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震: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与异常变化

 中医小白 2023-06-22 发布于山东
图片

一、正常气机的运行规律

气机是人体诸气运行活动的机制和规律,其运动特点是循着固有的方式进行出入,升降,循环,转化等生理活动。借此不断激发和推动体内各组织器官发挥应有的功能,共同维护人体的生命。人体依靠气机的出入活动,由口鼻摄入天气与地气,经三焦气化吸取其中精气供生命活动之需,然后由鼻之呼出与前后二阴排泄秽浊之气和废物,吐固纳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对内则通过气机之正常升降,达到脏腑间的“上下相济,动静相召”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依靠营卫之气等的循环沟通灌溉供应全身之给养及力量。通过水谷精气的转化产生津、血、阴精以奉养全身,从而保持着人体各部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与相对稳定。因此,《黄帝内经》曾指出人体之气“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素问·六微旨大论》),而“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灵枢·脉度》),一旦失常便是“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人体若出现“神灭机息,气止化灭”的状态则是死亡的表现,可见人体气机之正常运行是生命的前提和保证,现就人体诸气的生理运行活动机制与规律分述如下。

元气与宗气的运行规律:元气又称原气、真气、肾间动气、命门之气等,是生命之根,《难经·六十六难》云:“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其功用较肾气更为广泛而重要。《医学源流论·元气存亡论》认为:“元气也……附于气血之内,宰乎气血之先……呼吸出入系乎此,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五腑皆润”。元气并非孤立静止地存储于肾间,它能沿三焦进入十二经,与营卫之气并行而循环周身,内入脏腑外达肌肤,且可行于任、督等奇经八脉,渗灌四肢百骸,流注于365个穴位,能激发各项生理功能活动。宗气亦非是只集聚于胸中之大气,它可以上走息道、下注气街,能助心行血,助肺呼吸。且可见其“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医门法律》认为五脏六腑、大小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之大气斡旋在其间,说明宗气亦有其运行规律。

至于下注气街,《灵枢·卫气》云:“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灵枢·动枢》又云:“四街者,气之径路也”,足见宗气运行亦较广泛。

三焦之气的运行规律:中医学将人身体腔及内脏之功能总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也就是气机运行的三个关键环节或汇集中心,称为“三焦气化”。认为上焦的气化活动其形如“雾”主入,即人体对外界“天气”之吸入,并提取出其中之精气向下贮存于肾中以充养肾气肾精,同时呼出天气中之废气,与自然界进行气体交换。中焦之气化活动其状似“沤”、主“化”,即由胃接纳自口摄入之由地气产生的饮食,使之在胃内进行腐熟消化、由脾游溢出水谷中的精气与悍气,并上输于肺,精气化为营气,悍气化为卫气;营气可形成血液,运行于脉中以营养周身,卫气行于脉外,护卫人体防御外邪之入侵等。下焦如“渎”,主“出”,即类似于人体之排污管道,其气机是排泄人体糟粕,完成人体与“地气”之新陈代谢。总之入、化、出为三焦气机运行的轮廓,尚未能包括内脏之全部气机或功能。实际上是反映人体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新陈代谢活动。

营气与卫气的运行规律:《灵枢·海论》等篇分别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经脉是环绕和网络人体内脏及躯干头面四肢两侧的各十二条对偶的经气和营气运行的通路,有手足左右三阴三阳各六条经脉互相联结贯通。另有任脉、督脉、带脉等奇经、络脉相互沟通,形成一个完整的人体气血循环网络。营气运行于经脉之中,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化生血液濡养周身。营气与经气并行于十二经脉中,自体内中焦开始,顺序转注运行,由手太阴肺经离开体腔,从肺系横出腋下、循上肢内侧前沿而行达于拇指,转注入手阳明大肠经……最后循十二经尽由足厥阴肝经复入于体腔,再由手太阴经复出进行新一轮循环。其具体流程途径和规律是:

图片

再回到体腔而又转注于手太阴肺经。即由手足三阴三阳组成三个局部小循环网,每一小网灌溉营养人体内脏、躯干、头面、四肢之三分之一区域,共计由三个小循环构成一个完整的大循环网,使人体全身内外上下左右均获得营气之濡养,此为营气气机之运行活动规律,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营养供应循环功能的原始学说,世界首创的循环理论(图3-1)。

