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舰桅杆发展史(2)从间战期到二战

 fairyfail 2023-06-21 发布于天津
一战之后发展经济成了主旋律,功勋卓著的老舰纷纷退役拆解,各海军列强进入海军假日时期,1919年-1939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这20年也被称为间战期。
既然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不得建造新舰,老舰在服役20年后才能被新舰替换,各国就开始在改装上打主意,尽量提高现役主力舰的作战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主力舰的外观在多次升级中变得面目全非,主桅越改越高大,形成各国独特的风格。
图片
英国堡垒式舰桥
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在进入条约期后完成了2艘纳尔逊级战列舰,这也是1913年订购的复仇级和1936年订购的英王乔治五世级之间英国建造的唯一一级战列舰,它的设计已经体现出现代化战列舰的雏形,外观比一战时期的超级无畏舰简洁很多。
图片
> 1937年阅舰式上的“纳尔逊”号,背后是2艘未经完全改装的伊丽莎白女王级“马来亚”号和“巴勒姆”号
日德兰大海战得出的教训是火力和防护比速度更重要,因此规划中的4艘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只建成修改设计的“胡德”号,后三艘被取消。一战后设计的G3级战列巡洋舰和N3级战列舰都采用了重装甲和大口径舰炮(分别为406毫米和460毫米)。但后来受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G3级建造计划被取消,标准排水量4.9万吨的N3级降格成为纳尔逊级。
条约严格规定主力舰排水量不得超过3.5万吨,主炮不超过406毫米。纳尔逊级为了在不超标的条件下尽可能保证火力和防护能力,采用了两个很极端的设计:一是3座3联装406毫米主炮全部集中在舰桥前面而且间距很近(X炮塔的炮管向前时已经伸入B炮塔之下),完全放弃了正后向的射界,弹药库的体积也尽量缩小,这样可以让装甲盒的长度最短,节省排水量;二是不惜牺牲主机功率,最大功率为4.5万马力,仅采用双轴双桨,最大航速只有23节(N3级为32节),远低于同期日本长门级的8万马力和26.5节。而且Mark I型16英寸舰炮水平低下,其高速轻弹远距离存速急剧下降,导致弹丸贯穿力不足,仍停留在20年代的水平。
图片
纳尔逊级开创性地采用了一座8边形的堡垒式塔楼,将所有航行、指挥、瞭望、信号等功能都容纳在内,有点类似于今天的一体化集成桅杆,为舰队司令部和舰桥人员提供了宽敞且防风雨的工作空间。不过高大的舰桥因为位置很靠后,在大风中会像风帆战舰的后桅帆一样产生侧向推力,导致低速航行时的操作性能不佳。
舰桥顶部安装了大型射击指挥仪,之后是一根粗壮的单脚桅,因为舰桥高度很大,这根主桅的高度相对较低,顶部只布置了瞭望平台。为了节省重量,除了底部前面的应急司令塔和顶部的指挥仪拥有重甲外,整个塔楼都用轻质装甲覆盖,只能防弹片。在单烟囱之后还布置了重型三脚后桅,用于悬挂信号旗,安装吊车和设置探照灯平台。
图片
这种风格的英式堡垒舰桥有一个专门的绰号:安妮王后大厦。这是1873年在伦敦圣詹姆斯公园旁建筑的一座14层公寓楼,曾经是全英国最高的民用建筑,它的建成甚至挡住了维多利亚女王从白金汉宫看大本钟的视线。
图片
纳尔逊级两舰在1937年-1939年间接受了现代化改装,顶部增设对空观察所,安装了两套高角度控制系统(HACS)Mk3型指挥仪。在二战中舰桥顶部又安装了多型炮术火控雷达,前桅加粗,顶部配备了水面搜索雷达和4部防空火控雷达,舰桥显得越发高大。
图片
> 1945年的“纳尔逊”号
