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批判性思维

 求是1025 2023-06-22 发布于山东

从词源上看,“critical”源于希腊词“kritikos”(辨别,判断)和“criterion”(标准),因而,“批判性思维”一词意指一种能够基于标准来对观点和决策加以评判的思维能力。

对批判性思维的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教育学界基于对自身教育体制的反思,提出了加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并进而将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教育和教学理念来加以贯彻。随后,针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得以加强和深化,并发展成为教育学、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其中,心理学家主要从问题解决策略及其认知过程的角度来研究批判性思维;哲学家主要从逻辑思考与论证技能的角度来探讨批判性思维;教育学家关注讨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和能力测评。由于学者们采取不同方式界定批判性思维,使得其定义成为一个具有争议的理论问题。

早期,学者们主要从“思维技能”的角度来界定批判性思维。比如美国学者R.H.恩尼斯把批判性思维定义为“对于陈述加以正确评价”,他将之进一步阐发为逻辑的、规范的和语用的三个维度,并细化为若干个层次的指标。随后,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在思维技能之外,还需要从“思维习惯、倾向和态度”的角度来界定批判性思维。比如美国学者R.保罗就提出要用“强意义”的批判性思维来指称一种更深入、更全面的理性思维习惯,它包括理智的谦逊、理智的勇气、理智的诚实以及对理性的信任等要求,并体现为开放性、分析性、系统性等思维品质。

20世纪90年代时,由许多知名批判性思维研究者共同参与,通过德尔菲调查方法形成了一个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共识性看法。他们认为,批判性思维应包含认知技能和思维倾向两个方面的要素。其中,批判性思维所对应的核心认知技能包括解释(分类、澄清意义、理解重要性)、分析(检视观点、辨识和分析论证)、评估(评估主张和评价论证)、推论(质疑证据、进行推测、得出结论)、说明(陈述结果、说明过程的合理性、提出论证)和自我校准(自我审视、自我改正)。而批判性思维所对应的思维倾向则体现为诚实面对自己的偏见,相信自己的理性能力,理解他人的不同见解,能够审慎地做出、改变或者悬置自己的判断,能够有序地处理复杂问题,能够积极地探求相关信息等十九个特征。当前与批判性思维研究相关的重要学术组织包括“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协会”以及“批判性思维基金会”,后者定期举办批判性思维国际研讨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