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故事:我的二哥,幼时胆大妄为,人到晚年性情乖戾,行为古怪

 梦回乡关 2023-06-21 发布于浙江

文/子非滋

全文共4026字

二哥其人逸事

1

二哥年长我六岁,眼睛比我大,皮肤比我白,白面书生模样。人真的不可貌相,他的行为举止并不斯文,从小调皮捣蛋,胆大妄为,顽劣异常,常常惹是生非,干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六十年代初,我刚满五岁时就闹着要去上学,父亲便让我到一年级去试读。二哥那时正读四年级。

当时的学校设在一个破庙里,父亲是学校唯一的一个教师,四个年级都在一个教室上课,这让我目睹了他种种桀骜不驯和胡作非为。

家父在校时二哥有些忌惮,还算循规蹈矩,不敢轻易造次。一遇父亲去县城开会或外出学习,学校来了临时代课老师,二哥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一样开始为所欲为,经常把学校搅得天翻地覆,乌烟瘴气。

2

二哥上小学时特别不喜欢做作文,一次父亲又去县城进修,代课的周老师发觉二哥不但没有完成布置的作文作业,还在作文题目下面写了“作文作文,害我淘神”八个被描粗的大字。

周老师在课堂上对二哥进行了点名批评,二哥则在下面像小牛发威要顶人时那样歪梗着脖子,并翻着白眼狠狠地瞪着周老师,周老师见状说,你站起来让大家看看你的模样,二哥立即起身站在凳子上,保持着他歪梗着脖子瞪人的姿势不变,转了个360度,逗得四个年级的学生哄堂大笑,弄得周老师哭笑不得。

二哥由于鬼点子多又胆大妄为,在学校成了娃娃头,一群孩子成天围在他屁股后面转,他甚至比老师还有号召力。有时他在课堂上捣乱,周老师就让他去后排罚站,马上就有几个和他平时形影不离的学生到后排陪他一块儿罚站,这让周老师错愕不已。

周老师越批评他,他便越跟周老师对着干,还给周老师起了个他们课文中《半夜鸡叫》里大地主“周扒皮”同样的外号,外号很快在学生中传开,同学们都私下把周老师称作“周扒皮”。

我们那个时候放学要在庙门前操场列队点名,二哥熟知谁的名字后面就该点他。一天放学,周老师刚点完排在他上面一个学生的名,二哥立即大声叫出自己的名字,并答“到”,逗得全校学生笑得前仰后合。

周老师很生气,宣布其他同学放学,让二哥留下。话音刚落,他转身便跑,周老师一把拽住他的胳膊,他便顺手拽住另一个学生胳膊,他本就是娃娃头,一群学生见状,便一个拽着一个,十几个学生连接成一串,拽得老师踉踉跄跄差点摔倒,周老师无奈只好松开手,他们便嬉笑着一哄而散。

不知道什么原因,那一年父亲不在校的时间特别多,先后来过三个代课老师。中间还来过一个女老师,她多次被二哥气得在课堂上哭,有一次放学后,我见二哥拔了一把茅草爬上老师房顶,把老师做饭的烟囱给堵了,后来这个女老师也知道是他干的,但实在拿他没有办法。

唯有一个姓汪的代课老师是个例外,他深得二哥喜爱。即使二哥在课堂上故意捣乱,多次让他难堪,他也从不生气。

记得有一次汪老师让二哥读课文,二哥故意把忠心耿耿一词读为忠心耳火耳火,逗得同学们笑成一团,汪老师依然不生气,仍和颜悦色地给二哥讲道理,平时只要发现二哥有丁点优点,就在学生面前表扬他,这让二哥这个“顺毛驴”特别得意。

二哥慢慢变得特别尊重汪老师,他不仅不再调皮捣蛋,还经常帮汪老师维护课堂纪律,并给汪老师起了个“汪最好”的外号。

3

二哥上五年级后我们不在一个学校,他的事情我知道的就比较少了。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估计也没少在学校弄些事端,这从每个周末回家父亲见到他时的脸色就能知晓。

后来二哥考上了师专,读师专期间他酷爱古典文学,尤其痴迷文言文,写得一手好诗词,格律特别工整,在家说话也喜欢之乎者也,这让父亲特别反感。

我小时候受二哥影响特别大,他在家常讲些《水浒》、《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古典小说中的一些人物故事,这让我也对古典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三四年级时我就阅读了四大名著和大量课外读物。《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的绰号被我记得滚瓜烂熟,《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是我从小就崇拜的偶像。

二哥爱看书,也爱藏书。他喜欢的书都要包上书皮,破损处都用浆糊仔细粘好,每一个书角都细心摊平,不让有丝毫折叠。

他藏的书不给我看,怕我不小心给他污损了,我只好趁他不在时偷偷拿来看,在他回来之前再给他原样摆放好。

十年动乱期间开展破四旧运动,当地ZF收缴了许多民间藏书准备烧毁,他得知这个消息后,打听到收缴书的存放地,晚上约了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翻窗而入,每人偷了一袋子书扛回来。

偷回来的书大都是现代和近代文学,如:巴金的《家》《春》《秋》,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钱钟书的《围城》,以及《野火春风斗古城》、《红岩》等等。

二哥偷回来的书让我看得如痴如醉,夜不思寐,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

二哥中专快毕业时赶上WG期间社来社去运动,这让他十分不满,他因在学校组织学生上街游行、罢课,被学校给予留校察看处分。后有关部门念其年轻幼稚,仍准他毕业回乡当了教师。