日后这种舰桥成为英国大型战舰的标志性设计,也被法国的敦刻尔克级和黎塞留级战列舰所借鉴。以参加过一、二战,获得战斗荣誉最多的“厌战”号为例,自服役以来共进行了2次重大改装工程。第一次在1924年,安装了防雷突出部,将2个细长3的烟囱合并为一根粗壮的单体烟囱,旧式的三脚桅没有改动。第二次在1934年,1930年签署的伦敦海军条约规定继续停建新战舰5年,舰龄超过20年的主力舰可以升级改装,“厌战”号和“声望”号就是进行重建的首批2艘英国主力舰。
这次为期3年的改装中,“厌战”号除了更换动力系统、增加装甲、增大主炮射击仰角、升级火控系统外,除炮塔外的上层建筑全部拆除重建,安装了纳尔逊级那样的堡垒式舰桥,在舰桥顶部后端设置了一根轻型主桅。后桅高度降低,仍然维持单桅形式。改装工程完成之后,“厌战”号脱胎换骨般地变成了高大简洁的现代化战列舰,火控先进、火炮精准、防护厚重,除了航速不够高,其它方面并不比晚诞生十几年的欧洲新式条约型战列舰逊色多少。
图片
>1915年时的“伊丽莎白女王”号
图片
> 30年代的“厌战”号
5艘QE级中只有“伊丽莎白女王”号、“厌战”号和“勇士”号来得及在二战爆发前完成现代化改装,因而到1938年时5艘姐妹舰的外观呈现出很大的差别。“巴勒姆”号和“马来亚”号只接受过第一次改装,除了烟囱合并为一个外,外观和日德兰海战时差别不大。两舰之间的区别也非常小,最明显的是后桅,“巴勒姆”号是三脚桅,“马来亚”号是单脚桅。另外“巴勒姆”号的飞机吊车是安装在后部上层建筑上往前伸的,“马来亚”号正好相反,安装在中部上层建筑上往后伸。
图片
> 1941年航行在地中海上的“巴勒姆”号,后桅是三脚桅
图片
> 1945年退役时的“马来亚”号,后桅是单脚桅
三艘现代化改装过的QE级中,“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勇士”号之间的差别也非常小,“伊丽莎白女王”号的前、后桅都是三脚桅,高度相同,“勇士”号的后桅是单脚桅,比前桅低很多。“厌战”号的前、后桅都是单脚桅;上层建筑和烟囱的间隔非常近,几乎连为一体;舰桥底下没有像“伊丽莎白女王”号那样增设一座探照灯平台;机库的宽度比舰宽小,机库两侧还有一座副炮和小艇甲板;两舷各保留了4座炮廓炮。
图片
> 1943年的“勇士”号,注意单脚后桅和两个桅杆的高度差
图片
> 二战中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后桅也是三脚桅,两个桅杆高度相同
图片
> 1916年服役时的“声望”号
图片
> 完成现代化改装的“声望”号,城堡式舰桥比“厌战”号的还要高大
1940年开始入役的5艘英王乔治五世级仍然受美、英、法三国签署的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约束,结果造就了二战时期吨位最小、主炮口径最小、威力也最弱的新型战列舰。英王乔治五世级保持了相同的堡垒式舰桥风格,前后主桅都是轻型三脚桅,仅用于信号用途,雷达和指挥仪等设备都安装在更加坚固的舰桥塔楼上。
图片
> 1941年12月4日,经过2万7千公里的长途跋涉从本土绕道南非抵达新加坡的”威尔士亲王“号,6天后被日本轰炸机击沉在关丹外海,真是风萧萧兮易水寒,一片悲歌。
图片
日本宝塔式桅楼
一切以英国为师的旧日本海军在1907年规划建造首级超无畏舰 - 日本称为“超弩级战舰”。它的技术水平和建造工艺都大大超越了日本当时的工业能力,因此日本依据《英日同盟协约》向英国订购首舰并引进全套技术,剩余三舰在国内建造,以提高自己的造舰水平,这就是金刚级战列巡洋舰。
金刚级以狮级战列巡洋舰2号舰“皇家公主”号为基础,日方深度参与了整个规划设计过程,从主炮口径、主炮数量到装甲配置、舰艏线形,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要求,采用了耐波性更好的双曲线型飞剪艏和尖锐的V型舰艉,线形设计非常成功,航海性能出众。全舰从炮塔到桅杆都具有浓郁的英国色彩,前后桅都是大型三脚桅,顶部设置射击观测所。在伊丽莎白女王级建成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金刚型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战舰,其设计哲学被贯彻到今后几代战列舰的建造中。
