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121)——孙权四大错之第二错(上)

 新用户6303bXRU 2023-06-19 发布于重庆

(紧接上期)

第十三节 二大错:二宫并争 国本不定

三国前期因立嫡问题遭到当时人诟病和指责的有袁绍和刘表,二人都废长立幼因爱立嗣,导致政权分裂灭亡。曹操也曾想因爱立嗣,在嫡长子曹丕和自己喜欢的三子曹植之间犹疑不定,就此去请教贾诩,贾诩意味深长地说了句:“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曹操心领神会,于是立曹丕为太子。

孙权也知道袁绍立嗣的错误,曾经对侍中孙峻说过:“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将有袁氏之败,为天下笑。一人立者,安得不乱?”

奇怪的是,孙权既然已经知道“子弟不睦,臣下分部”会造成混乱和失败,为什么还要在立孙和为太子时又让鲁王孙霸与孙和分庭抗礼呢?不知道他“一人立者,安得不乱”的结论是怎么来的,难道太子要立几位才不乱?有立几位太子的先例吗?

孙权有史可查的儿子有七个,依次为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奋、孙休、孙亮,其中孙登、孙和、孙亮先后为太子;孙亮、孙休先后为皇帝,孙亮是由太子继位的,孙休则是由权臣孙綝所立。

魏黄初二年(221年),孙权接受曹丕封赐为吴王,为躲避曹丕征孙登为质的纠缠,立孙登为王太子,并为其选择师傅。

南郡太守诸葛瑾之子诸葛恪、绥远将军张昭之子张休、大理顾雍之孙顾谭、偏将军陈武之庶子陈表等四人为中庶子。当时孙登只有十二岁,这几个人也和孙登年龄相近。少年心性,喜欢热闹,孙登又没有什么架子,大家十分亲密有时同坐一辆车,有时还同睡一张床。

吴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孙登成为皇太子,四位中庶子同时晋升为都尉:诸葛恪为左辅都尉,张休为右弼都尉,顾谭为辅正都尉,陈表为翼正都尉,称为“四友”。名士谢景、范慎、刁玄、羊衜等都是东宫官员,有“东宫号为多士”的说法。

孙权还聘请汉末大儒郑玄的学生,名儒程秉为太子太傅。以治《易》、《春秋左氏传》,兼善内术的河南名儒征崇为太子“率更令”(太子府官职),前面曾提到过此人自办私学,办学宗旨就是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精英人士。

征崇是个博学多才的人,再加上精通内术,就是会易经的预测术,因此,他在东宫时,官员有事都找他咨询,太子孙登也经常去找他聊天,听他说了许多奇闻异事。

同年九月,孙权由武昌迁都建业,以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掌武昌留事。

孙登是庶出,生母身份低贱,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但孙权一直未立皇后,故无所谓嫡子,就立长子。孙权这么做也符合礼制,为群臣所接受。

从孙权为孙登安排的伴读和老师来看,都是江东世族、北方士族的精英子弟和儒学名人,但孙权也没完全将孙登的学习范围限制在儒学以内,专门要求他要学历史,并让张休先跟父亲张昭学,然后转教孙登。

孙登自己的兴趣也不完全都在儒学以内,年轻人求知欲旺盛,好奇心也强,经常去找善内术的征崇“访以异闻”,这些异闻肯定不会是儒学内容。

但主要的应该是儒学,一批名儒和名士每天围绕在身边,想不受影响都不行。孙登已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一个符合儒家道德行为规范的人。

儒家讲求孝道,汉朝是以孝立国,孝道成为儒家重要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后世儒家启蒙教育中著名的二十四孝典范人物中,两汉三国就占了十一位,可见其时对孝的注重。

孙登自小由徐夫人养大,以徐夫人为亲母,孝敬有加。前面已经提到过孙登对待徐夫人“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以示尊崇。在孙权立自己为皇太子时,也明确表示母亲在吴,应先立为后。

对待孙权呢?孙登一样恪尽儿子孝道。孙登的弟弟孙权的二儿子孙虑死后,孙权很悲伤,专门降低减少了自己的膳食标准。孙登知道后,昼夜兼行赶往建业去见孙权,见到孙权后悲痛哭泣,劝谏孙权保重身体,孙权这才恢复了自己的膳食标准。

