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间穴,人体腧穴,很多朋友应该想了解行间的准确位置在哪,目的去想通过针灸或者按行间穴去缓解病痛。下面小编科普一下行间穴的功效与作用和位置,有需要的养生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行为行走,间,中间,穴在第一,二趾缝端,经气行走其间。故名。 主治头目,肝肾前因,神志等疾患,如头痛目眩,雀目内障,目赤红肿,迎风流泪,疝气,茎中痛,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症瘕积聚,遗精白浊,遗尿,癃闭,厥证,善惊,癫痫,中风,急慢惊风,厥心痛,咳逆,呕吐,胸胁痛,少腹肿,手足拘急,四肢厥冷,口眼歪斜等。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放散至足背。 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放散至足背部。 功效作用:具有疏肝泄热,舒利胸胁,清肝泻热,凉血安神,熄风活络的作用。 行间穴配睛明穴、太阳穴,有清肝凉血,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行间穴配气海穴、地机穴、三阴交穴,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痛经。 行间穴配百会穴、风池穴,率谷穴,有祛风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行间穴配睛明穴治青光眼、降眼压; 行间穴配太冲穴、合谷穴、风池穴、百会穴治肝火上炎、头痛、眩晕、衄血; 行间穴配中脘穴、肝俞穴、胃俞穴治肝气犯胃之胃痛; 行间穴配中府穴、孔最穴治肝火犯肺干咳或咯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