图片

图3-1 营气循环运行模式图

Ⅰ、Ⅱ、Ⅲ营气运行小循环 ○人体中焦1.手太阴肺经;2.手阳明大肠经;3.足阳明胃经;4.足太阴脾经;5.手少阴心经;6.手太阳小肠经;7.足太阳膀胱经;8.足少阴肾经;9.手厥阴心包经;10.手少阳三焦经;11.足少阳胆经;12.足厥阴肝经

卫气的运行不同于营气,当平旦日出“阴尽阳受气”时,人体由睡梦中醒来,则卫气从目内眦涌出,行于体表25周。日入“阳尽阴受气”,人卧之际,则卫气自足底涌泉穴进入体内运行25周。日间卫气行于脉外肤腠分肉肢节等处,发挥护肤表、温肌肤、司汗孔之开合,抗拒外邪之侵袭,夜间运行于脏腑之间,并有温煦内脏之功能。相似于人体之恒温保持与部分免疫功能。

脏腑气机之运行规律:人体脏腑气机之间的相互有序之运行规律,是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它们的活动规律,一般表现为出入升降,消长转化的协调互动。内外平衡则营卫调和,出入平衡则物质交换正常,升降平衡则气机调畅,转化顺畅则脏腑和谐,消长平衡则形气相得,俱是生理常态。

人体气机根据中医藏象学说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活动性且互相联系,是维持生命的多组综合功能,其集中表现即是脏腑气机。若就气机运行的特点和趋势而言,则随其在体腔内所居处位置的高低不同,而有“阴升阳降”的运行活动趋势。一般位于体腔上部居于“阳位”之内脏,其气具有趋下性或主降的活动特性,反之位低、居于下部“阴位”者,其气机活动则有趋上性或“主升”之活动趋势,从而保持着“高下相召,升降相因”协调平衡的正常运行机制(《素问·六微旨大论》)。在共同参与吸入和摄入体内的“天气”与“地气”的运化过程中,脏腑之间的功能活动又各有不同,五脏“主入”“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主出”,“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素问·五脏别论》)。如肾中所藏之阴精(肾水)不泻而充盈,俱与其他内脏有关,如肾中之真水,可滋养各脏之阴,当其上溉于心,使心阴得养睡眠安宁,而心中所藏心阳(心火)可下降于肾,令肾阳得温,于是水火交融,坎离既济,阴阳平衡,身心交泰,心舍安适,则神易归舍,睡眠安静,思维正常。脾与胃同居于人体中焦,一脏一腑相互为用,职司水谷水湿之受纳与运化。脾为阴土(戊土),胃为阳土(己土),前者可升运清阳,后者能下降浊阴,两者共同协调形成中焦气机升降运化之重要枢纽,又赖肝气之疏泻,便可使饮食之消化吸收及排泄正常,从而使人身肌肉丰满有力,头脑清快等。肺有规律地呼吸着自然界之“天气”,不断吐故纳新,而且对全身之气的生成有提供和制节作用,诚如张介宾《类经》所言:“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肺之气机系以清肃宣发下降为顺,肝之气则以升发舒展条达为常,两者升降相因,方能使人体呼吸平顺,情绪愉悦安宁。以上均是脏腑气机阴阳之间升降、出入、运转、化藏共同的生理活动规律。

然而,五脏之中,肝脏较为特殊,古代医家对其气机功能褒贬不一。褒者曰“肝为五脏之特使”,贬者谓“肝为五脏之贼”,但总以褒扬者居多,为中医学肝功阐述之主流。《黄帝内经》将肝比拟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又目为“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且能“藏血,开窍于目”“藏真散于肝”等。方位居东,天罡属甲乙,五行为木,按中医学领域中之五行相生排序为木→火→土→金→水,肝居于首,且胆寄于肝,厥阴风木少阳相火,恰似一年之际少阳为始,万象更新,风和日丽,树木萌芽枝叶条达。古代医家模拟自然物候之象,认为肝脏具升发、舒展、调畅促进脏腑气机运行之作用。且在五行关系链中水生木,木生火,肝木居于水火之间,左右逢源,易发挥相应之调节作用。肝藏血其体属阴,功能疏泻升发其用为阳。古称“体阴用阳”。若从汉字之象形、指事、会义、形声之构词角度分析:“肝”字从月为肉旁,是肉质器官,而另旁之“干”字是过问、硬管、干预之意,且由二短横与一长竖构成,若将此竖向下延长则其形似剑。剑乃古代的一种最常用的长条形、双刃,安有短柄之兵器,一剑在握便可干预他人之行为。体内有此利剑自悬便可干预或干扰其他脏腑之气机,影响和调节人身整体气机之运行。再者胆附于肝,《黄帝内经》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又言:“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先贤云:“胆气春生,则余脏从之”等,更进一步强化了肝之作用。总括而言,肝之气机活动具有以下特点和多种功能。