住了十几天后,孙权想让孙登回武昌,孙登乞求留下来继续侍奉,因为长久在外,不能早晚请安,有违儿子之道。武昌有陆逊留守不用担心。孙权丧子之痛犹存,难得有这么个孝子陪伴,也就同意了。

儒家讲求忠君,孙登对孙权也是忠心耿耿。孙登临死之前,上疏孙权,除了请求孙权“笃养神光,加羞珍膳”的孝敬之心以外,还在立储、用人、施政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上疏的末尾以楚国公子贞临死前留下遗言对时政提出告诫,君子认为他忠诚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孙权的忠心,“故子囊临终,遗言戒时,君子以为忠,岂况臣登,其能已乎?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儒家讲求仁政爱民,孙登在日常生活和为数不多的执政时期里也奉行仁政爱民理念。有几个小故事可以体现出孙登的这种思想。

一是孙登打猎时,担心践踏秧苗,宁愿绕远道而行。猎间休息时,又恐怕扰民,有意选择空旷无人居住之地。

二是孙登有次乘马外出,差点被一枚弹丸击中,左右亲兵四处搜索,刚好看到一个拿着弹弓带着弹丸的人,都认为是他射的,那人不承认,亲兵们要揍他,被孙登制止了。然后将这个人的弹丸拿来比较,结果明显不是,孙登就把他放了。

三是宫里丢失了一个盛水的金马盂,后来发觉是左右所为,孙登不忍心严惩,训斥了一阵后遣送回家,还嘱咐其余人不要张扬。

前面提到孙登看望孙权后留在身边没走,刚好孙权要征讨新城,就让孙登留守。当年因为收成不好,出现很多盗贼,孙登亲自制订律令来防范,深得防止盗贼的要领,其死前上疏中也针对时弊提出建议,认为法令太繁,刑罚太重,应该与将相大臣详细商议,制订宽刑轻赋,均息力役的政策,以顺民心。并详细罗列了可以参与制定政策的十几位大臣名单。

孙登的上疏有父子之情、兄弟之谊,情真意切;也有君臣之义、社稷之心,公忠体国,读来令人唏嘘。宋人叶适对孙登的评价相当高,认为:“孙登德兼于能,知人则哲,深达治要,临殁一疏,不论三代以前、三代以后,世子藩王之贤,少有及者,同时曹子桓、子建,何足道哉!”

非常可惜的是,这位可能的仁君身体不好,于赤乌四年(241年)去世,年仅三十三岁。

赤乌五年(242年),孙权立三子十九岁的孙和为太子,此时孙登、孙虑已死,故仍然是立长。像为孙登选择师友时一样,孙权也为孙和指定了老师和侍从。

阚泽为太傅,薛综为少傅,名士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为侍从,其中阚泽任中书令时就已经是孙和的老师,当时孙和才十四岁,还没被立为太子。从张纯为太子辅义都尉的官职来看,其余三人也应该和孙登的“四友”一样为都尉。

孙和被立为太子,和其母王夫人有很大的关系。孙权宠爱王夫人,爱屋及乌,也很宠爱孙和。孙和本身也比较聪明可爱,少年时就显得很有智慧,孙权特别喜欢他,经常带在身边,给孙和的赏赐也最多最好,其他儿子没法和孙和比。

其实在孙登没死前,孙权就有立孙和的意图,孙登已经有所察觉,就有将太子位让给孙和的想法。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别人都是打破脑袋争太子,孙和却要将到手的太子拱手相送,估计其中也有不得已的地方。

孙和因母得宠,而孙登的短处就是生母低贱,养母废处,失去了一层有效的保护,太子之位并非牢不可破。孙登如果不死也有可能被废黜。

孙登死前上疏中明言:“皇子和仁孝聪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可以说这是孙登的公忠之心,但也可以看出孙登已经觉察出孙权对孙和的宠爱,不然不会直接建议立孙和。事涉国本,至多也就是建议孙权注意这个问题而已。

历史上很少见太子死前指名道姓地建议由另一位皇子来接替自己的事情,这是犯忌,立太子是皇帝的事情,容不得他人置喙。

不管怎样,孙和总是符合立长的原则名正言顺地成为太子,簇拥在身边的也是一批儒学名士。孙和十四岁时,在阚泽的教育下,已有“好学下士,甚见称述”的良好表现,成为太子后在老师宾友的熏陶下,也表现出儒者之风。

