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数大了,孩子都不要俺”:一段催泪视频引发的思考

 梦回乡关 2023-06-21 发布于浙江

文/宋维维

全文共2324字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是催泪的视频。

画面里,一个头戴安全帽的“银发打工人”边抹泪边委屈地说:“岁数大了,(孩子)都不要俺,光要你钱要你财产,房屋他都要,(就是)不要人……现在都不当家了,孩子都叛变了……”

老人一副民工打扮,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却不得不在异乡的工地上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

这是无奈之举啊,孩子们不管他,他只能自己挣钱花,不然钱从何来,如今衣食住行可是样样都离不开钱啊!

看完这段视频,我的内心一阵酸楚难受。十几年前的一段往事,悄然浮现在我的脑海……

那是一个寒冷刺骨的深冬,清晨,大伙儿正聚在巷子口烤火时,二爷突然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也没跟众人寒暄,就喘着大气说,他在村东头的土地庙里,看到了一个要饭的,他一个人没敢和他搭腔,先跑回来跟大伙儿“通风报信”来了。

这一下子点燃了众人的好奇心。本就是农闲时节,众人闲得心里发慌,遇到这样的稀奇事,自然奔走相告,呼啦一下,大半个村子的男女老少就都围了过去。

要饭的是个男的,准确来说,是个老头,年纪挺大那种老头,他的头上已是一片花白,牙齿也掉落了几颗,之所以知道得这么清楚,是因为我听着他说话有些漏风,发音也似我那没有多少牙齿的祖母。

胆大的李二叔率先凑了过去,他高喊了一声“老哥”,那老汉缓慢地抬起了头,目光愣愣地盯着李二叔看。

“您老从哪块儿来滴,咋跑到俺村来了?”李二叔生怕惹那老汉不高兴,把话说得很是软和。

那老汉先是沉默,望了一圈众人,又望了一眼身后的土地庙,抬起脏兮兮的右手,指了指东面,“小吴庄过来的,得病了,家里人不待见……”

说这话时,老汉的嗓子里像是塞住了一团棉花,声音有些含糊。北风劈头盖脸地吹来,他的声音也跟着颤抖得厉害。

人群里顿时浮起一阵窃窃私语,有惊叹老人竟然不是傻子的,也有哀叹老人命运不幸的,还有生怕被老人传染什么疾病的,捏着鼻子急急地往后撤了几步。

“家里没儿子么,得病了让儿子拉着去医院瞧瞧啊,跑出来算咋回事?”李二叔这人平日里不着调,那天倒难得的通情达理、关怀备至。

“儿子……还指望啥儿子啊,成家就把我这个孤老头子给忘了……”老汉抹了一下眼角的眵目糊,不经意间,两行浊泪就顺着枯瘦的脸颊流了下来。

众人唏嘘不已。

“天寒地冻的,您老一个人在这庙里呆着也不是办法啊,吃啥喝啥,半夜里也没个被子。”一旁的赵伯走了过去,他是村里的二把手,说话做事都考虑得极为周到。

“唉,我现在就想早点儿走,两腿一蹬,省得活受罪!”说完老汉背转过身子,垂下头,呜呜哭出声来。

满头的花发随着肩部的耸动,似风中枯草,瑟瑟发抖。

哭是很有感染力的,尤其是老人的哭。一时间,在场的老人有不少人红了眼圈。

他们为何哭,是出于同情,还是想起了自己身上发生的故事,不得而知。

后来,赵伯指派了村里的两个青壮年,用地排车将老汉拉走了。据说是送到小吴庄去了,老汉之后的命运如何,我不知道,想必少不了凄风苦雨。

本以为,这样的悲剧只会发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做梦都想不到,这两年,村里也发生了几起相似的悲剧事件。

隔壁的周奶奶,一生育有三儿一女,人到晚年,儿女各自成家,他们两口子却被迫搬进了她公婆留下的那个土坯房子里。

去年,周奶奶因为高血压冲得下不了床,老伴问几个子女要钱,子女各个都说家里没钱,要老人自己想办法。

可怜周爷爷七十好几的人了,每天还要骑着个小三轮车去镇上找零活儿干。因为年老体弱,干活跟不上趟儿,一天只能挣上五六十块钱。

前阵子,周爷爷大病了一场,再也干不动活了。他打电话要孩子们回家轮流答应周奶奶,子女又都说自己忙,抽不开身。

如今,陪在瘫痪在床的周奶奶身边的,只有周爷爷一人。

每每谈及家里的四个孩子,周爷爷都是长吁短叹,说养儿防老就是个笑话,到头来,人只能靠自己,不能指望孩子有良心,就算孩子有良心,万一找了个没良心的对象,良心也跟着瞎了。

村西头的五爷,比周奶奶两口子的命运更为坎坷。

他早年丧妻,独自一人拉扯大两个儿子。为了帮着两个儿子成家,明里暗里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

去年春季,他感觉身体不适,想让儿子带他去医院看看,儿子一个比一个躲得远。无奈,他只好搭同村的便车自己去了城里。

一通检查下来,诊断为肝癌。一听得了这病,两个儿子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个无底洞,治了白治。

五爷躺在里间,听着两个儿子在外面议论这事,整个人一下子失了精气神。

后来癌细胞扩散了,五爷照顾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两家便轮流过来照看他。五爷说,自始至终他都没有见过两个儿媳的面儿。

两个儿子对他的照顾,用五爷的话讲,还不如喂养一头牲口。牲口得病了,还知道请兽医过来瞧瞧,他呢,疼得在床上打滚,儿子充耳不闻,每天饭碗往床头一放就直接走人了。

临走前,五爷跟两个儿子说,他想在走之前看一眼孙子孙女,两个儿子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说孩子上学忙着呢,不能耽搁孩子学习。

五爷生前的最后一个小小的愿望,就这样被掐灭了。他走了之后,两个儿子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可村民们并不买账,都说这是“假孝顺”——公道自在人心,看来此言不虚。

我时常在想,面对亲生父母,这两个对自己有着养育大恩的人,有些人为何会如此铁石心肠,弃父母于不顾呢?

贫穷是一方面,有无感恩之心更为重要。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我看不然,有些人有了孩子之后,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而自己的亲生父母则弃之如敝履。

村里一老太对此解释得极妙:养孩子,越养越有奔头;养老人,越养越不成气候。孩子和老人,傻子都知道该选哪一个!

这是老太的无奈自嘲之语,却也的的确确是一部分成年人的真实内心写照。

面对日渐老去的父母,你又会如何对待呢?是弃之如敝履,还是视为掌上明珠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