(1)疏畅情志:

当今知识经济社会,竞争加剧人们情绪易浮躁、急功近利、追求完美,每因夙愿难偿,菀结难解而陷入抑郁。肝之气机素有舒畅情志之功能,可以不同程度地拮抗抑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负面情绪对人体之影响。

(2)疏调月经:

古代医家曾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提示肝脏为调谐女性月经之主要器官。因肝藏血,冲脉又为“血海”,肝血充沛则血海满盈且疏泄正常,则月事便可“以时下,故有子”,从而保持正常之孕育。

(3)疏通三焦水道:

三焦气化亦须肝气之疏泄调节,方能保持水道之畅通,使“水津四布,滋润周身”且排尿顺畅,维持水液代谢之正常运行。

(4)疏泌胆汁,助运中焦气化:

胆寄于肝,承肝之余气及所泌出之精汁胆液,胆又为“中清之腑,中正之官”内寄相火,可“温胃脾而助水谷之腐熟及精气之游溢”而滋养全身。

(5)疏护性功能:

足厥阴肝经之脉“过阴器”而“肝主筋”,男性阴茎“为宗筋之所聚”。人体之性功能、男子精关开合及女子性功能,均与肝之疏泄作用及“罢极”功能有关。

总之,肝的疏泄功能可疏调人体多方面之气机运行活动。

人体气机的相互协调运行,共同组成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功能调节网络,使各组织器官之间相互依存和制约,维持着生理常态。生命的特征或标志是具有呼吸、循环、受纳、消化、吸收、代谢、生殖及思维意识活动等。这些活动,均由五脏六腑气机之协调配合而实现。如人体之呼吸活动在于和自然界“天气”进行吐故纳新的气体交换。《难经·四难》云:“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便与肝肺之气机升降和肾之封藏精气密切相关,方能保持呼吸之顺畅。人体之循环功能由“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脾统血”“肝藏血”主“疏泄”“经脉者行气血”的共同参与完成。但“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肝既能藏血自有调节血量之功能又有疏利气机之作用,便可保持营血及卫气循行之畅通。人体对自然界“地气”提供之水谷饮食的受纳消化与吸收排泄,则与胃之受纳腐熟、脾之运化、肺之输布、大小肠之传导泌别、膀胱之藏津与肾之“主水”和气化而共同完成。其中,“木能疏土”,肝之疏泄气机的功能,对于脾胃水谷之受纳消化吸收活动具有重要的疏调作用。人体之生殖能力主要取决于肾中精气之盛衰与天癸的盈竭,但与肝气之生发调畅与疏泄作用有关。至于人体之思维意识等精神活动,亦与五脏均有关连,且古人认为分属于五脏,但心脏处于主宰地位,是“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然而,“心血一虚,神气不守”(《丹溪心法·惊悸怔忡》)。肝藏血,肝血充盈则心血不虚,神气得守,再加肝对情志之疏调,则人之思维神志得以保持正常。中医学藏象“肝”之舒畅调节人身情志之功能,似乎与今之所谓情商(emotion quotient,EQ)有关。

二、气机失常的原因与病机

在生理常态下,人体气机有规律地运行不息,保持着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的自稳态(homeostasis),这有赖于自身的天然调节和调控机制。如阴升阳降的上下调节,体内居于高位的内脏,其气之运动有趋下性,反之亦然。又如五脏的五行生克制化调控,使之“承乃治”以维持动态平衡。再如藏象肝功之疏泻调节作用等,都能令人体气机沿着固有的轨道正常运行。然而这样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一旦受到病源因子的干扰破坏,自控失灵,则气机紊乱,常态丧失。

中医学对于人体气机失常或紊乱的病因,散见于《黄帝内经》有关各篇中。如六淫外感,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劳逸过度,先天禀赋等原因均可导致人体气机之失常。