具体来看:

一、尊师爱学,好文学,善骑射,聪明敏锐,尊敬师傅,爱好人物。

二、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讲校经义,综察是非,及访谘朝臣,考绩行能,以知优劣,各有条贯。”能够“讲校经义”必须要有一定的水平。能对朝臣进行考绩并“各有条贯”,表明其实际运用能力很强。

三、孝敬之道。赤乌十年(247年),孙权让诸葛壹假装背叛引诱魏将诸葛诞,孙权亲自带军潜伏,准备伏击诸葛诞。孙和非常担心孙权的安危,为此不再和大家一起吃饭,多次上疏孙权注重安危,一直到孙权回来才安心。

孙和继位符合立长原则,又精研儒学,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和前太子孙登十分相近,以前拥护太子孙登的儒学朝臣又转而拥护孙和。

太子聪颖,母亲健在,大臣拥护,按说孙权就该以其为唯一的接班人精心栽培认真培养,谁知平地起风波,孙权居然莫名其妙地培植鲁王孙霸与孙和分庭抗礼。东吴朝堂上堂而皇之地出现“二宫并争”的奇特现象。群臣分为两派,明争暗斗。公主孙鲁班插手其间,兴风作浪。朝政一片混乱。最后演变为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清洗,使东吴政权元气大伤。

就在立太子的当年八月,孙权立四子孙霸为鲁王。在同一宫室接受大臣的朝拜,没有储君与皇子之分,已是违背礼制的作法。

孙霸,字子威,谢夫人所生,为鲁王,也深得孙权喜爱,喜爱程度与孙和不相上下,但二人名分不同,一为储君,一为臣下,这样下去很容易引起矛盾。

果然,没过多久,孙和、孙霸不和的消息就传到孙权那里,孙权立即以修学为借口杜绝二人与朝臣的往来。大概孙权此时已经发现朝中有可能形成太子党和鲁王党的趋势,想以此断绝二人与朝臣之间的联系,防止党争。

可惜太晚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于事无补,太子党和鲁王党已然成形。

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尊崇礼制,维护太子;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希图拥立,党附鲁王。

从此以后,吴国举国中分,形成太子党与鲁王党两个敌对阵营,夺嫡之争愈演愈烈。

孙权对鲁王孙霸的支持,加上孙鲁班对孙和母子的陷害,在二宫并争中,孙和明显处于劣势,太子党纷纷上疏进言,以儒家礼法来尽力维持太子的合法地位。

上大将军、丞相陆逊是江东儒学世家,又长期辅佐前太子孙登,孙登推荐孙和为太子一事,陆逊应该知道并支持。为维护孙和的合法地位,陆逊坚决反对孙权放任孙霸夺嫡,上疏孙权说:

“太子承继正统,其地位应该像磐石一样牢固。鲁王是藩臣,应该和太子有所差别,彼此都要处在自己准确的位置上,这样才能让上下的人都获得安定。”

在上疏没得到孙权采纳的情况下,陆逊连续上书,并要求进京面见孙权,呈述嫡庶之分,挽救孙权的失误。孙权对陆逊的干涉十分不满,多次派遣中使去训斥责让陆逊,导致陆逊“愤恚”而死。

太子党成员主要由儒学世家子弟组成,除了上述的人外,还有尚书选曹郎陆胤、偏将军顾悌、太子府和辅都尉张纯、太子太傅吾粲、太常卿姚信、中书郎纪陟、专典机密的是仪、扬武将军张休、尚书仆射屈晃、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督军使者羊衜等人。

鲁王党成员主要由皇室外戚和寒门子弟组成,除上述人外,还有全寄,全琮次子;吴安,孙权舅舅吴景之孙;素与陆逊不穆的杨竺;孙奇(此人资料不详);诸葛恪长子骑都尉诸葛绰;侍中孙峻,孙坚弟弟孙静之曾孙;还有就是孙鲁班。

