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仙灵应法诀·自明诀(二)》兴南子注74.何为“人‘定’胜天定通玄”?

 心静自然凉1985 2023-06-19 发布于广东


太华村中一老翁,想上昆仑比智慧。

心高宏博志气达,随舟上岸问老叟。

人定胜天之“定”是入定之定。能入定,就能通玄;能通玄,就能得道;能得道就能证得五眼六通,从而“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从而生命自主,便是“人定胜天”。定,在这里不是“一定、能够、决定”的意思,而是从修道境界谈“定心、定性、定根、定静、定境、定力、定慧、定通、定光”等等。

太华村中一老翁,

太华村即是神仙修道圈,如同我们今天讲的“朋友圈”。唐末五代到两宋、金元,太华山即西岳华山有很多隐修者群居,如陈抟老祖、吕祖、刘海蟾、丁少微、张无梦、贾德升都在北宋初期同隐华山修仙,所以,张玉仙老师将这样的修道圈称为“太华村”,张老师还在《气脉手诀灵应口诀》里有“站看桩上醉,太华村中人”句,真是太美妙了。

太华村中的老翁就是仙真,古人也把仙人称为“仙翁”,如人们把葛玄称为“葛仙翁”、把三清圣祖也称为“太上翁”,《悟真篇》诀云:“若人了得诗中意,立见三清太上翁。”

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诗云:“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关门令尹即真人尹喜;黑上仙翁即汉代仙人“河上公”,据说就是老子。

想上昆仑比智慧,

太华村中的一位仙人想到昆仑山上去,和昆仑山的仙人比比智慧。这是比喻,不是好胜心。华山、昆仑山是古代仙山中最有名的。仙道名气,昆仑山成名于上古,华山成名于唐宋。

心高宏博志气达,

修道者的心境要高远,道愿要宏大,学问要渊博,志气要畅达,这样修行,必然成就。

随舟上岸问老叟,

我们修道,还是要向前辈问道,方能自度度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