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δ172水郁之发:水郁之发,阳气乃辟,阴气暴举,大寒乃至,川泽严凝,寒雾结为霜雪,甚则黄黑昏翳,流行气交,乃为霜杀,水乃见祥。

 黄帝内经参详 2023-06-22 发布于山东

五郁之发,土郁为首,土生金,金生水。水郁之发又如何呢?

先附录原文如下:
水郁之发,阳气乃辟,阴气暴举,大寒乃至,川泽严凝,寒雾结为霜雪,甚则黄黑昏翳,流行气交,乃为霜杀,水乃见祥。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一、水郁之发

土盛水郁,土运太过之岁,土盛乘制水,水被制则郁抑;水运不及之岁,土兼胜水,水亦被制而郁抑。

郁极乃发,待时而作,水郁发之时如下文“其气二火前后”之所谓。

水郁之发,有气候之象亦有物候之象。

二、阳气乃辟,阴气暴举,大寒乃至

此为水气郁发之气候。

水之常态为温凉,甚则为清寒之水气,郁极而发则成严寒之水气。严寒气至则阳热之气退避,辟通避,如下文“阳光不治”之所谓,是为“阳气退辟”。

水寒之气郁极乃发,郁甚则发甚,水为阴,是以阴气暴然而作,大举用事,是为“阴气暴举”。

阳气退避,阴气暴然大举,阴气壮盛,故寒气大行而至,是为“大寒乃至”。

二、川泽严凝,寒雾结为霜雪

此为水气郁发之物候。

阴气暴举,大寒流行,水遇寒而凝。

川为大河,如“子在川上曰”之大汶河,泽为水草交厝处,如《风俗通·山泽·泽》讲:“水草交厝,名之为泽。”川泽皆为水聚之处,大寒流行,凝水为冰,严凝则冰厚,是为“川泽严凝”。

大寒流行,空中水湿之气,遇寒而成寒雰之白雾,寒凝久持,寒雾渐凝而成霜雪,是为“寒雾结为霜雪”。

三、甚则黄黑昏翳,流行气交,乃为霜杀

此是对水气郁发之气候的进一步说明,故以“甚”字言之。

土胜水郁,土为黄色,水为黑色,水气郁极而发,是以“黄黑”色见,天色本玄,玄色者,黑中微微有暗赤,今黑中无微微赤反而见微黄,是以“昏翳”,昏者,暗之微,翳者,眼生内障而掩蔽光线,昏翳者,光线昏暗而不得视物之谓,如下文“阳光不治,空积沉阴,白埃昏瞑”之所谓,沉阴密布,寒雾流行,是以“昏翳”。

寒雾之气流行于天地之气交,乃成霜冻肃杀之气,“风刀霜剑严相逼”,是为“乃为霜杀”,

四、水乃见祥。

上述诸条水郁发作时气候物候之象,如同土郁发作之后“化气乃敷”那样,水郁发作之后“水乃见祥”,水郁之气遂恢复正常生化之机,故“详”当如《素问·气交变大论》岐伯“德化者,气之祥”之所谓。

不当如王冰“祥,妖祥”之所注,妖乃不祥之兆,何以能并称为“祥”?

亦不当如张介宾“祥,灾异也,凡吉凶之兆皆曰祥”之所注。固然,“凡吉凶之兆皆曰祥”,如王充《论衡·异虚》讲:“善祥出,国必兴;恶祥见,朝必亡。”但“祥”毕竟为善兆,其与殃之恶兆相对而言,如《尚书·伊训》讲:“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无论如何也不能善恶之兆皆混同为“祥”,如张氏那样将“灾异”亦视之为“祥”,这显然与上文“化气乃敷”的行文逻辑不一致。

明日继续参详水发之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