图片
> 1914年的“金刚”号
日德兰海战后各国海军都对此战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日本当然也不例外,对他们的英式战舰来说日德兰的教训尤为深刻。“金刚”号的改进是一个小步快跑的漫长过程,差不多一年一小改,几年一大改。
1924年5月,“金刚”号重建了前桅,扩建了2层的射击观测所,加高了1号烟囱并在顶部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弧形导烟帽,以解决恼人的黑烟倒灌问题。
图片
> 1927年的“金刚”号,1号烟囱已经安装了导烟帽
1927年初,为了容纳不断增加的各类瞄准和主炮火控系统,“金刚”号将舰桥改造为典型日本风格的宝塔型桅楼。1929年到1931年进行了第一次现代化改装,增强了防护,彻底更换了动力系统,被升格为战列舰。
图片
1934年日本退出国联和华盛顿海军条约,1936年退出伦敦裁军会议,和英国老师彻底决裂,所有对主力舰数量和规模的限制也全部烟消云散了。1935年“金刚”号又进行了第二次现代化改装,舰艉增长7.9米,更换主炮,增强主装甲带,再次更换全部锅炉,航速提高到30节,续航力增加到14节/1万海里。
桅楼也进行了彻底的重建,变得更加壮硕,由六根支柱支撑,10层平台塞满了主/副炮射击指挥所、防空指挥所、观测所、战斗舰桥、罗经舰桥、观测指挥所和高射机枪,桅楼顶端安装了10米测距仪。
图片
> 1934年率先完成第二次现代化改装正在进行海试的“榛名”号桅楼特写
至此“金刚”号从24年前刚服役时2.6万吨级的战列巡洋舰经过不断地增高、拉长、增重,变成了一艘满载排水量达到3.7万吨的高速战列舰。外观改动之大犹如变形金刚,性能提升之高在世界战列舰改装史上实属罕见,它也是唯一的一型从战列巡洋舰升级而来的战列舰。日本海军将它的舰级重新设定为快速战列舰。
图片
1942年8月,“金刚”号在桅楼顶部的测距仪上方安装了21型对空电探。这是日本海军首批舰载搜索雷达,也具有一定的对海搜索能力,功率5千瓦,可探测到100公里内的大机群、70公里内的单机、20公里内的大型舰只,测距误差1-2公里。
图片
> 金刚号1944年的状态,主桅顶就是21型电探
这种雷达还相当原始,没有配备PPI屏幕的方位显示器,无法提供目标方位角和仰角信息,只能在示波器那样的A屏幕上测量距离,并采用“最大感度法”手动转动天线,通过雷达回波的大小粗略估算目标方位。21型电探重量大、功率低、可靠性差、故障率高,直到1943年8月才真正堪用,但总算比纯粹靠肉眼观测提高了一点预警能力。1944年6月“金刚”号又在舰桥上方加装了22式水面搜索及火控雷达,在主桅上加装了13式雷达。
图片
和英国战列舰改装的全封闭堡垒式装甲舰桥不同,日本战列舰的宝塔是在现有的三角桅上堆叠多个平台,再在平台上安装指挥所、瞭望台、探照灯等设施,可谓见缝插针打补丁。这些平台有的是开敞的,有的是单独封闭的,但整个宝塔骨架却是开放式中空的,更形象点说就是三根竹棍上挂着的一个个鸟笼。
升级改造的金刚型、扶桑型、伊势型、长门型都是如此,唯一的例外是“比睿”号,它单独改装了封闭式塔桅,并成为大和型桅楼的原型。高耸的桅楼层层叠叠形如违章建筑,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扶桑”号,它的桅楼顶端距水面高度达到了40米,共设15层,欧美海军将日式桅楼戏称为“圣诞树”。
图片
长颈鹿一般的“扶桑”号和“山城”号:
图片
自从这两座违章建筑完工,各界对它的恶搞就乐此不疲:
图片