其中,步骘和诸葛绰是儒学子弟,步骘因与步夫人同族,参与到鲁王党中,是为维护家族利益;诸葛绰不和父亲一样支持孙和,而是党附鲁王的原因不明。

鲁王党中有内外两个核心人物,孙鲁班居内“欲废太子,立鲁王”, 杨竺居外为立鲁王摇旗呐喊出谋划策,并在孙权单独召见自己时极力称赞孙霸有文武英姿,应该立为太子,孙权居然赞成他的说法。

太子党与鲁王党的斗争十分激烈,公开场合上,鲁王党利用与孙权近在咫尺关系紧密的优势,不断地在孙权面前诋毁太子党。太子党也想晋见孙权当面陈述,但十分困难,陆逊请求了很多次都没得到孙权的同意,只能通过多人不断的上疏,从理论上声张和维护太子的合法性,陆逊、吾粲、顾谭等都是多次上疏维护孙和。

私底下双方也各施手段,如孙鲁班对孙和母子的诬陷,对孙和行踪的监视。孙弘甚至在孙权病重时伪造诏书赐死了朱据。为打击太子党,杨竺罗列了陆逊二十条罪状控告陆逊。

太子党也同样进行秘密活动。前文说过杨竺在孙权面前极力赞颂鲁王,使孙权有立鲁王之心的事情,当时孙权为保密专门屏退了左右与杨竺单独谈话。岂不知家贼难防,太子让人藏在床下偷听得一清二楚,然后全部告诉了太子。

正好太子党成员陆胤要到武昌,到太子处辞行,太子不公开接见,而是微服偷跑到陆胤车上,秘密商议,让陆胤告诉陆逊事情真相,叫陆逊赶紧上表进谏。像不像谍战片?哈哈。

果然陆逊“有表极谏”,比往常更为激烈,并直接说出了孙权与杨竺密谋立鲁王的事情。孙权大吃一惊,这么机密的事情陆逊怎么会知道呢?当场就只有自己与杨竺,那肯定就是杨竺走漏了消息,于是责怪训斥杨竺,杨竺没有泄密,自然不服抗辩。

孙权让杨竺去侦破此事,自证清白。杨竺不用想就知道是太子党人所为,立即查找最近太子党人中有谁去过武昌,结果就只有陆胤,那就一定是陆胤说的。

孙权得到杨竺的回报后派人去追问陆逊是怎么知道要立鲁王的消息,看陆逊怎么回答,没想到陆逊诚实回答是陆胤说的。孙权召陆胤来考问是怎么得到这个消息的,陆胤要为太子隐瞒,就诬告是杨竺说的。

孙权把二人一起下狱拷问,杨竺经不起刑讯逼供,承认是自己说的,孙权本来就怀疑是他,见他承认了,立即将其斩杀。孙权怀疑杨竺的前提是当场就只有他们两个人,做梦也不会想到床底下有人偷听,这事如果真让孙权调查清楚是太子所为,估计太子立刻就会被废。

另外,太子太傅吾粲等人也亲自或派人打探消息,一有新情况立即告诉陆逊,陆逊就上表抗争,可见为了维护本集团的政治利益,双方不论阴谋阳谋都无所不用其极。政治斗争历来都是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不要天真地以为只有“坏人”才会玩弄阴谋诡计,“好人”一样的玩弄。

赤乌十三年(250年)五月,孙权见两派闹得不可开交,严重影响了朝政的运行,不处理已经不行了,但孙权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者是担心如果纠正自己的错误会导致太子党独大对自己不利,干脆一锅端,废太子孙和,流放故鄣。赐死鲁王孙霸。

夺嫡之争以两败俱伤的结果收场,但情形不完全一样。

太子孙和被废流放,保住了性命,其党羽则没有那么幸运,可说是伤亡惨重。吾粲、朱据、张休、屈晃、张纯等十几人被杀,顾谭、顾承、姚信等人被流放,陈正、陈象等人更惨,被族诛。史家评论说宫闱事变,从未如此惨烈。

鲁王孙霸被杀,其党羽却没受多大损失,除全寄、吴安、孙奇、杨竺等几人被杀,杨竺的哥哥杨穆被流放外,其余主要成员如孙鲁班、孙峻、孙弘等毫发无伤,转而支持孙亮,在诛杀诸葛恪之后执掌朝政。

孙权明明知道袁绍废长立幼导致失败的事,为什么会在立孙和后又扶持孙霸与太子分庭抗礼并想立孙霸取而代之呢?隐藏其中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