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百练:晋书·列传第四十九·谢安

 一中大语文 2023-06-19 发布于福建

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父裒,太常卿。安年四岁时,谯郡桓彝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及总角,神识沈敏,风宇条畅,善行书。弱冠,诣王蒙,清言良久,既去,蒙子修曰:“向客何如大人?”蒙曰:“此客亹亹,为来逼人。”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

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将发新亮朝士咸送中丞高崧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安甚有愧色。既到,温甚喜,言生平,欢笑竟日。

简文帝疾笃,温上疏荐安宜受顾命。及帝崩,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坦之甚惧,问计于安。安神色不变,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既见温,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耳。”遂笑语移日。坦之与安初齐名,至是方知坦之之劣。

时苻坚强盛,疆场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汝。”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率当其任。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以总统功,进拜太保。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九》)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发新亭/朝士咸送/中丞高崧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

B. 将发/新亭朝士咸送/中丞高崧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

C将发/新亭朝士咸送/中丞高崧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

D. 将发新亭/朝士咸送/中丞高崧/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弟,古代以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同辈男性为从弟,唐宋时则同祖不同父。

B. 司马,殷商始置,位次三公,掌军政和军赋,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等并称五官。

C. 帝崩,中国古代常以山塌比喻天子之死,从周代开始,只有帝王和诸侯死才称“崩”。

D.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时称“弈”,传为帝尧所作,属“琴棋书画”文人四艺之一。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谢安出身于世家,儿童时代就神态沉着,思维敏捷,风度条畅,擅长行书。王蒙认为他勤勉不倦,日后定能够大有作为。

B. 谢安曾多次谢绝朝廷的征召,后应大将军桓温之请做了司马。桓温见到谢安后非常高兴,两人畅谈生平经历,欢笑终日。

C. 桓温计划在会见时谋害谢安及王坦之。与王坦之惊慌得汗流浃背相比,谢安从容就座并指斥桓温壁后藏人,显得胆略过人。

D. 当时,前秦苻坚强大,边境多战事,东晋众将接连败退。谢安派谢石、谢玄等出兵伺机征讨,难得告捷,东晋京师上下震恐。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

(2)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

5. 文章结尾处叙述谢安“屐齿之折”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情?从中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1. A    2. C    3. D   

4. (1)桓温入京奔丧,驻扎在新亭,大设(大大陈设)重兵(把守关口),准备乘机推翻东晋。

(2)谢安正与客人下围棋,看罢捷报(书信)便随手丢在坐榻上,没有显露丝毫喜悦的神色,如同先前一样继续下棋。

5. ①运用了动作描写(传神的细节描写);

②极其喜悦之情;

③与前文的不动声色形成对比,写出他处事深沉内敛又不失可爱纯正的性格特点。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谢安将要从新亭出发,朝廷官员都为他送行,中丞高崧开他玩笑说:“你多次违背朝廷旨意,高卧在东山,百官常常互相议论说,谢安石不肯出山做官,将怎样面对百姓?而今百姓将怎样面对出山做官的谢安石你呢?

“新亭”为“发”的后置状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C;

“曰”表对话,后面停顿,排除D。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C.“只有帝王和诸侯死才称'崩’”错误,诸侯死称“薨”。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 “难得告捷”有误。从文中“克捷”来看,应是接连获胜。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赴山陵”,奔丧;“止”,驻扎;“大陈”,大大陈设;“移”,推翻。

(2)“方”,正;“书”,书信;“摄”,随手;“棋”,下棋。

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及其描写手法的能力。

“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运用动作描写,通过描写谢安知道打了胜仗后因内心激动过门槛时猛地折断了屐齿的情境,表现其内心的喜悦之情。

“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这是谢安在人前的表现,而“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正与此形成对比,写出他处事深沉内敛又不失可爱纯正的性格特点。

【参考译文】

谢安,字安石,是谢尚的堂弟。他父亲是谢裒,官至太常卿。谢安四岁时被当时的尚书,吏部郎桓彝(即桓温父)看到,桓彝大发赞叹:“这孩子风俊神清, 以后肯定不逊于王东海(王东海即王承,是晋一代名臣) !”到幼年,神态沉着,思维敏捷,风度条畅,善于行书。二十岁左右时拜访王蒙,与王蒙清谈多时,离去后,王蒙之子王修说:“刚才谈话的客人是什么样的大人物?”王蒙说:“此客勤勉不倦,日后定将咄咄逼人。”王导也十分器重他。因此,谢安年少就负盛名。

征西大将军桓温请谢安做司马,谢安将要从新亭出发,朝廷官员都为他送行,中丞高崧开他玩笑说:“你多次违背朝廷旨意,高卧在东山,百官常常互相议论说,谢安石不肯出山做官,将怎样面对百姓?而今百姓将怎样面对出山做官的谢安石你呢?”谢安很有羞愧的脸色。到了桓温的府第,桓温很高兴,二人畅谈生平经历,欢笑终日。

简文帝病重,桓温上疏举荐谢安接受遗诏。等到简文帝驾崩,桓温入京奔丧,驻扎在新亭,大设重兵把守关口,准备乘机推翻东晋。召见谢安及王坦之,计划在会见时谋害他们。王坦之十分恐惧,问谢安怎么办。谢安神色不变,说:“晋室存亡, 在此一行。”见到桓温,王坦之惊慌得汗流浃背,以致握倒了手版。谢安从容就座,坐定后,对桓温说:“谢安听说有道的诸侯,谨守四方,明公何必要壁后藏人(图谋不轨)呢?”桓温笑道:“ 不得不如此啊。于是谈笑多时。王坦之当初与谢安齐名,至此方知王坦之的低劣。

当时,前秦苻坚强大,边境多战事(忧患),东晋众将接连败退。谢安派弟弟谢石及侄儿谢玄等出兵伺机征讨,连战连捷。朝廷拜谢安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后苻坚率领大军,号称百万,开进淮河、淝水,东晋京师震恐。朝廷加封谢安为征讨大都督。谢玄向谢安问应敌之计,谢安神情泰然,毫无惧色,回答道:“我已另有主意。”过后默默不语。谢玄不敢再问,便派张玄再去请示。谢安于是吩咐备车去山中别墅,亲朋好友聚集在周围,然后才与谢玄坐下以别墅为赌注下围棋。谢安平常棋艺不及谢玄,这一天谢玄心慌,做谢安的敌手而未能获胜。谢安回头对外甥羊昙说:“别墅给你啦。”说罢便登山游玩,到晚上才返回,部署将帅,面授机宜,使将帅各司其职。谢玄等人已大败苻坚,驿马送来捷报,谢安正与客人下围棋,看罢信便丢在坐榻上,全无喜色,下棋如故。客人询问,才慢慢答道:“小儿辈已打败敌寇。”下完棋回内室,内心抑制不住激动,过门槛时猛地折断了屐齿,谢安在人前竟能如此掩饰真情镇定自若。因统率作战有功,晋封太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