关于外感六淫,《黄帝内经》曰:“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风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如风寒外感,入里化热便可变生诸证。寒邪入侵人体可使气机收引,“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中则气不通”(《素问·举痛论》),如寒滞肝脉则可引起胸胁刺痛,下引少腹或阴囊疼痛。暑邪伤人则可致“气虚身热”(《素问·刺志论》),如暑伤胃气,则可致脘腹痞闷,恶心呕吐;酷暑之邪直入阳明可见壮热、气粗、心烦、口渴、多汗等现象。湿性濡滞、重浊、黏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谓:“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若脾阳为湿邪所困,则运化失司,可见肢体困顿,脘腹痞闷,便溏苔腻等现象。燥邪最易伤肺,《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金太过,燥气流行……甚则喘咳逆气”。秋燥伤津,肺气失肃降之职,则致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丝,鼻孔干燥,呼吸之气不畅等。火邪为热之盛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热伤气”,《素问·举痛论》云:“炅则气泄”,对人体气机损伤亦剧。五志过极亦可化火而伤气,则属内因中之次生病因。

内伤七情是引发气机失常的重要因素:《素问·举痛论》指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灵枢·寿夭刚柔》云“忧恐忿怒伤气”,《灵枢·本神》则认为“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清代费伯雄《医醇剩义·劳伤》指出“七情受伤也,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思虑太过则心劳,言语太多则肺劳,怒郁日久则肝劳”等。《素问·疏五过论》谓“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

劳逸过度对人体气机亦有影响:《素问·举痛论》指出“劳则气耗”,而过度安逸亦能致病,《素问·宣明五气》指出“久卧伤气”。清代陆懋修《世补斋医书》关于逸病论云“世但只有劳病,不知有逸病……安逸所生之病……凡人闲暇则病,小劳转建,有事则病反却,即病亦若可忘者。又有食后反倦,卧起反疲者,皆逸病也……享上寿者,正有此小劳,以治其逸。”

饮食不节,对人体气机亦可造成不利影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饮食厚味“气伤于味”《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等。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曾总结云:“夫百病之所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又谓:“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

至于气机失常之病理变化,一般有量的不足、升降紊乱、情绪反应及运行不畅等。

1.量的短缺

此为人体元气的来源与诸气之生成与敷布减少与不足,其原因或由于气的过度耗损以致难以自复,于是脏腑功能减退,运行之动力不济,升降出入无力,该升者不足以升,该降者不足以降。临证可见肢体困乏,呼吸浅短,食欲不振,排便无力等。此为气机之匮乏。

2.升降逆乱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降出入“四者之有,而贵乎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升者反而降,当降者反而升则丧失常守而陷于逆乱。如胃气本当下降为顺,反而上逆则嗳气、呃逆、呕吐、脘腹䐜胀不适;脾气当升不升而反下降则出现“飨泄”“肠澼”等现象。《灵枢·五乱》云:“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胃肠,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此属气机之紊乱。

3.出入障碍

应摄入人体之外界“天地之气”不能全入,则呼多吸少,肾无摄纳;饮食难进,胃无受纳,此属气机不摄。二便不通,糟粕之排出俱有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关格”之症或卒暴之疾(《杂病广要·关格》)。《伤寒论·平脉法》云:“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证治汇补·附关格》谓:“既关且格,必小便不通,旦夕之间,徒增恶吐。此因浊邪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所以关应下而小便闭,格应上而生呕吐”。《诸病源候论·大便病诸候》认为:“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不通为关格”。《备急千金要方》则指出“食不得入”亦是关格的主要症状之一。《金匮钩玄·关格》云:“关格者,谓膈中觉有所碍,欲升不升,欲降不降”。《沈氏尊生书·关格》云:“惟三焦之气不行,故上而吐逆曰格,下而不得大小便曰关”。此属气机不运。

4.转化失常

由于脏腑气机之异常,可使转化物性质发生改变。如饮食水谷经脾脏气机之作用可转化为营气、水津,进一步可“变化而赤”转化为血液。若脾脏气机异常,致水谷运化受阻变为湿浊痰饮,则成为内生之邪气或次生之病理产物,又可进一步阻碍体内其他气机之正常运行。如肝脏之气机本有疏泄条达之作用,可发挥正常之生理调节功能。但若遏郁不舒则“气有余便是火”,可转化为肝火。肝火可以犯肺“木火刑肺金”而致咳逆上气,鼻孔干燥,痰黄难咯出,胸胁胀痛等;肝火上扰心神,则心悸怔忡,不得安眠,甚则神思紊乱等。大小肠之传导、传化失司则二便之排泄失常。此属气机不化。

