肉的同时也要注意这些事情,才能吃得更健康。

首先选择新鲜的猪肉,并注意烹饪方式。在购买猪肉时应选择新鲜的猪肉,并将其买回家后放入冰箱冷冻层储存。

如果是购买猪肉制品,也要注意及时食用,避免变质。

其次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也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此外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和脂肪以及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也是身体健康所必需的。

文章图片22

最后要注意饮食多样化,每天都要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来保证营养摄入均衡。

同时烹饪方式也要尽量清淡一些,减少油脂和食盐的摄入。

关于“猪肉致癌”的说法虽然缺乏依据,但它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重视健康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饮食合理、营养均衡、适度运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文章图片23

结语

猪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物,它不仅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优质蛋白。

但是猪肉也不是可以随便吃的,因为它里面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所以最好不要一次性吃太多。

而且有很多人在购买猪肉时,都会选择价格比较便宜的劣质猪肉,对于人们来说不要因为便宜就去购买一些价格非常低廉的猪肉。

文章图片24

因为这类猪肉里面可能存在大量的重金属,长期食用很容易导致人体出现健康问题。

在购买猪肉时最好选择一些正规渠道购买的新鲜猪肉。

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一点,如果家里买来了刚杀好的猪,一定要把猪身上多余的部分去掉。

因为猪身上有很多部位都是不能吃的,如果大家将这些部位吃下去了的话,那么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文章图片25

如果在购买猪肉时不小心购买到了“三无产品”的话,那么可能会导致人们出现食物中毒问题。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着想,最好不要去购买“三无产品”。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一点,无论大家买什么东西都要在正规渠道购买。

如果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的话,不仅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而且还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