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报道】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后白色表皮样囊肿转变:示范病例

 ICON伽玛刀 2023-06-21 发布于上海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Case Lessons 2023 6月 12日在线发表日本Hideki Matsumoto , Yuki Shinya , Satoru Miyawaki  , 等撰写的病例报道《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后白色表皮样囊肿转变:示范病例。White epidermoid cyst transformation after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illustrative case》(doi: 10.3171/CASE2376. 

背景与目的

白色表皮样囊肿(White epidermoid cysts, WECs)是一种罕见的表皮样囊肿,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尚不清楚其流行病学方面和发病机制。笔者报道了1例经影像和病理证实的经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后由典型表皮样囊肿转化为WEC的病例。

观察:

该病例为78岁男性,23年前因左侧桥小脑角区典型表皮样囊肿接受过2次手术,14年前因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接受过射波刀SRS治疗。肿瘤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散加权成像不受限制,SRS治疗后肿瘤逐渐增大。因此,通过左枕下开颅进行了挽救性手术,术中发现一个囊肿,有棕色的粘性液体成分,与WECs一致。组织病理示角蛋白钙化及出血,诊断为WEC。术后病程顺利,三叉神经痛消退。术后2年未见肿瘤复发。

经验:

据作者所知,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经影像学和病理学证实的SRS治疗后由典型表皮样囊肿转化为WEC的病例。辐射效应可能参与了这种转变。

病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患者男55岁,因左侧三叉神经痛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左侧桥小脑角区肿瘤。他接受了两次左枕下开颅肿瘤切除术,病理证实肿瘤为典型的表皮样囊肿,角化囊肿周围有扁平的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图1A和B)。术后10年,左侧TN复发,使用射波刀(Accuray, Inc.)进行SRS治疗残留的肿瘤接受了总剂量的一部分照射(was irradiated with a part of the total dose )(图2)。T1WI低信号的肿瘤(图3A)变为高信号的肿瘤(图3B)。SRS治疗14年,患者出现左侧TN, CT检查发现肿瘤复发(CT;图4)。肿瘤T1WI呈高信号(图4B), T2WI呈低信号(图4C), DWI无限制(图4D)。因此,我们通过左侧枕下开颅进行了挽救性手术(图5A和5B)。术中发现一个囊肿,有棕色、黏稠的液体成分,与WECs的情况一致(图5C和D)。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肿瘤有角蛋白钙化和出血,被证实为WEC(图1C和D)。术后2年未见肿瘤复发。

讨论

观察

典型的表皮样囊肿CT平扫呈高密度,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通常为固体,不含甘油三酯。WECs蛋白含量高,黏度大,不典型,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本病例显示了WEC转化前后具有代表性的影像学改变。历史上,已有多项研究报道了WECs特有的影像学特征。Braun等于1977年首次报道了CT上的高密度表皮样囊肿。他们报告了导致CT上高密度的因素,包括出血导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角蛋白皂化以及碎片皂化为钙。Ishikawa等报道低密度表皮样瘤在CT上倾向于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而高密度表皮样瘤在CT上倾向于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最后,Horowitz等在1990年将T1WI上表现为高信号的表皮样瘤称为“白色表皮样瘤”。此外,Ren等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定义为“典型表皮样囊肿”,共检查了428个表皮样囊肿。发现“典型表皮样囊肿”24例(5.6%),其中14例术前未诊断为表皮样囊肿。在21例(87.5%)“不典型表皮样囊肿”中观察到含铁血黄素沉积,包括血肿在内的病变被认为是不典型影像学表现的原因。组织病理学上,典型的表皮样囊肿充满了富含碎片、角蛋白、水和胆固醇晶体的软质、蜡质或片状物质相比之下,WECs具有相对较高的粘度和蛋白质浓度,因为炎症、感染和角蛋白脱落导致囊壁变性和蛋白质水平增加。本病例也提示了WEC转化前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如前所述,关于WECs的病理结果有多种报道;然而,尚未完全阐明WECs发生的详细病理机制。此外,多项研究报道了表皮样癌在复发过程中恶变为鳞状细胞癌,报道发生率为0.011% - 0.045%。在该病例中,仍不明确WEC转化的确切病因。这种转变可以归因于手术干预、SRS治疗或两者结合,也可能只是自然发生。虽然不能完全排除所有可能的解释,但很明显,WEC转化在放射外科治疗后得到了证实。据我们所知,之前没有记录到典型的表皮样囊肿在SRS治疗后转变为WEC的病例,这使得这个病例是独特的。

经验

本例为第1例SRS治疗后由典型表皮样囊肿转化为WEC的病例。射波刀SRS治疗可影响TN的组织学改变。仅基于本病例无法解读详细的评估,但在我们的病例中,辐射效应可能参与了WEC转化。初次手术前无法获得详细的图像,这可能限制了本文的报道。需要进一步的病例积累来阐明详细的机制。

综上所述,我们描述了一例在SRS治疗后由典型表皮样囊肿转化为左侧CPA WEC的病例。表皮样囊肿在复发过程中可转化为WECs,放疗可能参与了这种转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