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章 周宣王 千亩

 秋夜白露 2023-06-19 发布于山东

        一些小故事的集合,喜欢的话,就订阅“东周往事”合集吧。

        且说周宣王执政第39年,此时的周王朝已经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百姓安居乐业,各诸侯国安分守己。这39年里,周宣王做了很多事,他任用贤良,远离小人,多次出兵,四方争战,狠抓经济,积极改革,真可说是一位英明有道、勤政爱民的天子,确实将危在旦夕的周王朝又挽救了回来。

        然而,在周宣王39年的秋天,突然西边少数民族姜戎部族举倾族之力来侵犯周王朝的西边疆界。中国古时四面都有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那时所称的少数民族,是说这些部族在王朝的教化之外,属于蛮族,不通礼仪,也就是习俗不同,不好讲道理。

        那时的周王朝自然是那一带武力最强大、文化最强大、地域最广大的一片,而蛮族们人数少、生活技能不发达,领地也多是贫瘠苦寒的艰苦所在,日子并不好过,性情自然也就剽悍。于是每到中原地区秋收的时候,蛮族们照例都是要来打秋风的。周王朝京城的四面本有大大小小的诸侯、领主为屏障,通常情况下天子并不需要操心这样的事情。

       然而这一次,姜戎部族却是来势汹汹,西边的秦邦无法抵御,军情急报已经报到了周宣王面前。要说这一次姜戎部族为什么如此拼命?这也跟周宣王这些年的对外政策有关。

        自宣王的祖父周夷王时开始,王朝的四境就已经不那么太平了,然而夷王昏庸、厉王暴虐,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都不利于治理国家,四境变得越发不太平。到宣王时,宣王也算是戎马半生,对四境少数民族采取的是强硬态度,基本就是打到服,由此换来了四境安宁。前面说到的那位召穆公虎,还有此时已经谢世的方叔,都是宣王时的名臣良将,战功赫赫。

        这里插一句闲话,那时的贵族接受的都是六艺的教育,基本上全都是文武双全,所谓“出将入相”,“上马能战,下马能治”,在那时敢称人才的人,基本上都有这样的本领。那时习武是平常事,百姓们基本也都习武,而学文则相对稀罕很多,贵与富必须要占一样,才有机会拜师,学文的花销和付出也是远高于学武的。后来的孔子不设门槛,广收学生,在那个年代确实有如教育改革。

       再说说这姜戎部族,这部族属于西戎,又是姜姓,所以称为姜戎。往上追溯无数代,姜姓本是来源于炎帝一脉。就好像周王朝的天子们姓姬,姬姓则来源于黄帝一脉。在周武王伐纣时,姜戎是一支极其强大的部族,无论人口、科技、人才都很强。那时姜戎跟随并帮助武王伐纣,与周王朝是同盟关系。这里大家也应当记得,姜子牙是姓姜的,在周与商的无数战斗中,姜子牙的师门、朋友起过关键性的作用。

        周武王即天子位后,姜戎中的四大氏族都受到分封,成为了周王朝制下的诸侯国,分别是齐国、许国、申国、吕国。还剩下少量的姜戎族人没有进入周王朝,回归了故土,便是这会儿的姜戎。

        姜戎本与周王朝世代修好,且与那四大诸侯国常有联系,怎奈周宣王即位后,对外政策极其强硬。周王朝的西面有一个小小的附庸领主,便是秦地的赢氏,这个赢氏就是最后统一六国的秦国赢氏,只不过现在还非常弱小,甚至都没有列入在诸侯国的行列中。周宣王明里暗里支持赢氏与姜戎多次开战,结果上代秦君死在了与姜戎的战斗中。这一下,赢氏与姜戎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本代秦君屡次发动针对姜戎的战争,导致姜戎十分狼狈,甚至家园都无法保全。忍无可忍之下,姜戎倾全族之力,直向周王朝的边界杀来,秦君无法阻挡。

        周宣王看着面前的紧急军报,心中之怒简直不可遏止,小小姜戎,怎敢狂妄如斯!宣王决定御驾亲征,战场就选在千亩。这倒也不是宣王意气用事,宣王执政这么久,御驾亲征已经若干次,带兵打仗对于宣王并不陌生,宣王由召公抚养长大,文韬武略,才干是卓越的。

        这个千亩就在镐京的西郊之外,是很大很大的一片空地,很多年以前,这里也曾是沃野千里。千亩这个地名,整个大周王朝疆域之内好几个,代表这里是天子的产业,在这里种田的农民都是天子的佃户这里土地的出产除了是天子的财产,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便是祭天。这些佃户们除了种田以外,还承担着一个最为重要的职责,就是出兵。

        每个千亩都是大周王朝直属军队士兵的重要来源,是典型的忙时干活,闲时练武,战时出战,各村各乡的居住制度就是军队里的编制制度。邻里乡亲在战场上就是最亲密的战友,平时就无比熟悉、感情深厚,在战时能有效杜绝奸细,更能共同进退、守望相助,正所谓“不抛弃、不放弃”,所以周王朝的直属军队本来是战斗力极其强悍的,这也是西周稳定的重要保障。西周多年以来也曾经四面开战,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兵源短缺的问题,兵源质量也从未下降,就是跟这样的征兵与管理制度就直接的关系。

        然而现在,这片千亩已经荒废了,曾经的良田,现在竟然就只适合做战场,这片土地曾经承载的一切——信仰(也就是凝聚力)、人口、财富、兵源,也就全都没有了。大周王朝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正是兵源匮乏,曾经威震八方的成周八师和东六师随着连年的战争已经消耗殆尽,却没有新的兵源补充,如今面对着姜戎的来势汹汹,周宣王只好将南师调来应战,而这已经是周王朝最后一支完整的战斗力了。

       看着这片荒废的千亩,曾经的籍田,周宣王心中百感交集。原本每年天子都会在这片千亩的土地上举行籍礼,可是夷王昏庸、厉王暴虐,他们都没有心情认真贯彻籍礼。到厉王逃出京城之后,更加连举行籍礼的中心人物都没有了,籍礼实际上已经废止。这籍礼相当于每年的春耕仪式,敬拜天地之后,由天子带头耕种,然后所有人一年的生活就全面开始了。

        宣王刚即位的时候,大臣们也曾经力劝宣王恢复籍礼,然而宣王幼年时的经历让他的个性刚毅而偏执,他不信鬼神,不愿大费周章地祭祀,更不愿意花巨大的力气去恢复那个好看不中用的籍礼,于是籍礼便真的永远废止了。而今,当王朝急需士兵的时候,宣王这才意识到,一切的源头,居然就正是这个好看不中用的籍礼!有籍礼便有籍田,便有农民,便有了一切;放弃了籍礼,实际上也就放弃了一切。

        然而,事已至此,悔之何益!大战在即,实在不益胡思乱想。

        宣王将目光望向了遥远的西方,火红的太阳正落下地平线,整个天空都被染红了,紫红的云挂在天际,就好像一片片殷红的血渍!这是不是就是明日的战场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