这样高大的桅楼是日本战列舰的一大特色,其它国家的战列舰都没有走到如此极端。探究其原因,主要有4点:
  1. 在未配备雷达的大正末期,日本海军研究发现的主力舰主炮的有效射击距离已经从一战前的7300米提高到了18000米以上,老式三角桅的高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观瞄的要求;
  2. 极度热衷鱼雷攻击的日本海军其主力舰还承担着为己方鱼雷战队提供观测数据并协调进攻的任务;
  3. 当空中威胁越来越大时,整个舰队的防空瞭望和协调指挥重任也落到了最高大的战列舰上,而且日本战列舰还有秘密武器,用主炮发射对空弹直接承担远程防空任务;
  4. 日本海军有夜战传统,在其它列强直到二战仍视夜战为禁区的时候,日军早已展开了大量夜战训练并建立起一套独特的战法,包括著名的“猫眼”人肉夜视、采用无焰发射药和配备世界领先的夜间光学测距和探照灯设备。
上述这一切都要在尽可能高的位置布置为数众多的指挥所、瞭望台以发挥出最大效能,它们功能各自独立还不能互相干扰,于是只好分层设置,越堆越高。采用开敞式设计也是为了尽可能降低桅楼的重量,提高稳性。直到大和型拥有了超大的排水量后才改为更加厚重的全封闭装甲防护设计,加强对人员设备的保护。
图片
> 大和型的桅楼是围绕中心装甲筒搭建的一个整体结构
昭和16年即1941年时9艘二战日本战列舰的桅楼结构对比(其中扶桑号是1936年的形态),4艘金刚型的桅楼构造也各不相同。
图片
图片
美国柱形主桅
上篇介绍了美国海军特有的笼式桅,在30年代以后老式战列舰都改装为英式的三脚桅。“海军假日”造舰空窗期后始建的第一型快速战列舰北卡罗来纳级是最后一代三型10艘现代化战列舰中的开山之作,按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的标准建造的条约型战列舰,从1935年开始正式设计。
由于海军高层和罗斯福总统的远见卓识,北卡罗来纳级在列强30年代后期新建的战列舰中率先装备了MK6型45倍口径406毫米主炮,配合Mk8型超重穿甲弹,令该级舰拥有卓越的远距离水平穿甲能力,而同期欧洲战列舰都是381毫米甚至356毫米(英王乔治五世级)主炮。
图片
> 1942年10月15日,航行在夏威夷海域的“北卡罗来纳”号
北卡罗来纳级应用了很多新设计、新技术。舰艏线型进行了优化,宽度大大缩小,到A炮位才开始急剧加宽,形成独特的酒瓶形状,大幅度降低艏部浮力,高海况时舰艏将埋入水中,降低纵摇幅度,并且在美国战列舰中首次安装了球鼻艏。以15节航行时它的航程达到惊人的17450海里(32300公里);以25节航行时,航程接近6000海里,是所有战列舰中续航力最大的。
由Mk38型射击指挥仪和Mk8型弹道计算机组成的火力控制系统是二战时期唯一能够在本舰机动时仍能正常进行非线性数据解算的火控系统,也就是具备自动化的动对动射击能力。不论是进攻还是撤退,北卡罗来纳级都可以一边进行大角度转弯一边精确射击,普通战列舰不在战列线上直线运行就只能盲射了。
为了在尽可能高的位置安装雷达和指挥仪等设备,北卡罗莱纳级在舰桥之后安装了一座高而窄的柱形装甲主桅,具备良好的防护能力,足够坚固又不会像英式堡垒舰桥那样被单面积和迎风面积过大,综合了英、日战列舰的优点,最具现代化气息。
图片
> “华盛顿”号装甲主桅配置
主桅之后是两只高耸的烟囱,后部上层建筑顶端还有两部塔形的雷达底,从前到后排列着五个塔形结构,显得威风凛凛,令北卡罗来纳级具有所有战列舰中最鲜明、壮观的轮廓。
图片
> 1942年在北大西洋上并肩航行的“华盛顿”号和“英皇乔治五世”号,可以看到北卡罗莱纳级的主桅比英式堡垒舰桥还要高,但完全没有日本战列舰宝塔式桅楼的那种杂乱突兀感
北卡罗莱纳级之后的南达科他级在火炮、雷达、火控系统等很多方面是完全相同的,但外观上却有很大变化,缩短舰体,用节省出来的重量增强核心部位的防护,尤其是水下防护能力。更加窄小的装甲主桅、单烟囱和后部雷达基座都集成在一个金字塔型的上层建筑里,看上去气势就小了很多。
图片