5.情绪变化

随七情寒热影响直接形成之病机变化,清代何梦瑶《医碥·气之病证》有较详细之论述云:“一曰怒则气上,甚则呕血、飨泄,或血菀于上,形气厥,或胸满胁痛,食则气逆而不下。一曰喜则气缓……心神散荡不藏,为笑不休,为气不收,甚则为狂。有喜极气暴脱而死者,必其人素虚,气浮无根也。一曰悲则气消,心志摧抑沮丧,则气亦因之消索……气衰而微敛矣,为目昏,为筋挛,为阴缩……为少气不能报息,为下血,为泣则臂麻。一曰恐则气下,为精却气泄下焦胀,为阴痿骨酸,精时自下。一曰惊则气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为痴呆,为不省人事,为僵仆。一曰思则气结,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为不眠,为中痞,三焦闭塞,为不嗜食,为昏瞀……一曰寒则气收,腠理闭塞,气不行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一曰热则气泄,腠理开,汗大泄,喘呕吐酸,暴迫下注,所谓壮火食气,热伤气也。一曰劳则气耗,喘息汗出,内外皆越,精神竭绝,为促乏”,此属气机激扰。

6.郁滞不行

由于情绪因素,导致气机郁滞之变化。《景岳全书·杂证谟·郁证》曾有综合论述,并将之归纳为三个方面,认为:“一曰怒郁,二曰思郁,三曰忧郁。如怒郁者,方其大怒气逆之时,则实邪在肝,多见气满腹胀,所当平也;及其怒后,逆气已去,惟中气受伤矣。既无胀满疼痛等证,而为倦怠,或为少食,此以木邪克土,损在脾也……又若思郁者,则惟旷女嫠妇,及灯窗困厄,积疑在怨者皆有之。思则气结,结于心而伤于脾也;及其既甚,则上连肺胃,而为咳喘,为失血,为膈噎,为呕吐;下连肝肾,则为带浊,为崩淋,为不月,为劳损……又若忧郁者,则全属大虚,不无邪实。此多以衣食之累,利害之牵,及悲忧惊恐而致郁者,总皆受郁之类。盖悲则气消,忧则气沉,必伤脾肺;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必伤肝肾。此其戚戚悠悠,精气但有消索,神气不振,心脾日以耗伤”,此为气机失疏。

总之,从以上所述可知人体气机失常之病机虽然复杂,但仍有规律可循,且易表现为以下诸证。

三、气机失常之证候表现

气机异常所出现的各种证候均属于中医学的“气病”范畴,其中常见者有气虚证、气陷证、气滞证、气逆证、气结证、气脱证等。既有其基础证候,又有单一和复合之具体证候,且这些证候亦非孤立存在,它们常易继发、并发和夹杂其他有关非气病证候合并出现。以下拟按基础证候、具体证候(包括单一与复合之具体证)及夹杂证,分述各证之临床表现。

(一)气虚证

气虚证一般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致气之来源、生成、敷布均感不足,或因过用耗损,致使体内气机之运行、固摄、温煦、防卫等功能减弱而致,属于气机匮乏之证。

【基础证候】

作为基础证候之一的气虚证,其临床症状特征为周身倦怠无力,自汗出,声低息微,少气懒言,容易感冒,排便无力,偶有低热持续;舌质淡胖而嫩有齿痕,脉沉无力等。此为气虚证之共性,是该证常见的基本表现。

【具体证候】

肝气虚证:

或称肝气亏证、临床可见四肢倦怠无力,不耐疲劳,心情不悦,爪甲不荣,视物不清或不耐久视,肢节活动不利,胁肋部轻微隐痛而喜按揉,女性月经不调等。脉细左关无力。

心气虚证:

或称心气亏证,心气不足证。此证可见心悸、气短,动则尤甚,身倦乏力,面色无华,或自汗,伸舌乏力,脉搏无力,左寸特弱等。

脾气虚证:

