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题,有没有觉得小编在故弄玄虚? 什么样的对联竟在400多年间无人能够对出呢? ![]()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江西吉水县的新科状元罗洪先与几位饱学之士同游九江。邻船一名船夫慕名来到罗洪先的船上,说有一个上联,请大人续对。 罗洪先根本没把船夫放在眼里,心想:凡夫俗子,能出什么妙联?上联无趣,我对之也无味。谁料想待船夫写出上联后,罗洪先却傻了眼,迟迟无法下笔,同船的文人墨客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所措。那船夫的上联是: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叶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 上联不仅说出了实事,而且把从一到十的这十个数字按顺序嵌了进去,非常巧妙,一时无人应对。 几百年来,船夫的这个对子渐渐成为“悬联”,直到1959年一个叫李戎翎的人对出了下联。 1959年6月,佛山市一位老装修工托人到十里外找一段叫“九里香”的名贵木材,用 “8765号”轮船拖运,只两天便运到了。据说,1943年也有人需要这种木材,因交通不便,花了整整一年的功夫才搬运成功。李戎翎闻知此事,抚今追昔,有感而发,巧成绝对: “十里远,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至此,这个上联在400多年后终于有了下联。 ![]() 故事中的对联是典型的数词联, 即运用数词所作成的对联。 再如宋代吕蒙正早年贫困时所书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 上联无“一”, 下联无“十”, 横批无“东西”, 而这正是吕蒙正所要表达之意—— “缺一(衣)少十(食)无东西”。 这是一副巧嵌数字又兼用隐字法的对联。 可见,对联这种表达方式词约而义丰, 是非常有效又有趣的一种文学表达形式。 除了数词联,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
|
来自: hejunwei_yeah >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