虽然外表矮矬了一点,但南达科他级防护力更强,各方面性能均衡,战斗力要超过大哥北卡罗来纳级,在所有建成的战列舰能够排到第三位。而它的防空能力则高居世界第一,全舰如刺猬一般装满了各种高炮,实战中多次力挽狂澜,为宝贵的航空母舰撑起一面坚实的盾牌。
图片
> 1943年在斯卡帕湾的“南达科他”号,主桅正面和北卡罗莱纳级非常相似
在瓜岛海战中关键的SG雷达存在后向80°盲区,导致“华盛顿”号无法确认“南达科他”号舰位。之后的改装中“华盛顿”号把SG雷达安装到了桅顶,在后桅上增加一部SG雷达,都可以实现360°探测无盲区,并加装了水面舰艇敌我识别系统。
图片
> 1944年12月24日,袭击菲律宾后的38.3特混编队驶入乌利希环礁,队列中领头的三艘依次为“华盛顿”号、“北卡罗来纳”号和“南达科他”号
因为战局的压力,美国海军在南达科他级之后马上又订购了6艘衣阿华级快速战列舰,它们最初的设计目的就是拦截高航速的金刚级战列舰,后来又加入了为快速航母特混编队护航的要求,最高航速设定为空前绝后的35节。设计方案几经变更,最后设定为长270米,满载排水量5.8万吨,最大航速33节,安装9门Mk7型406毫米主炮。
图片
衣阿华级的主桅和南达科他级很像,柱形主桅和前烟囱结合在一起,顶部同样布置了主炮指挥仪、SK对空搜索雷达和SG对海搜索雷达,二战末期升级为SK-2对空搜索雷达。
图片
> 1944年8月海试时的密苏里号
衣阿华级继承了北卡罗莱纳级的整体布局和南达科他级的装甲防护性能,航海性能优秀,在16-27公里区间内可以防护16英寸舰炮的攻击,加上各种先进的雷达和火控系统,其综合作战能力达到战舰的最巅峰。
在这10艘新型战列舰之外,美国还建造了2艘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用于对抗德国的袖珍战列舰和日本的重巡洋舰。它按比例放大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的舰体,采用埃塞克斯级的动力系统,航速33节,配备9门305毫米主炮,主装甲带只有230毫米(但可以抵御沙恩霍斯特级的280毫米主炮),从各方面看都足以称为美国第一型完工的、也是世界上最后一型战列巡洋舰。
图片
> 1944年8月在美国东海岸试航的“阿拉斯加”号,摄于一同试航的“密苏里”号
从侧影看阿拉斯加级就像去掉一座烟囱的北卡罗莱纳级,它的主桅和烟囱分离,比较窄,但实际上阿拉斯加级比北卡罗莱纳级还要长24米,满载排水量轻一万吨。2艘阿拉斯加级在战争最后一年服役时日本海军主力已经所剩无几,所以一直在执行航母编队防空和对岸轰击等任务,它凭借高速性和强大的对空火力表现出色,受到舰队的赞誉。
因为美国造船工业忙于建造航母、重巡等优先级更高的舰体,阿拉斯加级只完工2艘。它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昂贵,造价7406万美元,几乎和南达科他级相同,达到衣阿华级的74%,而火力和装甲都远远不及正规快速战列舰,发挥的作用也和便宜近一半的巴尔的摩级相差无几,最终被淹没在美国众多二战名舰中。
图片
> 1944年停靠在诺福克港内的“密苏里”号(上)和“阿拉斯加”号(下)

图片
欧洲新锐战列舰桅楼
除了全球部署的英国皇家海军,其余几个欧洲海军强国实质上都是地区海军,纳粹德国主要在北海、波罗的海活动,兼顾海上破交战;法国和意大利则着重争夺地中海的制海权,三支海军互相视为对手。俾斯麦级的设计目标就是要压倒法国新造的两艘黎塞留级,而黎塞留级的作战对象是早一年采购的意大利维内托级,后者又是针对法国上一级敦刻尔克级设计的。三级欧洲战列舰虽然形态各异,也有一些共通的特点:
主炮身管长、初速高、威力大。3型舰均采用381毫米主炮,俾斯麦级的SK-C/34型为48倍径、黎塞留级的M-1935型为45倍径,维内托级的M-1934型达到50倍径,都超过英国主力舰炮MKI型的42倍径。