亦称脾气亏虚或脾气不足。临床可见面色萎黄,纳呆口淡,四肢无力,肌肉欠丰,食少腹胀而餐后更甚,大便溏薄;舌质胖嫩多津,脉缓濡右关不足等。

胃气虚证:

脘腹痞闷或隐痛,喜按压胃脘部,不欲进食,食停胃腑、反饱作胀,嗳气不舒,倦怠乏力。舌淡、脉弱。

肺气虚证:

咳嗽无力,动则气喘,息浅声低,自汗畏风,痰液清稀,容易感冒。舌嫩脉弱等。

肾气虚证:

又称肾气不足、不固,肾气匮乏等。临床可见腰膝酸软,耳鸣重听,动则气促,小便频数而清长,夜尿频繁,眩晕膝软,男子滑精早泄,女子胎动不安容易流产等。

胆气虚证:

神情恐怯易惊,遇事犹豫迟疑难决,睡眠不安:足少阳之经气亏虚者则可见头晕,痿厥,四肢不利,常觉恐惧,不能独卧。舌淡,脉左关无力。

胞宫气虚证:

此证实由肾之封藏固摄失司,奇经冲脉任脉之经气不足所致。临床可见月经先期量多,或经期延长,淋漓色淡,或胎元不固、小腹坠胀、妊娠见血、流产多次,或见阴挺、腰酸、无力、小腹下坠感等症状。舌淡嫩,尺脉弱。

【兼夹证候】

气虚诸证较少孤立存在,有时易伴有寒证,或瘀血、痰浊等继发之证同时存在,则在上述气虚症状的基础上加见以下表现。

气虚兼寒之证:

气虚日久易现寒证之象,临床可见形寒肢冷,喜热喜温,口淡不渴,便稀尿清,痰涎不稠。舌白润,脉迟等。

气虚血瘀证:

此证可在气虚证之基础上兼现疼痛,痛点固定夜间增剧,或心胸绞痛,或体表有青紫包块,腹内肿块,大便色黑,妇女崩漏血块,皮下紫斑。舌色紫黯瘀斑,脉细涩或结带等。

气虚夹湿证或称气虚湿滞、湿阻、湿郁、湿困等。除具有气虚之表现外,还可出现四肢困重无力,便溏濡泄,口黏无味,胸闷腹胀,纳谷不馨,头重如裹,下肢痹痛,妇女带下黏稠而量多等。

气虚痰阻或称气虚夹痰、气虚痰郁、痰结等。在气虚证的症状之基础上,可出现咳嗽痰多而难喀出,或喉中痰鸣,头晕目眩,胸痞脘闷,皮下瘰疬痰核。苔腻,脉滑等。

(二)气陷证

气陷之证多由于素禀不足,久病失养,致体内气机不充,不足以正常升举,提纳之功不济,当升者不能举,该固者不能摄。从而引起清阳不升,头晕目眩,内脏下坠、脱肛、滑泄无度,妇女阴挺、血崩等病状。

【基础证候】

气陷证:

此是气机升举不足之证。一般可见少气无力,肢体倦怠,胸腹坠胀,脱肛,阴挺(子宫脱垂),头晕目眩,大便滑泄、尿意频繁等症状。甚至出现眼睑下垂难张,妇女崩中带下,小儿囟门下陷等。

【具体证候】

中气下陷证:

或称脾气下陷,脾虚气陷,中气不举等。临床可见倦怠乏力,脘腹坠胀,餐后更甚,或肛门下坠,久泄不已,女性子宫脱垂、崩漏,舌淡脉弱。

宗气下陷证:

宗气是由天气中之清气与水谷之精气共同合成而积于人体胸腔之中,贯心脉而行呼吸之“大气”,又名“上气海”。只有胸中的大气正常运转,“其气乃行”,即推动肺之呼吸与血脉之流通。因此宗气下陷可出现呼吸不畅,气短不足以息,咳嗽无力,奋力呼吸而喘促加剧,胸闷心悸,语声低沉,口唇青紫。舌质紫黯,脉来无力、沉迟或结代,短涩等,属危重之证。

胆气不升证:

