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散文:家里的那些老古董,每一件,都充满了难忘的回忆

 梦回乡关 2023-06-21 发布于浙江

文/情感学院院长

全文共2000字


俺爷住的那间西屋,他走了之后,就成了家里堆放杂物的地方。

印象里,透过漏风的破木门往里窥看,依稀能看到俺爷留下的不少老物件儿,用俺爹的话说,这都是家里的老古董。

这些老古董里,最醒目的是那辆木制的独轮车,只有一个轮子,也是木的,车身中间高两侧低,左右都可以坐人和载物。

听俺爹说,这种车子很难推,一不留神,就会人仰车翻。有次,俺爷推着俺奶回娘家,下河堤时,车轮子被一块硬土坷垃硌了一下,车身瞬间不稳,俺奶“嗷”的一声翻进了一旁的土沟子里,幸好冬天穿的棉衣厚,俺奶才没受伤。俺爷把俺奶搀起来,两人互相笑笑,拍打几下身上的泥土和草屑,就推上车子继续赶路了。

初中那会儿,我曾试着推过这车子,上面什么都没放,我就已经觉得很难控制住车把,更不用说上面坐着个人或是放几大包粮食了。

家里有了地排车和大杠自行车后,独轮车就不再派用场了,别人家大都将它拆掉当成了柴火烧,俺爷不舍得,撂在了西屋里,一直放到去世。

独轮车的旁边,还有一个木家伙,那是俺奶留下的。远看,像两个风车被串在了一起,上面缠了几道麻线,听俺娘说,这是老一辈纺棉花的机子,纳鞋底的棉线就是用它纺出来的。

小时候,我对它充满了好奇,有事没事,就去摇一摇上面的木把手,看着纺车呼呼地转动,心里感觉挺美。

俺娘会纺棉花,但家里的这台纺车她从来没用过,家里的棉线都是她从俺姥那里拿来的。

俺姥家里也有台这样的纺车,我曾亲眼见过她老人家坐在机子前,一手缓缓摇动纺车,一手扯着条状的棉絮——我上手试过几次,但棉絮老是断,后来觉得没意思,就不再试了,但我依旧喜欢摇动纺车。

俺奶去世后,家里的这架纺车,俺大姑曾想搬到她家里去(她老婆婆想要),但俺爷说啥也不愿意,后来俺大姑就打消了念头。

那么多年,这台被蛛网查封的老纺车,一直陪伴在那台干得发裂的独轮车左右,像一对垂暮之年的老两口,默默守护着彼此。


顺着纺车摇把的方向往里屋走,在一辆铁架子车脚下,放着一个青石槽子,那是当年给家里那头小青驴拌草料用的。

石槽子里,靠墙竖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铡刀,想必,小青驴吃的麦秸、玉米叶、青草,都是被它一截截地斩碎,然后倒进石槽子里。早些年,我曾心血来潮试过那把铡刀,它已不再锋利,一小把玉米叶斩起来都颇显得费劲。它也老了。

再往里面走,在里屋的西北角,放着一个长柄的木家伙,它叫耧,是老一辈儿耩麦用的。

小时候,我曾见俺爹俺娘在地里用过它——耧上朝天的“木嘴”里,放好麦种,俺爹在前头拉着耧走,俺娘在后面扶着,俺爹拉耧的节奏,全听俺娘的指挥。

后来,家里买了铁制的耧,更小巧也更轻便,这木耧也就闲置了。

跟着木耧一起闲置的,还有南墙木窗棂上挂着的那几把镰刀。木耧上的犁铧开始生锈时,镰刀上早已经爬满了锈迹。

这几把曾经闪着寒光的镰刀,曾一天能割下好几亩麦地的镰刀,自从收割机轰隆隆地开进麦田后,它们也无可奈何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昔日的老伙计——那块磨刀石,也变得不再引人注目。除非哪天家里的菜刀钝得实在切不动肉了,才想起它来。平日里,它都被扔在西屋的窗台上,落满了灰,很是狼狈。

西屋外墙的窗台下,长年立着一个大石磙,它不是用来磨刀的,而是当年俺爷从碾盘上卸下来,当饭桌子用的(他喜欢蹲在一旁吃饭)。

它的老搭档——那个碾盘,裂作两半后,成了家里压水井旁的垫脚石,经年踩下去,已完全陷进地里了。


我家的老古董,可不止刚才提到的这些大物件儿。在俺爷西屋冲着正门放的供桌的抽屉里,还有几件小型的老物件儿。

一是俺爷收藏的一小捧老钱(旧钱),里头有康熙通宝、乾隆通宝,也有大清银币和袁大头。听俺爹说,要不是俺大姑小时候曾偷偷拿走一些做了毽子,老钱可不止这些。

二是一颗颗磨得发亮的羊拐骨,数来,不下二三十。老家一带,过年有宰羊喝羊汤的习俗,一只羊身上能出两个羊拐骨,取下来,可当孩子的玩具。

听俺爹说,这些羊拐骨当年曾是俺三个姑姑的玩具,他也曾陪着她们玩过,但每次都是他输得最惨。后来,三个姑姑陆续出嫁了,羊拐骨就被俺爷藏进了抽屉里,一放就是几十年。

……

七零八碎地写了家里的好几样老物件儿,虽都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好玩意儿”,但因为用得时间久了或者曾帮着家里出过大力气,心里有了感情,也就不舍得丢掉了——俺爷如此,俺爹亦如此。

这不,前阵子家里翻盖房子,这些老物件儿被一样样给翻腾了出来。街坊们提议,找个收破烂儿的,能卖就卖掉吧。

俺爹不肯。他把东西又一样样搬进了他住过的老屋子里(如今成了羊舍),像宝贝似的给藏了起来。

放着这些老古董干啥?俺爹不知道,我也不清楚。打算放多久?我们一家人也都不知道。也许,在某个晴天朗朗的日子里,听见墙外传来收破烂儿的吆喝声,俺爹可能会萌生卖掉它们的心思——当然,也许他永远都不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