法国和意大利舰炮都使用超大装药发射,发射药重量分别为288公斤和271.5公斤,仅略低于美国406毫米舰炮的300公斤,远超MKI的196公斤和SK-C/34的142公斤,以牺牲身管寿命为代价获得了接近衣阿华级MK-7型主炮的威力和射程(维内托级主炮130发的寿命只有衣阿华级的1/3),其目的就是在海上遭遇战时力求一击致命,一次决战打垮对手就可以掌握地区制海权。相对而言广为推崇的俾斯麦级火力在当时的战列舰中是相当贫弱的。
图片
> 1940年11月27日,斯巴提芬托角海战中“维内托”号的381毫米主炮齐射
航速高、续航距离短。俾斯麦级最高航速30节,续航力为8870海里/19节;黎塞留级为32节和9500海里/15节;维内托级为30节和4580海里/16节。它们的航速仅次于衣阿华级而超过所有其它欧洲战列舰,续航里程则不到英美战列舰的一半到2/3。因为三国都依托本土或者非洲的殖民地基地行动,没有太大的航程需求;高航速可以缩短航渡时间,无论是出击还是拦截都采用海上游击战术,打了就跑。
图片
> “欧根亲王”号信号兵正在向“俾斯麦”号打旗语
上层建筑和主桅较为低矮。三国都缺乏航母(法国有一艘现役的“贝亚恩”号舰队航母且因为飞行甲板过短无法操作新型舰载机),战列舰通常都要在远程岸基航空兵的保护伞下作战,对本舰远程观测和防空指挥的要求没有这么高,缩小舰体高度反而可以避免被对方水面舰艇过早发现。低矮的上层建筑设计也可以增强防护能力。
俾斯麦级的桅楼最低矮,形如美式和日式主桅的结合体,由一个柱形装甲核心塔和多层平台构成,顶部安装了FuMO 23 Seetakt水面搜索雷达(全舰共3部,另两部在前后测距仪上)。主桅后部有一根轻型单脚桅,后桅也是单脚桅,仅用于悬挂旗帜和安装通信天线。
图片
黎塞留级借鉴了英式的城堡式舰桥,不过横截面接近正方形,安装了很多附属物,顶部是双层可旋转的射击指挥仪。它最具特色的是后桅楼,别出心裁地和向后偏转45度的烟囱合二为一,顶部安装了雷达天线。
图片
图片
> 1944年航行在印度洋上的约克公爵号(前)和黎塞留号(后),前者排水量轻5千吨,但主桅要高大很多
维内托级的桅楼独具特色,将传统战列舰上的舰桥、司令塔和桅楼全部集成在一个单一上层建筑内。桅楼底部的舰桥分为两层甲板,下层用于舰长操舰,上层在作为旗舰时供司令部使用。舰桥上一层是司令塔,其上是两座大型射击指挥仪装甲室,可以随主炮塔一起转动,基本呈圆柱形,两侧各有一个耳室容纳测距仪,分别指挥A、B号炮塔。同型三舰的桅楼都有细微的差别,桅楼后侧安装了一根轻型单脚桅。
图片
图片
图片
两座烟囱后还设立了一座下小上大的圆柱形后桅楼,内部设置后部指挥塔,用于引导X炮塔射击,上面是一根又粗又短的单脚桅。
图片
这三型战列舰的出现为战列舰世界提供了更多独具匠心的设计,也丰富了主桅的风格。至于二战中的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也大多继承了本国战列舰的设计特点,只是缩小了比例。例如日后成为“重庆”舰的英国皇家海军林仙级“曙光女神”号轻巡洋舰,以及在紫石英号事件中被我军击伤的“伦敦”号重巡洋舰,它们的堡垒式舰桥都能看到英王乔治五世级的影子。而美国的俄勒冈城级重巡洋舰或者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身上则犹如小一号的衣阿华级战列舰。
图片
图片
> 上为“伦敦”号,下为“曙光女神”号
图片
图片
 > 上为俄勒冈城级“罗切斯特”号,下为布鲁克林级“博伊西”号
下一篇将继续介绍二战后的现代军舰桅杆。
上一篇:军舰桅杆发展史(1)从古希腊到一战
参考文章:
战列舰三国志 -“华盛顿”号(上)
战列舰三国志 -“金刚”号(2)变形金刚
战列舰三国志 -“厌战”号(3)间战期大升级
六月份忙到今天刚刚忙完,下星期要出去旅行8天没时间写文章更新,七月份比较空,可以开始写我一直想写的内容了。



欢迎加入每日更新的知识星球 - 《大鱼鉴水》,第一时间解读、探讨环球军事突发事件,分享解答军事知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