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随时有可能废君自立的孙可望,永历君臣打算如何自救呢?

 历史系的小学生 2023-06-20 发布于宁夏

历史人物传记《只手曾擎半壁天——李定国传》系列连载NO.49

极端的危险使永历君臣认识到,不能再这么得过且过下去了,要想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只能主动寻求应对之策。

到底谁才能成为救永历皇帝于水火的那个人呢?

朱由榔想到了李定国。

想当初,永历朝廷被安置到安龙以后,孙可望每年只肯给他们提供八千两银子、六百石大米,这点钱粮根本不够用,包括永历皇帝在内,所有人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

李定国和刘文秀听说了此事,专门派人前往安龙,向皇帝陛下请安,并送去了很多银子和粮食,帮助永历朝廷渡过了难关。

后来李定国攻克桂林,逼死孔有德,俘虏了叛徒陈邦傅父子,虽然俘虏是送到贵阳交给孙可望处置的,但是李定国也没忘记派人到安龙向永历皇帝报捷。

这些事实充分证明,李定国心里是有他这个皇帝的。现如今,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李定国身上了。

永历朝廷的大学士文安之向朱由榔建议,下一道密诏给李定国,召他带兵到安龙保护皇帝。

文安之算是和朱由榔想到一块去了,可是问题是,派谁去执行这个送密诏的任务呢?李如月被孙可望剥皮实草的惨状至今还历历在目,哪个大臣现在还有跟孙可望对着干的勇气呢?

文安之和另一位大学士吴贞毓绝对值得信赖,但是他俩目标太大,在安龙有孙可望这么多亲信眼线严密监视的情况下,派他俩去跟自杀没啥区别。自己身边倒是还有几个信得过的太监,但是他们身上缺陷太明显,既没有胡子,说话又阴阳怪气的,从事这种秘密工作迟早要暴露。

朱由榔犯难了,李定国是自己摆脱险境的唯一人选,此事绝不容许出现一丁点纰漏,送密诏的人选必须慎之又慎。

到底谁才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呢?

(影视剧里的永历皇帝朱由榔形象)

毫无头绪的朱由榔只好找人商量。他私下把自己的亲信太监张福禄和全为国叫到跟前,悄悄对他们说:“孙可望对朕一点人臣之礼都没有,奸臣马吉翔、庞天寿又担当他的耳目,朕寝食不安。朕最近听说李定国亲统大军,直捣湖南、两广,俘虏了叛徒陈邦傅父子,尽忠报国之名中外皆知,将来能使朕脱离危险的必定是此人。何况李定国与孙可望一直不睦,我打算写一封密诏,派人召李定国来护驾,你们能替朕秘密筹划此事吗?”

张福禄和全为国想了半天,小声说出了五个名字:徐极、林青阳、胡士瑞、张镌、蔡縯。

朱由榔瞬间就明白了,这五位大臣前段时间曾经上书弹劾马吉翔和庞天寿依附于孙可望,应该是忠贞可靠的,而且他们官都不大,轻易不会引起孙可望狗腿子们的怀疑。

很好,那你们七个人就抓紧时间商量出一个方案吧。

七个人经过秘密商议,均表示赞成以密诏召李定国入朝护卫。五位大臣提出,此事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为了稳妥起见,应该再去找老成持重的内阁首辅吴贞毓商量一下具体的实施方案。

五位大臣当即秘密前往吴贞毓的家里,与吴首辅商议。

面对日益危险的时局,吴贞已是忧心忡忡,所以他完全赞同召李定国入朝护卫。他对五位大臣说:“现在朝廷如此衰微,正是我等尽忠之时。”之后,他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孙可望在安龙拥有如此众多的耳目,万一泄露了一丁点消息,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谁能完成这个无比艰巨危险的任务呢?

