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记录孩子这次伤寒感冒发热

 斜杠美妈成长记 2023-06-20 发布于天津

01

先说说这次孩子生病大致的过程和结果:

9岁2个月男孩,上次发热生病是2022年12月16日左右的新冠感染。

这次生病发热是从6月18号早上6点15分开始的,起烧温度是37.6度。然后是6月19号夜里3点45分全部退烧,当时测量的体温是37.2度,因为后面孩子一直睡着,摸着头部和身上一点也不热了,后面也没有再测量过体温,所以应该是慢慢地完全趋于正常的。

病程中最高体温38.8度,整个病程持续了21小时30分钟,比上次新冠感染病程还短。

并且是孩子从小到这么大,病程最短的一次,以前用西药,发热全部褪去,病程至少是30个小时。

整个病程吃了2次午时茶颗粒,半碗蚕砂竹茹陈皮水,一次止痛药:0.5片对乙酰氨基酚,结尾是以一包防风通圣丸收尾的。

02

生病病因:

6月17日周六,天津气温37度。

上午10点左右开的空调,到下午18点,孩子是一直呆在空调间里面的。

其实这天比着周五的40度,相对凉快了一些,并且有风。下午15点,我自己感觉一直吹空调吹的不舒服,就跑到另一间屋子看书去了。当时有叫孩子出来透透气,他不愿意出来。

中午午餐是爸爸做的,爷俩吃的米饭,我没啥胃口,爸爸给我单独下的鸡汤面。另外,炒了一盘四季豆,炖的大公鸡。

孩子吃了2碗米饭,一个大鸡腿,可能还有几块鸡肉,具体的也没有看见吃多少。

四季豆炒的是又油又咸,孩子吃完饭还喝了一杯酸奶。

下午17点姥姥回来切的西瓜,孩子吃了2块。其实吃的饭倒不是很多,可能是因为没有活动量,就显得有点多。

然后最重要的是这两天我观察到孩子有点夜里磨牙,我家孩子一有磨牙出现,就是积食了,调整饮食会立马好转。

但我只知道,周四我去学校送午餐,带的米饭可能让他吃的有点多。别的饮食都没有觉得有问题。

后来生病他告诉我,每天的晚上睡觉,他会偷偷拿一把大概6-7个生板栗吃,已经连续吃了三天了。生板栗是去年晾的,非常的硬,很不好消化。

我最近怕生虫才拿出来放到杂粮桶里,准备煮粥吃。谁知道他吃着甜,就顺手拿着吃,还睡觉前偷偷吃。

所以生病的主要病因前,是有轻微的积食因素在内的。

接下来是主要病因:

18点,我们一家四口去附近的商场遛弯,爸爸顺便想买双鞋子。

在爸爸试鞋,我试衣服的时候,刚好碰到了他的同班同学,于是两个人,你踢我一脚,我踹你一下,在商场空地跑来跑去。

我们买完鞋子衣服,爸爸说要去蔬果超市买点菜,我就想着让孩子多玩会儿,毕竟今天没活动量,于是我和姥姥陪着孩子,让他去买菜。

后来两同学又找了一个小伙伴一起加入,于是在商场里玩捉迷藏,跑起来躲着,然后找到了抓人。怕被抓到就使劲跑,三个人都跑的是满头冒大汗。

我就出门遛弯,没有带任何纸巾,孩子找我擦汗,我也没东西,就没有擦干。后来听孩子说还在有风口的地方吹了吹。

大概玩了30分钟,爸爸买完菜,我们出商场,孩子头上还全是汗水。

当时可能外面还有点风,就这样回家了。我知道孩子冒大汗了,没敢让他洗澡,用毛巾给他擦了上半身。

然后晚上睡觉依旧开了空调,当时孩子是睡的凉席,我自己睡的被子,因为我怕冷,我们的大床用两块席子拼的,我把自己的去掉了。有那么一瞬间,我想着席子这么凉,孩子后背会不会受寒。

03

发病:

6月18日,早上5点40左右,我被孩子踢醒,差点都给我挤到床下去了。然后我气呼呼的起来跑到沙发上躺着,还抱怨没让我睡好觉。

发热第一阶段:

6点15分,孩子说他感冒了,有点头疼,流鼻涕。我一边测量体温,一边让他用卫生纸取嚏法排了排寒

体温37.6度。不怕冷,轻微流鼻涕,头疼,舌苔白厚,但也不是太厚,舌尖微红,无汗,脉浮紧。邪气在表。

当时想着可能就是简单的冒汗受风,有寒有点积食,就吃一包午时茶

6点30分,大椎刮痧,喝米汤,后背稍冒汗,头上腿上也都感觉冒汗了。

7点05分,37.5度。7点10分,吃了小半碗米粥早餐。

肚子热,手心手背热,脚热,头热。所以他这个发热很平缓,症状不严重。

中间推推八髎穴,做做肚脐和气术(想着让他排便),搓搓涌泉穴(引热下行)。

9点10分,测量体温38.6度。距离上次喂药3个小时了,没退热还升温了,就想着加次午时茶,又喝了一包午时茶。

然后还用霍香正气水敷了肚脐(因为一坐起来老是掉,温度也没有降,所以不太清楚效果,没用多长时间)。

然后给孩子揉了小天心,大清了天河水(阳光育儿宋老师的方法)。

孩子期间有感觉热,想冒汗,但又冒汗冒不透。

我觉得可能是这个午时茶治病范围广,但对风寒疼痛没有太大针对性,我当时应该选择风寒感冒颗粒或者葛根汤颗粒,冒汗冒透了就不会有后面的身上疼,寒依旧束表的情况了。

但这时候问孩子感觉,依旧是感觉不冷不热,手脚是暖的,舌苔依旧白厚,舌尖稍红。

10点40分,体温38.7度。开始出现小腿肚疼。结合后面的腰疼,我就更加坚定是膀胱经受寒了,与开空调睡凉席,真的有关系。于是给他按揉小腿肚。

接着出现了,耳朵红热,下嘴唇红,但由于孩子说嘴唇痒,一直用舌头舔,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有热。这个耳朵红热,11点20分,我给双耳尖放血了。

11点40分,体温38.4度,体温下降了0.3度。

中间又揉小天心,大清了天河水。

12点15分,体温38.7度。这中间的空挡,我煮了一份蚕砂竹茹陈皮水,让爸爸煮了一份三根汤。

12点25分,孩子嫌三根汤苦的难以下咽。就喝了半碗蚕砂竹茹陈皮水,清内热的,按说应该39度以上再喝,但想着接近39度了,就喝了起到退热的作用。

这个时候孩子出现了,头疼的厉害,因为温度接近39度,也不知道到底是胀疼还是寒疼,只说头疼的难受的很。

然后还有小腿肚疼,后腰疼,膝盖疼。腿软乏力,特别不舒服。(其实这个时候依旧是寒没有祛除掉,寒导致的疼痛)。

因为后来有用新冠感染试纸检测,没有新冠二次感染。所以这里应该不是新冠病毒导致的,是纯伤寒。

但我拿不准啊,要说是寒吧,他耳朵热红,下嘴唇红,舌头尖红(风寒感冒舌头尖也会红)。

要说是热吧,他没有嗓子疼,没有舌头红。这个时候只有疼痛,其实这个时候,我自己也不确认就是风寒感冒的情况下,直接上防风通圣丸就可以了。

刚开始我想喂葛根汤颗粒的,能解决肌肉疼痛,但也怕会不会发汗太过。并且倪海厦又说葛根汤适合温病,现在感觉他说的有点不靠谱。

因为18号那天也很热,加上生病不开风扇,不开空调,不发汗孩子可能就有汗出来,也不知道能不能再发汗。

并且我手心有汗,通常情况下摸不出来孩子是不是有汗,用手心摸,一直觉得脑门有汗,孩子说没汗,爸爸让我用手背去试。

孩子疼的嗷嗷叫,爸爸又催促:这种情况得用止痛的对乙酰氨基酚啊,我上次就是那头疼的很,用了就好了,啥啥啥的。

对于一个中医辩证的新手来说最受打击的就是家人的不信任,因为我心里很明白西药退热原理和中药是完全不同的,不能中西药混用。

但迫于无奈和对自己的辩证没有自信,孩子的强烈不适,就只好用了0.5片对乙酰氨基酚,止痛。当然还有所谓的退热。因为我知道西药是强制性退热,根本不是解除病因,坚持几个小时,温度一定会卷土重来。

发热第二阶段:

12点35分,0.5片对乙酰氨基酚。

14点25分,体温37.7度,后背出了很多汗。温度降低,肌肉疼痛消失。截止到15点25分,孩子后背一直有冒汗。

16点05分,37.7度。

17点05分,38.1度。

17点40分,37.6度。

18点,38度,孩子有点脚凉,给搓了涌泉穴。温度有点卷土重来的意思了。

18点20分,38.4度。

于是按照宣宾老师的退热按摩法按穴位,但孩子怕疼,也不是很配合。

18点45分,38.2度。

19点05分,38.4度。

19点40分,38.6度。

发热第三阶段:

吃西药退一点温度后,孩子也没有什么不舒服了。到温度又慢慢的升上来,于是就想着再吃次药吧。于是19点40分吃了一包防风通圣丸。

管你风寒还是风热,表里双解吧。至少不会犯太大错。

21点,后背开始出汗,这次不同的是,腿上也开始出汗,就不光是后背出汗。并且吃完防风通圣丸开始有放屁出来,放了大概5-6个。

21点20分,体温38.8度。(这里其实是温度达到了这次生病的顶峰,下面就该开始下坡了)。

21点35度,38.6度。

22点30分,38.5度。

我这个时候分析孩子的情况,表证基本没有了,这个体温没有完全降下来,可能还有一些轻微的内热,因为没有排便。

我这次之所以没有用通便的开塞露或者蜜导煎,是因为这几天学习倪海厦的视频课,他讲的表证不除的情况下,不能攻下。

所以就只做了下推八髎穴和揉肚子,但孩子依旧没有便意,孩子目前没有任何不适,也不愿意用开塞露通便,就没有操作。

22点45分,后背一直有冒汗,孩子是已经睡了的,但我是准备熬夜看着完全退烧的,所以也一直过一个两个小时拉起来喂米汤。

23点30分,体温38度。从19点40分吃药,到现在4个小时,温度才下降了0.6度。

一直到6月19日的,1点40分,体温依旧在37.9到38度徘徊。除了给孩子不间断的拉起来喂米汤,擦干汗,摇扇子。没做任何操作。

3点,体温37.6度,有下降了0.4度。

3点45分,37.2度,恢复正常温度。病程到此结束。我接着也安心的睡觉了。

到第二天早上,额头,后背能明显感觉出来都是完全趋于正常了。有点轻微的嗓子有痰,舌苔有点厚。注意饮食就可以了。

6月19日,请假没上学,早餐一点小花卷,说自己喝米汤喝够了,米粥没吃,喝了一点白开水。

上午肚子里有硬块,有便意,刚开始拉了2块。后来又拉了一次,据说拉出来了5-6块羊屎蛋便便,没有拉稀。

防风通圣丸里面有保护脾胃的成份,我本来想着会拉稀,也可能是吃的次数少的原因。

中午小半碗烂面条。

下午15点,喝了两杯大米面糊汤。

晚餐吃了一点点面条,喝了一碗面条汤。

睡觉前有点轻微卡痰咳,注意饮食就可以了,也不用处理。不影响睡眠。

周二,起床起晚了,请假没上学,在家复习,写作业。

04

后续:

 19号周一,我之前群里咨询静心老师关于伤寒和温病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回复。

随后趁机把孩子这次生病的困惑说给老师听,得到了老师的解答,事实证明孩子这次生病与我自己判断的完全一样,不该怀疑自己的判断,就是纯伤寒感冒。只是孩子出现疼痛时候没有太用对药。

有了这次孩子生病中医辩证经验,自己心里更有底了,至少爸爸知道确实用中成药能大大的缩短病程。每次孩子发热虽然他不怎么管,但也知道会拉扯两三天,下次看能不能坚决纯中医。

所以如果当时不吃止痛药估计病程更短,中医治病是正气战胜邪气,给邪气以出路,自然退热。邪气怎么来的就怎么出去。

也有可能我家娃平时体质可以,这个也很重要,因为体质好一些才能扛病,这个得靠以后的经验来检验了。

这次孩子生病的最大收获是中医辩证用药更加的有信心,孩子发热有效控制温度才是王道,根本不会像以前,不退热慌了,一看38.6度又慌了。

最后强烈建议大家学中医,真的孩子少受罪,家庭少矛盾。特别是一些有惊厥的孩子,孩子发烧个几天,你就得熬夜至少两夜。熬夜熬的烦的,就会引发夫妻问题。

我家这次生病,让爸爸熬个三根汤,都不按照时间,还溢出来洒了很多。根本不用心,我当时真的气的想骂人。

当然还是平时要细心再细心地照顾孩子,不让孩子生病才是真正的强者,中医博大精深,咱这三脚猫的功夫就只怕应付不了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