胆附于肝,少阳之气亦主升。若其气机因虚而不能升,则其中之精汁不泌,相火温煦之力不足,可影响胃中水谷之腐熟,而致飧泄,神志恐怯,惊恐难眠等。

【兼夹证候】

以上各证亦可与湿困、痰阻等证共存。

(三)气滞证

人体诸气畅行周身,各有所司,运动不息,若受阻碍或抑制,致气机运行不畅,便是气机郁滞之证。

【基础证候】

气滞证之特点是身体局部痞闷胀痛,时轻时重,排气之后略觉舒缓,继而复感不适。疼痛多为窜痛,且多见于胸腔、腹腔或躯干头颈等处。二便艰涩,排泄不爽,甚至里急后重,窘迫难出。女性可觉乳房发胀,痛经或经行不畅等。

【具体证候】

肝气郁滞证:

本证患者一般均有情绪抑郁、心情不悦。临床症状常有胁肋部胀痛、嗳气,食欲不振,喜出长气(善太息)。深呼吸一次则觉舒坦,或少腹胀疼,排便不爽;女性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或腹中痞块,聚散不定。脉弦涩或细弦。

脾气郁滞证:

由于运化不及,可表现四肢困重,烦悗,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大便溏而排便不爽,时发干哕。脉弦滑等。

肺气郁滞证:

因宣降失司、腠理闭拒,症见咳嗽不爽,汗出不畅。鼻塞不通,呼吸不利,时觉气阻,胸闷不舒等。

胃气郁滞证:

受纳不佳,不欲饮食,反饱作胀,胃中嘈杂不适,大便排出不爽,嗳气频作等。

小肠气滞证:

传化泌别不利。临床可见脐腹䐜胀,痛引少腹,时感尿意窘急而排出量少且不爽,或脐腹闷胀。脉沉涩等。

大肠气滞证:

传导失司,津液不润。症见腹胀。大便干结难排,且不得矢气,矢气则略舒,肛门胀而不适等。

膀胱气滞证:

气化失司,水道闭阻。小腹胀满癃闭,排尿障碍,小便滞涩不利,或下腹胀痛,牵引外阴不适等。

脾胃气滞证:

水谷受纳运化不行。症见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进食更剧,嗳气恶心,大便排泄不爽,脘内嘈杂不舒,四肢困重等。

【兼夹证候】

气滞诸证,易夹湿滞、血瘀、痰浊交阻等证。且“气有余便是火”,气滞日久则容易酿热化火。肝气郁滞之证更易化火、生风,继发肝火上炎、肝风内动等次生证候。

(四)气逆证

气逆证是人体气机紊乱,逆行不顺使然。生理常态下,气机之升降皆有常轨,如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心火下降、肾水上溉,肺气肃降、肝气升发。体内脏器居于高位者其气主降,位低者其气主升,保持着动态平衡,升降协调。广义而言则“太过不及,皆为逆也”(《读医随笔》)。由于脏腑之气机各有职司,见证亦有差异。

【基础证候】

气逆之证,主要症状一般易见咳逆上气,嗳气呃逆,恶心呕吐,胸膈满闷,乃至妇女倒经,奔豚之气上冲等现象。

【具体证候】

胃气上逆证:

胃失和降可见呃逆,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频频,饮食难下,脘腹闷胀等症状。

肝气上犯证:

肝气升发失常,上扰清空。症见头晕目眩,耳鸣如蝉或轰鸣不适,目睛发胀,或多怒易呕等。

肝肾之气上逆证:

或称“冲气上逆”。即奔豚气。《金匮要略方论》“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气“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尤怡《金匮要略心典》云“肾气内动,上冲胸喉,如豕之突,故名奔豚。亦有从肝病得之者,以肝肾同处下焦,而其气善上逆也”。

【兼夹证候】

胃气上逆可夹宿食、湿浊,肝气犯上可夹内风、肝火等,冲气上逆可夹顽痰等证。

(五)气结证

凡气机郁滞不行日久,可导致气结之证。此证多源于思虑过度,忧思抑郁难解,气机阻遏壅塞,结聚难消,形成痞块。结于咽喉者状如梅核,可随情绪变化而消长,心情怡悦或注意力分散之时咽部之梗塞感若失,反之则核梗于喉。结于肠道则腑气不通,腹胀痛大便难排。结于肝胆则胁下疼痛,妇女则乳癖结块,经来胸乳胀痛等。

【基础证候】

常见于忧思抑郁气滞历时较久之人,局部疼痛,形成痞块,胀痛难解,妇女闭经,乳房结块,脐腹疼痛,二便难排等。

【具体证候】

心气郁结证:

“思则气结”,气机受遏,心胸闷满,心情懊[插图],胸中梗塞感,心悸不适,血脉不畅。脉象结代或涩等。

脾气郁结证:

运化障碍。脘腹胀痛,食少难化,食停心下,久而不消,四肢烦悗无力,善哕,二便难排等。

肝气郁结证:

疏泄失司,郁之甚者,心情抑郁易怒,胁肋胀痛,郁闷不舒,胃纳欠佳,喜出长气(善太息),少腹胀疼,妇女月经紊乱,乳房结块,或胁下、腹中气聚成痞,攻窜作梗疼痛,时聚时散。脉弦涩或细弦等。

心脾气结证:

思虑过度,饮食劳倦,损伤心脾气机,气结而不行。症见抑郁不乐,失眠心悸,胃脘胀闷或疼痛,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脉沉涩。

【兼夹证候】

气结之证每易继发或兼夹痰凝、血瘀、湿阻、酿热、化火等证,而各有相应表现。

(六)气危证

气闭、气脱皆是气机危殆衰竭病情危笃之证候,前人谓“病虚者,气易脱;病实者,气易闭”。凡气机闭阻者,“脏腑之气壅遏,九窍不通”,而气脱者则是元气亡失,气机竭灭。气厥者乃“阴阳气不相顺接”“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此三种证候,一般均易在“失神”昏迷的基础上出现。《黄帝内经》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此为三者之共性,具体表现如下:

气闭证:

可见目合口噤,两手紧握,呼吸宭迫,二便不通,神昏不语,牙关紧闭,肢体强直,呼之不应。脉沉或细涩等危殆症状。

气脱证:

多在大量出血或严重外伤之后出现,昏迷气微,呼吸迫促,目呆口张,大汗淋漓,手撒遗尿,大便失禁,四肢发凉。脉微欲绝。

气厥证:

突然昏倒,人事不省,手足四肢厥冷,面色苍白或青紫,喘促气粗或呼吸微弱且不规则,脉沉细无力。

以上三证既可单独出现亦可脱厥或闭厥并存,均属危候,急当抢救以挽回患者生命。

关于气病证候之识别问题,在各式各样众多的气机异常之证候中,凡属于同类之证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若干反映其病机本质的、最基本的核心症状。这些症状往往都具有相对的专属性,按其诊意义称为特异性症状,如气虚证之特异性症状为无力,自汗,容易感冒,脉弱等;气陷之证可以腹部下坠感,二便难禁,阴挺脱肛等现象;气脱证则多见大汗淋漓,肢厥,神昏,脉微;气滞证者胸腹痞胀,不得矢气等;气逆证可见恶心呕吐,嗳气喘促等;气结证可见身体局部包块,咽部异物感等。熟悉这些特异性症状有助辨证之定性诊断。

至于气病辨证之定位诊断,一般应根据中医藏象功能的有关气机异常表现,内脏器官在体表投影区域之不适感觉,以及与五脏关系密切的五官感觉、体液分泌等的异常表现为依据,则易判定证候的病位所在。如病位在心者可依心悸、心胸不适、失眠、健忘、舌糜等症状之有无而定。而胁肋胀痛,头目晕眩,易怒肢麻,爪甲不荣,抽搐痉挛等则是其病位在肝之表现。病位在脾者则口淡纳呆,消化不良,大便不实,口唇不荣,面色萎黄等。病位在肺者,咳嗽,气喘,鼻息声音异常,嗅觉障碍,鼻塞涕流等。病位在肾,腰部酸痛不适,耳鸣耳聋,头发不荣,性功能减退,不孕不育等。病位在胃者,症见脘腹胀满或疼痛,厌食或易饥,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腹泻或大便秘结,腹胀痛或下痢后重。病在小肠者,泄泻尿少,肠鸣下腹胀痛。病在膀胱者,尿急尿频,尿痛,小便淋漓等排尿异常症状可见。病在心包者则意识障碍,可见谵妄、嗜睡、昏迷等现象。病在三焦者可见胸、脘、腹部俱感不适,或闷胀不舒,喘促,恶心呕吐,二便不通,泛发性水肿等多脏腑功能异常之表现。病在冲脉者,则妇女月经紊乱,崩漏,闭经,难以受孕,乳汁少,小腹痛,气逆上冲。病在任脉者,则子宫功能失常,不孕不育,流产,男性各种疝气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