林青阳站了出来,表示自己愿意排除千难万险,亲自去走一趟。

吴贞毓朝林青阳点了点头:“我相信你肯定能不辱使命,就怕朝廷里的奸党会对你有所怀疑,恐怕你得找个正当理由请假才行。”

考虑如此全面,不愧是首辅大人!林青阳立即向朝廷请假,说要回老家安葬亲人。

合适的人选有了,合适的理由也找好了,接下来就差密诏了。吴贞毓安排礼部祀祭司员外郎蒋乾昌拟定了密诏的内容,再由兵部职方司主事朱东旦誊抄下来,最后由张福禄悄悄带进宫中,盖上玉玺,密诏就此完成。

1652年(南明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十一月,背负着永历君臣满怀期待的眼神,林青阳身藏密诏离开安龙,出发去寻找李定国。

由于孙可望在安龙附近设置了许多路卡,为了保险起见,林青阳不得不尽量选择从小路走。

或许就连林青阳自己也不会想到,他这一走,居然走了整整一年。

从林青阳出发那天开始,永历皇帝就开始了日复一日的等待。他希望林青阳能尽快找到李定国,然后李定国能尽快带着部队赶到安龙保护自己。

一直等到第二年六月,眼看林青阳都走了大半年了,却是音信全无,到底林青阳找到李定国没有?李定国是否愿意过来护驾?啥时候能到?这些问题全都没有答案。

永历皇帝实在等不住了。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现在的世道并不太平,万一哪天孙可望心血来潮,选择强行称帝,永历皇帝的命运是可以预见的。而被永历皇帝当成救命稻草的林青阳却始终没有任何消息,换做是你,你也会发疯的。

(影视剧里的永历皇帝朱由榔形象)

快要发疯的朱由榔派人找来了吴贞毓,暗中吩咐他再派一个可靠的人去李定国那儿打探消息。

吴贞毓非常理解皇帝陛下内心的焦急。事实上,他也为此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夜长梦多。万一走漏了消息被孙可望发现,那大家就都完蛋了。

经过慎重考虑,吴贞毓向永历皇帝推荐了新的联络人选:翰林院孔目周官。

武安伯郑允元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马吉翔长期从事特务工作,这是个嗅觉比狐狸还要敏锐的人,朝廷屡次三番派人离开安龙,肯定会引起马吉翔的注意。现如今最稳妥的办法应该是找个合适的借口支开马吉翔,再让周官出发,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永历皇帝认为郑允元言之有理,刚好这个时候传来了李定国收复广西全省的捷报,永历皇帝便以南宁收复以后需要朝廷重臣前去镇守为理由,派马吉翔前去。

马吉翔虽然以老奸巨猾著称,却也没有猜出这个命令里面不能说的秘密,只能听从皇命,启程前往南宁。

如果知道这次出差还能有拯救自己性命的意外收获,相信马吉翔一定会好好感谢郑允元的。

马吉翔离开安龙以后,周官马上带着另外一份密诏再次出发。

其实林青阳这个时候已经完成了自己送密诏的使命,只不过李定国当时正在湖南和清军死战,实在脱不开身,为了不让皇帝陛下太过着急,只能让林青阳先回安龙复命。

周官不辱使命,带着密诏再次找到了李定国。

接连收到永历皇帝两道求救的密诏,使李定国充分认识到了皇帝陛下现在的处境。他接过密诏,看到了永历皇帝近乎哀求的词句:“马吉翔、庞天寿表里为奸,准备谋害朕,朕命你替朕剪除他们,待朕与你握手之时,就立即晋封你。”

李定国看完密诏,大为感动,当即对着永历皇帝所在的方向连连叩头,甚至把头都叩破了,鲜血直流。他对周官说:“陛下久蒙屈辱,请陛下稍安勿躁,孙可望虽然为我兄长多年,但我宁肯辜负他也不会辜负皇上。”他又给吴贞毓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广东尚未平定,目前进退皆难,请您务必做好保密工作,等我收复广东,就去迎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