回乡教书期间,二哥认为《新华字典》中对一些字、词的解释谬误较多,便开始着手重新编写《新华字典》,那段时间他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半年时间写得书稿能摞一两尺厚。

父亲知道后,觉得他这不光是不务正业,还是自不量力,多次责骂并予以制止。迫于压力,他虽然不再继续编写《新华字典》,但对父亲却产生了深深的不满和怨恨。

二哥不管干什么事都异常痴迷,但又难以持之以恒。有段时间二哥特别痴迷武术,家里摆放了很多习武器具,每天五点多就起床打熬筋骨。

练了一段时间又开始喜欢乐器,痴迷二胡和笛子,只要一到家就咯吱咯吱地拉或呜呜地吹个不停,初学时拉不成调,吹不成曲,噪音吵得父亲心烦意乱,常被父亲呵斥。

父亲骂人的词语不仅高度精炼概括,还含有辩证观点。我年少时做事有时谨小慎微,有时又胆大妄为,父亲便骂我是“胆小如鼠,胆大如虎”。骂二哥则是:“文不像个秀才,武不像个兵。”

5

二哥到了男大当婚的年龄,父母亲便开始张罗给他娶亲。父亲从小读的是私塾,受封建传统观念影响比较深,对儿女的婚事还停留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陈旧观念上。

受父母之托,很快媒人就带了一个姑娘到家里来,这姑娘没什么文化,长得就像一些电影里故意丑化了的农村姑娘模样。其实在我们老家,许多农村姑娘也出脱得俊秀水灵,杨柳细腰,并不像电影里演得那样,穿个花棉袄,裹个破头巾,一脸幼稚傻气。

二哥有工作,人又帅气,我明显感到这个姑娘略带羞涩的脸上,掩藏不住内心对这门亲事的喜悦。二哥则全程都黑着脸,正眼都没瞧过她,但父母亲特别喜欢,当即就武断地订了这门婚事。

过了几天,按农村礼节二哥应当随媒人一道去女方认亲,但二哥坚决不去,这让父母亲大为恼火。

父亲在家一直是个说一不二的人,从来没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他把二哥叫到面前一顿臭骂,并撂下狠话说:如果明天敢不和媒人一道去认亲,就把二哥赶出家门。母亲则恐吓二哥说:你如果不同意这门婚事,明天就自己去女方家退婚,看人家到时不打断你的腿。

我深深感受到二哥当时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担心第二天他如果真的退了婚,要么被赶出家门,要么被打断腿,那后果将不堪设想。觉得二哥这次一定会屈服,想象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家就会有一个粗壮泼辣能干活的二嫂了。

估计连父母亲也没想到,第二天刚麻麻亮,二哥的背影就已经消失在门前那条弯曲的山路上,他毅然决然去女方家退婚了。

婚倒是如愿退了,父亲却不能如之前所言把二哥赶出家门,这严重挑战了父亲在家的威权,也让父亲感到颜面顿失,父子俩的关系从此开始变得剑拔弩张,水火不相容。

6

从那以后二哥周末很少回家,因为父亲看到他就眼晴冒火,怒发冲冠。二哥的工资虽然从不给家里,但一般也只能维持他半个月的生活,他花钱从没有计划,只要一发工资,见农村谁家有了困难,这个送十元,那个给五元。

后半个月自己没钱了,就开始到处借,实在没钱吃饭了,就厚着脸皮去学生家蹭饭,他在工作期间的经济状况,几乎都是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度过的。

善良的母亲还是惦念着二哥,也知道他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性,每逢周末就让我和弟弟去给他送食物、送米面,有时还送钱,这一切行为还都不能让父亲发现。

每当我和弟弟翻山越岭,远远刚能看到他们学校的院落时,就能听到二胡凄凉悲伤的乐曲在山间回荡,那时二哥拉二胡的水平已经大有长进,他尤其喜欢拉一些忧伤的曲目,后来我知道他经常拉的是《二泉映月》和《江河水》这两只曲子。

二哥每次见到我和弟弟来,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话显得特别多。我和弟弟却都不愿听他不着边际的胡诌乱侃,常在他意犹未尽时,我们俩就匆匆告别。我一直不知道他这是见到我和弟弟高兴,还是看到我们送的“粮草”高兴。

7

长期处在这种偏执、孤寂和妄想的生活状态,二哥的性格变得有些古怪。我后来工作后每年回家探亲,见到二哥时几乎无法和他正常交流,因为他一张口就云山雾罩,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大都讲些不着边际,不切实际的话,让人很难和他保持在一个频道上,我怀疑他精神有了问题,怕他如此状况会误人子弟,但同样是教师的姐姐告诉我,他的书教得还很不错,所在学校的领导和学生们都很赞许,这让我感到十分匪夷所思。

父母去世后,我很少再回老家,偶尔回去一趟也很难见到他,听人说二哥退休后反而更忙了,传说他精通周易,懂阴阳,会看风水,在当地小有名气。常被人请去帮人建宅选址,遇事择个黄道吉日,并能给人指点迷津,逢凶化吉,俨然一个修行得道的世外高人。

我最近一次回老家,依然没能见到二哥,亲戚给他打电话他也一概不接,听人说他在杭州女儿家带外孙女。

对了,二哥后来娶了个商店售货员为妻,两个人虽是自由恋爱,但由于二哥变得越来越行为古怪,性情乖戾,一会儿信佛,一会儿问道,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两人最终只好分道扬镳。

但愿二哥晚年带外孙女也能像他一生干其他事一样痴迷,若如此,这就是他最好的风水,最好的修行,也是一种特别圆满的归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